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要好的退休老年朋友在寒暄中对我说,你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就爱读读写写,何不发挥你“笔杆子”的特长,也赶赶时髦,开个微信公众号,写点文章,只管把你的罗曼史也分享出来,让我们也开心快乐。
真的吗?这个建议不错啊!
我把自己想注册一个公众号以娱乐娱乐的想法告诉老伴,她连连点头:“要得,要得。”女儿也为我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点赞,并承诺帮我解决操作层面上遇到的问题。
有朋友和家人支持,开公众号我更来劲了,心动不如行动,与其跃跃欲试,不如立即行动。
我奉献给朋友们的第一篇公众号文章——《我远去的村校》,描写了我在村小学任教时的青春岁月,展现了乡村教育的朴素与艰辛,表达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坚守。有人说,文章写得太规范了,阅读的人倒是不多,除非你名气很大。这个我不担心,我弄公众号纯粹图开心,退一万步说,就算我的公众号再没人围观互动,至少有朋友、同事、学生、家人为我捧场。这就够我乐的了。何况文章底下阅读和点赞的人数也还在零零星星的增加,尤其还有几个陌生朋友与我语言互动,让我开心惬意,让我有信心一篇接着一篇写,一篇接着一篇发。
公众号文章《难忘那片情》,写了我读书时的所谓罗曼史。文中记叙了我读师范时一位女同学不厌其烦教我识谱、弹钢琴,班会上与我对唱《纤夫的爱》等细节。文章发出,我还担心老伴会有点小肚鸡肠什么的,哪知饭桌上她的一番轻松调侃,让我的担心烟消云散——“音乐委员教你唱歌的事,怎么才听你说呀?”老伴微笑的望向我,“我就知道,要不是美兰帮助,你这‘烂砂罐’喉咙怎么过得了音乐关?”有味的是,我的同学立春看戏不怕班子大,竟敢在评论区里说“没有交代与美兰同学后续情谊应是碍于孙老师在旁边与此文在公众号公开发表之故吧?”好在我老伴孙老师与我的美兰同学早就是熟识的好朋友了。不然,若老伴找我的麻烦,我得找谁说理去呢?这惹祸的立春呀!
掐指一算,我注册公众号才两个月,如今就有了两百余人关注我的公众号,有的文章阅读量让我喜出望外。令我感动的是,文章底下那鼓舞人心的留言,那坦诚温馨的交流,那善意帮助的挑刺。有朋友们的鼓励支持,公众号文章我越写劲头越足。
有位桃江朋友,出身贫寒的农村家庭,而立之年还是一个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的地道农民,后通过奋斗,应聘当上了市报记者,干出了一番事业。我以其人生经历为线索,写出了公众号文章——《从泥土中生长,于困境中坚守》。我窃喜,我弘扬正能量的举动赢得了朋友的一致喝彩。我的公众号文章反响良好,我也越来越觉得自己的付出有价值,有意义。
与我在公众号上互动的网友中,有同事、同学、朋友、学生和家人,更有素不相识遍布全国各地的朋友。在《“散文”这盏灯》的阅读与互动中,有的视我为文学路上的知音,与我交谈写作话题;有的让我为其查找当年刊发他文章的期号;有的给我的写作提出温馨建议。我在公众号中收获了感动,更收获了开心快乐。
如今退休人群的娱乐生活可谓多种多样,因人而异,有人喜欢挥毫泼墨,有人爱好唱唱跳跳,有人热心棋牌拳术,而我却热衷微信公众号。在公众号中徜徉,我的人生能量满满、乐趣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