东西是广西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创作与一向明快的当代文学传统不同,而是充满着阴森的气息,如同一道峡谷中的渊薮,令人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有评论家说,他是“和西方文学传统连结紧密的作家”,我同样也这么认为。东西的创作具有一种后现代的美学氛围,他直指人内心深处的秘密,是一位直刺人心灵的作家。
《没有语言的生活》是东西的中篇力作,他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鲁迅文学奖,这可见这部作品的分量,同时也可看出它对于作家本人的重要地位。
生活的深处是没有语言的。这是这部作品想要穿达给我们的深意,作品围绕瞎子、聋子、哑巴而展开,书写了一段荒诞岁月的历史记忆,同时也给我们传达了一种啼笑皆非的生活景象。他们想要摆脱孤独,却始终在孤独的泥潭里不断挣扎,然而沉沦却是不可逃避的命运。
在没有语言的生活里,一切都脱离了正常,如同卡夫卡作品里的虚无感与绝望感,迎面袭来,然而故事的细节却不乏暖意,其中充满温情的画面却比比皆是,这种反讽式的二律背反是刺向生活本质真相的一把利箭,如同堂吉诃德决战风车时的长矛。
生活充满悲剧,然而悲剧却是喜剧的凭依,然后喜剧之后是更加大的悲剧,东西给了小人物一丝暖意,一种“卑微者的小片天空”。不仅仅如此,他是在告诉我们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呢:无人知晓。东西在用一种悲哀的态度,一种叔本华钟摆式的视线,告诉我们生活的真相。没有语言的生活,真是令人无语。
《耳光响亮》是东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同时也是关于一个时代的“横断面”,以宏大的展开打开小切口,将一个时代的风貌铺展开来。
《耳光响亮》书写一群人寻找父亲的故事。这同样是有关于启蒙与蒙昧、理性与非理性、革命与发展两个时代的悖论。在大写的人下,新人的存在就被遮盖了,存在于时代的阴影下的个人成长经历的缺失,是一代人战胜时代桎梏的必经之路。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中感到一种亲情,一种“新人”对于一个时代的怀旧,这种怀旧是个人灵魂与前辈的等待与相遇,也是人的心理机制的强制表达。
《后悔录》书写了一个有关“后悔”的故事,在这里,作者东西似乎在引导我们思考一个问题,那便是“善”的限度的问题。东西通过寓言一般的笔法,写出了一个时代通过“后悔”这一媒介的导向,人将走向何处。人到底会通过后悔走到人生的彼岸,还是在转机和等待转机中迷失人生的方向。
《后悔录》中有一段让我印象深刻,那便是一个强奸犯本来强奸了一位妇女,那位妇女竟然后悔了,并且表示愿意等他出来,并且嫁给他。这在常识中似乎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但是东西就是用一种荒诞的笔法写了出来,这就是东西对于深渊的凝视的目光,在事实的境遇面前,那些看起来像是常识的规则荡然无存,这就让我们思考,在一个反复无常的历史条件下,人将走向何处?
《篡改的命》是东西直视时代问题的一部“回响时代之作”,他书写了一个有关冒名顶替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他将我们带到了一根紧绷着的命运的绳面前。《篡改的命》,篡改的不仅仅是冒名顶替上大学,更是一根人一生中命运的红线,被篡改者走向了悲惨的命运,然而他却无论如何都要挣扎。这样西西弗斯一般的命运悲剧,给人以痛快的体验,但更多的,是悲悯的力量。
《回响》是东西获得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东西也正是因为这部作品名声大振,但是有很多人认为这部作品是一部平庸之作,然而我不这样认为。东西通过独特的主题、细节、结构,写了一部完成度很高的作品,或者说,构建了一个“扑朔迷离”的世界观。
《回响》双线叙事的结构方式,让人想到卡尔维诺的《如果在冬天,一位旅人》,这也是他对于结构艺术的深刻把握。回响的爱情故事,是普遍的,却也是复杂的,其中的金句“爱到深处是假恨,恨到深处是真爱”成为了书的情节的“判词”。主人冉咚咚无论如何想查清丈夫的出轨,最后出轨的却是自己,“比大海更加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加广阔的是人的心灵”。“你能勘破自己的内心吗?”便成为了日常生活化的哲学问题。
东西通过他的荒诞的、扭曲的风景的绘画,为我们展现了人的心灵的复杂图景,在当代文学中,东西算得上是很有特点的一位。阅读东西,滋味可能并不好受,然而,后劲却很大。所以,我们应该重视这位“直视深渊”的凝视者,他同时也是灵魂世界的叩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