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夜郎仡佬的头像

夜郎仡佬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1
分享

云门囤一游

在黔北大山深处,有一个叫三渡镇花桥村,这个地方有个云门囤。据《遵义府志》叙:“云门囤,遵义县东之奇境也。”云门囤地处乐安江、湄江、湘江三江汇流处,山水环抱,常年云雾缭绕,汇聚了中国云贵高原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精华。云门囤之美,美在山与水的和谐一体,美在险与柔的完美结合。是人们避暑亲水、休闲度假的绝佳去处。

今年暑假的一个星期天,我们全家老小六口人去云门囤游玩了一天。

首先看到的就是云门囤的面子鄨灵广场了。鄨灵广场是体验鄨国文化的第一站。鄨灵广场根据鄨灵的图腾所设计打造,雕刻塑造着上古神兽的图案,具有古色古香的韵味。据考证,鄨国是商周时期的古诸侯国,位于今遵义一带,而鄨水即今天的洛安江,温水即今天的湄江。自古以来,鄨水流域的先民们认为鄨可以预测吉凶,而鄨逍遥自在的生活方式,上古神兽鄨灵是鄨水流域先民们的精神图腾。

而后进入景区门口购了票,乘坐摆渡车一直往下走,十几分钟后就到达了旅游景点。

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的深邃的大河,上不知源头,下不知去向。两岸绝壁对峙,高不可攀,让人望而生畏。

上有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两岸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有几多少男少女坐着飘流船在河里悠然漂逸着。再往下漂流,水流湍急,激情四溅。让游客体验一种“人融自然”至爽至激的滋味,并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到了牛塘关,是古鄨水和湄江官道上最重要的水陆要塞,这里塘平可泊船,山峻可藏兵。依山面江,居高临下的牛塘关,是湄江河上的二渡关口,设观星台、城墙护佑。关下有牛塘渡,悬崖陡立,蔚为壮观。

经过大风帆景区,有一自然奇景“三帆石”,三个高耸而起的巨石倚江而立,依次排开,如同大风帆乘风破浪,迎风招展,甚是宏伟。

穿越大鲵洞,观看娃娃鱼。大鲵洞是天生而经过打造的隧洞。在河畔的半山腰,长上百米,高有六七米,是野生娃娃鱼保护基地。在这里,散养着数十条珍稀娃娃鱼,有寿龄高达一百多岁的祖祖级娃娃鱼,也有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级。绝对让你一饱眼福。

路过大龙潭边,感觉水深而神秘。相传龙王率虾兵蟹将腾云驾雾布雨经过这里,沉溺水中嬉戏乐不思归,因而“大龙潭”从此得名。不起风时,水平如镜似碧玉;每逢春秋两季起风时,又波浪滔天,浪花如雪,美不胜收!

大龙崖上龙行龘龘。传说龙王在水中嬉戏玩耍之后,常到大崖下挠挠痒,久而久之,山崖被龙王擂出龙形,“大龙崖”由此得名。宋时有人崖下塑观音,供奉观音娘娘,因此又叫“观音崖”,以护佑当地百姓安居乐业。而今也有人在此祭拜,祈祷神灵,保佑安康。

上大虎穴,寻看串串老虎脚印。相传很久以前,山中大王母老虎常在此筑巢产子,在这里带着虎仔嬉戏打闹,石崖上便留下了一串串珍贵虎爪足印,后来,当地百姓习惯称此地为“大虎穴”。

穿越大地缝,感受大自然的奇特。大地缝是因云贵高原地壳运动的张力撕裂了山体而形成,,距今已有千万年历史。人们把它喻为“天地一线牵”。地缝全长约200多米,高约百余丈,走进去如同行走在天地之间,奇幻无穷。在地缝中有一裂缝,抬头望去,裂开的形状就似人眼,周围的树木枝叶就像是睫毛,是景区一大亮点。在炎炎夏日走进地缝如进入冰窟,凉风迎面而来,别有洞天。

走出大地缝,又往下走来到河边,乘坐画船游览湄江大画廊。湄江大画廊喀斯特天然壁画绵延数公里,这一路峭壁耸立,横岩飞架,丛巉排列,两岸峭壁与碧水形成山水画卷。似乎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那番情景。还未来得及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便早已沉醉于这美景之中了。

湄江大画廊两岸还有石刻、古道、岩棺、亭台楼阁与神奇火雕艺术品等人文景观,让人们大饱眼福。

“水上天门”是云门囤之魂。据《平播全书》称“川崖”,还叫“天生桥”、“天门”。明万历年间,播州宣慰使杨应龙在这里据险设隘,驻兵屯守,故称“云门囤”。云门囤仿佛象城垣耸立云际,高数十丈,宽十数丈,洛安江由此穿出与湄江汇合,经过亿万年的地壳运动和江水冲刷,造就了中国第一的水上石门,真是世界罕见。因为这是一个将山的险峻雄伟与水的柔情婉转结合的天衣无缝的地方,是大自然鬼斧神工凿造而成。云门囤似门,水从门中涌出;云门囤似桥,一座大山是它的脊梁;云门囤似洞,人们叫它是穿洞。它集“雄、奇、险、秀”为一体,被人们誉为“东方凯旋门”。杜甫的《瞿塘两崖》中“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的诗句用到这里也恰到好处。

据民间传说:很久以前,乐安江水被黄莲岗挡住,河水泛滥成灾。鲁班带着徒弟赵巧,前往凿山开洞疏通乐安江河流。师徒俩相对掘进,昼夜不休,惊动了“山神”、“土地”。凿到下半夜,师徒俩疲困睡着,“山神”学鸡叫令“水怪”将师徒俩已开凿出的洞填平如初。天复一天如此。第三天下半夜,赵巧用一根铁凿钉入黄莲岗山顶,镇住“山神”;鲁班将宝剑投入水中,镇住“水怪”,师徒齐心对面凿洞。鲁班使出浑身神力猛劈一斧,天门洞开,乐安江水患消除。依托乐安江、湄江山水景观和天门洞自然景观及民间传说,使云门囤“水上天门”更加神秘的多彩。

西南巨儒,清代著名诗人郑珍曾到此游览,并作有《云门囤》一诗:“牢江驱白云,流入苍龙门。门高一千仞,柱天气何尊;荡荡百步中,水石互吐吞;阿房广作乐,巨洪皆牛犇;馀波喷青壁,震怒不可训;眉水若处女,春风吹绿裙。迎门却挽去,碧入千花村。幽兰在深谷,本自无人识,只因馨香重,求者遍山隅。”把云门囤描写得淋漓尽致。

“云门”之下乱石林立,乐安江水川流喷涌而南出,隆隆的水声,似大雨雷鸣,数里可闻。在云门东石壁上刻“神雷吼”盆大的三个大字。乐安江与湄江汇合后,蜿蜒南流,两岸白崖连绵高耸。一路惊涛骇浪,糁雪糅云,风雷震吼,使人惊心动魄。

“两岸景色阅不尽,湄江画廊总关情。”游玩回来,虽然感觉疲惫,但还感觉云门囤的景点很有趣味性与观赏的价值,真是不虚此行。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