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收到茶叶协会叶会长寄来的白茶,就迫不及待的打开闻闻,旋即一股山风鸟语的气息扑面而来,使人为之精神,寄来的分别有白牡丹和白毫银针两个品种,二话不说烧水试茶,我这人很是奇怪,总是追着季节去尝鲜,刚刚试了龙井,此刻又来了新鲜的白茶,我喝白茶的历史不太久,计算起来大约有六七年时间,相对龙井、普洱、铁观音系列算是初哥了。
水将开,准备开泡,用手指执一小撮白毫银针于碗盖内,仔细端详一下,果然是如针的芽叶布满白白的绒毛,既似梨花含雪又如青峰缠雾,对于绿茶和白茶一类,我是习惯早上用玻璃杯冲泡,这样一边看着茶叶在杯中慢慢的上下浮沉,就似慵懒的少女在散步,而茶香又集中在杯口泌人心脾,让人神清气爽;而下午多用盖碗冲泡,就是用左手把着托碟,右手捏着碗盖,小指微微扬起作兰花状,然后一下一下的撇着茶叶,与盖碗裂开2-3厘米的缝,用嘴慢慢的啜,也不妨发岀一点嗞嗞声,让茶汤在齿缝舌间回荡,我称这叫鸣泉溅石。这样的下午茶会是什么感觉呢,你可以闭上眼睛去省悟一下过去畅想一下将来,更加可拿几片梳打饼干边吃边啜,慢慢的去打发一下时光。
我是很喜欢白茶的,尤其是顶级的白毫银针,这种茶是微发酵茶,不经过杀青或者揉捻,只经过晒或者文火干燥后加工的茶,介乎于绿茶与黑茶之间,既可以品味绿茶的新鲜又不至于索然寡味,又带一种发醇茶荡气回肠的感觉,白茶有一种独特的清甜,即使第一次喝就被深深的吸引,她比绿茶多了几分淡定,比黑茶多了几分优雅,这种绿白相间的茶叶就象一个化了淡妆的少女从你身边经过,身上的佩环翡翠叮叮作响,一下子把你的神魂勾走了。
白茶作为茶中珍品,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时期,有个叫尹珍的年青人,带着家乡自制的“荼”去拜访儒学大师许慎,但遭到门丁刁难拒之门外,于是就坐在门口嚼“荼”,顷刻之间整个许府都溢满香气,许慎便溯源踱步而岀,随即邀请尹珍入书房相待,尹珍亦奉“荼”冲泡,但见其外形优美,叶底豆青带白,条条如银针坠壶,明亮的汤色带着褐绿的底韵,品之鲜爽醇厚,顿觉心旷神怡,偶然也有淡雅的苦味,但回甘于口腔生津于舌底。于是就激发在《说文解字》中对“荼”的注解,用“槚、茗、蔎”解释“荼”的色、香、味,而古时并无茶这个字的,直到唐朝才由“荼”字慢慢演变成现在的茶字。
白茶名字最岀现在陆羽的《茶经》,原产地是福建福鼎,品种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和新工艺白茶,我本人更喜欢的是荒野白牡丹,除有别于白毫银针的赏心悦目,白牡丹那种鲜厚醇和的茶韵是无法抗拒的。白茶性清凉,有退热降火安神的功效,尤其适合夏天饮用,白茶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具有抗癌、解酒、消炎、通血管等等功效,其中更以老白茶效果显著,俗话说“一年藏、三年药、七年宝”就是经过多年陈化的白茶。另外,白茶我也调配了几款可以打造网红的新喝法,一是柠檬百香果蜂蜜兑白茶,二是石榴雪梨蜂蜜兑白茶,三是米汤煮茶,这几种茶饮正是少男少女夏天必备饮品。
茶是山水融会之灵物,我看过桂林山水的婀娜多姿,亦看过长江三峡险峻雄壮,乃至去年我去湖北恩施,乘船游览清江时又给我另一种感觉,清江山水集合了桂林山水与长江三峡的精华,宏伟而不失峻秀,清江古称夷水,当置身于船中既感受到江水的清澈深湛,又感受到蝴蝶崖的奇绝雄伟,这种感觉如果用茶去形容,我是这样认为的,桂林山水如品绿茶,长江三峡如品班章普洱,而白茶就非清江山水代言不可。
我端起茶杯慢慢的品味着,连日来的雨天确实使人苦闷,但这一缕茶香在心田缭绕,晦气也随着清风渐渐远去,看看窗外不怎么明朗的天空,再翻翻日历,明天就到小满了,常言道小满是人生最高境界,想想这白茶,介乎于发酵与不发酵之间,不正是一个小满的精神吗,处世之道也正合此意,不做老好人,不做太佛系,既锐意进取亦适时忍让,摆脱迷惑,返本归元,真正明了人生的真相,做一个有觉悟的、有智慧的人,做一个能够遵循天道规律的人,我如此爱白茶也正是岀于这个原因,不满则空留遗憾,过满则招致损失,小满才是人生最好状态,白茶这淡雅的茶汤会澄清我的思绪,在黄昏中拨开迷雾,寻找一份恰如其分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