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天的阴雨过后,天空格外晴朗。春雨洗过的天穹,阳光特别清澄,空气特别清新。
眼前像一幅画,有山,有湖,有城,还有翻飞的白鸟。那是一群雪白的鹭鸟,展翅齐飞着,互相眷顾着,雪片般飘过水面,飞向湖中的岩峰,翩然栖落在稀疏的树林中,宛若下了一场冬雪,染白了半个峰顶。
虎年“五一”,因于疫情不敢远行。暮春时节,我春游来到七星岩。
七星岩,依然是养眼的风景,浩荡宽阔的湖面,湖水明静如镜,蜿蜒的湖堤,如五色灵动的彩带,在湖面翻飞飘动着。水面兀凸着石峰,冒出春岛、夏岛、秋岛、招鸟岛、火烈鸟岛一众小岛丘,宛若向湖面撒下的翡翠,晶莹翠绿。那七座峻巍的岩峰,状若天上北斗,分布在宽阔的湖面上。这里有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仙女湖、调洪湖……
这是肇庆星湖国家湿地公园,是广东十佳观鸟胜地,曾举办过万鸟腾飞的“百鸟天堂”活动。
大自然的恩赐,使肇庆成为一座山、湖、城、江交相辉映的城市,成为游客们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同时也成为飞鸟的乐园和天堂。
几年前来星湖闲游,曾听工作人员介绍过,这里有很多鸟,有大鸟也有小鸟,有留鸟也有季节性候鸟。有丹顶鹤、火烈鸟、白鹭、池鹭、苍鹭、夜鹭,也有斑头雁、鸿雁、黑天鹅、鸬鹚、鸳鸯、鸊鹈……那时,我曾专门去观察过丹顶鹤和火烈鸟。丹顶鹤,可以“美丽优雅”来形容:鸟身雪白,颈脖弯长,腿脚高挑,嘴长尖硬,黑颈脖乌尾巴,那赤红的头冠特别抢眼。它们在草地上扇动翅膀闹欢作乐的样子,犹如舞台上翩然起舞的芭蕾舞者,优美动人。它们声音洪亮,飞翔的姿势也十分优雅。火烈鸟,也是一种大型水鸟,体羽白而带玫瑰色,飞羽黛黑,覆羽深红,弯曲的长喙,群居,喜一只腿独立,爱翻白眼。
在七星岩景区,到处都见到鸟的身影。
在进入景区的路口,飞来几只说不上名堂的灰色小鸟,轻轻飞落水面,摇头摆脑,是在觅食。不一会,树林里又朴楞楞地飞出几只,像是与水面的同伴打过招呼一样,一起飞向远方。
通往景区的路上,游人三五而行。一位阿伯正在堤边伸张着肩臂做晨操,休闲而自得。一只黑背灰翅的小鸟,在阿伯面前的草丛彳亍觅食。我走近阿伯礼貌地请教,问这是什么鸟?阿伯转过头,思索了片刻,说这是夜鹭。“哦,夜鹭。”阿伯见我非明似懂,解释说,夜鹭一般夜晚出来活动,但也有白天出来觅食的。夜鹭和白鹭都是留鸟,这里一年四季都能见到它们。我惊讶阿伯能回答我的问题,更惊讶阿伯对鸟的了解。他像一位鸟类专家,说苍鹭就不同,苍鹭是候鸟,一般冬春季节见得最多。我暗暗佩服阿伯。那只夜鹭把头扭过来,像是知道我们在说它,然后不悦地拍拍翅膀飞走了。我向阿伯道过谢,继续前行。
湖堤上,游人们度着休闲的脚步,像是在丈量湖堤的长度。我们穿行到了湖桥,来到一个湖亭小作歇脚。有游人以四方亭为背景拍照留念。一位游客说:“把两边的对联拍进来。”游客走后,我重新审视那对联,写的是:坦径能通胜地,清波可滌凡尘。
当我正在看着对联出神的时候,听到有人在喊:池鹭,池鹭……
抬头看时,见有一群飞鸟,从我们的头顶掠过。我想,那游客真了不起,能分辨出这飞着的是什么鸟。
那鹭鸟大约有百来只,有一只落在了后面,前面领头的回了个头,像是在说:快跟上来,别掉队。大概这是它的承诺:我们要一起到达目的地。雅克.贝汉的纪录片《迁徙的鸟》里就这样说:“鸟的迁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
微风吹拂,我们继续前行。
过铁索桥时,又一群不知名的小鸟从头顶飞过,它们兴奋地飞翔、鸣叫、追逐,畅心于它们的生活乐园。
行七星岩前一天,其实我先游了肇庆城郊的紫云谷。
游紫云谷,我是追着“广东小九寨”的名声而来。果然山水不凡。
遗存着砚石老坑洞遗址的烂柯山,谷深溪清,山绿水碧,万千植物竞春而生,茂茂密密,有的大树参天与盖。谷内有天青湖、深水潭、清心潭、鸳鸯潭、老龙潭、宋池、贵妃池……这碧绿的湖、清澈的池,与青山相映成趣,风景媲美九寨沟。
在幽静的山道穿行,有鸟影相随,有鸟语相伴。
斑鸠“姑姑”的叫声,在乡下听得最多,听来也很熟悉,犹如回到了家乡。几只嘴红羽绿的小鸟,从树林中飞落湖池边,如顽皮小孩,上下嬉闹,叫声如同笛哨。一只白头鹎,俗称白头翁,如雏鸡大小,在树枝上梳理着羽翼,那碎碎的鸣叫声,清脆悦耳。还有那四声杜鹃,每次都是叫四声,不多不少,不然就不叫“四声杜鹃”了。
谷地深处,一座名为“演舞台”的青瓦建筑,屋顶上,一对喜鹊在争抢一条黄毛虫,抢上的一只飞落屋前的石面小广场,却把奄奄一息小毛虫放落在地面上,然后侧脸张望,像是在炫耀。另一只也飞落地面,却对黄毛虫不屑一顾,东张西望了一会,飞走了。
我们沿途折返。路边清凌凌的碧水,悠扬清脆的鸟鸣声,清爽而惬意。一群白鹭被惊起,它们轻扑着翅膀,飞离水潭,如一团白云冲天而起,飘向远方绿林,真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情意境。
与星湖国家湿地公园一样,紫云谷,也是飞鸟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