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立华的头像

李立华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7
分享

母亲的劳作

闲着的时候,常用听音乐来打发时光,听得最多的是关于母亲的歌,听着,听着,就自然而然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晚年那些日常劳作的情景。

1、弄竹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村大兴苎麻种植。为顺应市场变化,生产队里的一片竹林改栽苎麻,父亲趁机把几蔸竹子移栽到了自家宅基地旁的菜地里。

秋去春来,竹子繁衍生息,不几年,我家房子西侧就自然形成了一片碧绿的竹园。有了这片竹园,我家不但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而且家里的一些日常用具也不用花钱到市场购买,就地取材就是了。我曾记得我年少时钓鱼用的鱼篓、家用的撮箕、菜篮等便是父亲用自家的竹子编织而成。父亲离开我们后,我们兄弟又相继离开母亲进城,这样一来,老家竹园的兴衰荣枯就靠母亲了。

从此,母亲把竹园作为一份家业来打理,每年给竹子下肥、培土,哪怕事情再忙,也从未耽误时机,母亲按比把泥巴和土杂肥搭配匀,一担一担往竹根部覆盖,一连挑上几十担不泄气,母亲身材矮,体力弱,人家提出帮帮她,她怎么也不愿麻烦别人,连我们要去帮她干也不让。在竹子发新苗的时候,她会适当掰掉一些多余的竹笋。有次竹叶生虫打蔫,母亲跑上老远去拜访专门的种竹大户,找到原因后,母亲买来药剂喷洒,喷雾器不争气,药水留到母亲背脊上,把皮肤给灼伤了,可母亲一声不吭。

竹子成熟季节,为人友善的母亲,或送张家一根竹竿晾衣,或送赵家一根竹竿做草筢子,而从来不求回报。某次,母亲听说村里搞沟渠清淤要一些竹竿做标杆,母亲不声不响砍伐了20几根竹子送去,村干部要付款,母亲横竖也不肯要。

2、养鱼

我家的鱼塘,水面一亩见方,一边靠自家菜园,一边傍村里的一个有荷有莲的大湖。记忆中我家自从有了那个鱼塘,每年除了过年鱼能自给自足外,有时还能卖钱换回点别的过年物资。

父亲生病去世后,我们又不在母亲身边,考虑她人单力薄,又没个帮扶,劝她放弃这个鱼塘,可母亲横竖不肯,以致后来我们做儿女的背着母亲跟村里说要求以集体的名义征收,母亲还是不肯放手。见以各种方式都无法说服母亲,我们也只好尊重她了。

每到春季,母亲就为养鱼忙开了。她先到街上买来生石灰,然后身着水裤,下到有厚厚一层淤泥的鱼塘,用手一把一把地将石灰均匀地撒在泥地上,这样做是为了给鱼塘消毒,以提高鱼的成活率。鱼塘里青鱼草鱼鲢鱼鲤鱼等几类品种的鱼要按一定的比例合理搭配着养,这其中的科学道理母亲都知晓。到了要下鱼苗了,母亲就挑着水桶随男士们四处去选购鱼苗,有时还要饿着肚子挑几十斤担子走上八九里路回家。

母亲在鱼塘边的坟坪里平整出了几块土,种上了一种名叫黑麦草的鱼草,几场雨水后,草儿青青,母亲开始用新草喂鱼,每天分上午和下午按量投放两次草料,母亲说草料一次投放多了怕鱼儿吃了会饱死。每逢草料淡季,母亲除了给鱼儿投放糠饼等鱼饲料外,还经常把一些青菜叶子和米汤潲水往鱼塘里倒。

鱼在水里长,母亲在岸上乐。为了把父亲留下的鱼塘打理好,母亲没少吃亏受累。炎炎暑日,岸上的人们酷热难挡,水中的鱼儿因缺氧常泛塘。泛塘,是最让母亲担心的事。记得有一年母亲投放鱼塘的40条草鱼,只几个月功夫就长到了两三斤一条,可突遇高温闷热天气,两天时间就死掉了近30条,真可把母亲急坏了。这之后母亲有经验了,只要发觉热天天气不对头,就赶忙用抽水机灌水冲氧,这个办法还真灵,泛塘死鱼的现象明显少了。

有时久雨不晴,大湖里的水往鱼塘里倒灌,若不及时加高加固鱼塘槛子,一年鱼的收成眼看就要打水漂。每遇紧急情况,母亲就不分白天晚上,一个人挖土挑土填土,忙得不亦乐乎。有一回,母亲在挑土时鞋底一滑,一个趔趄跌入鱼塘中,幸亏被跟母亲帮忙的邻居扯上岸来。漫水堵住了,鱼儿保住了,母亲很有成就感,全然忘掉了疼痛和惊吓。

腊月里,母亲为防止有人趁夜深人静用电瓶电击偷鱼,夜里顶着寒风起来查看,冷得直打哆嗦不说,觉也难睡安稳。我几次劝慰母亲不要夜起,冻坏了身体更不划算,母亲可不把我的话当回事,仍旧我行我素。

3、拾稻穗

秋高气爽的某个周末, 我回乡下老家。走到离家不远的地方,望见在一丘刚收割完的稻田里,两个婆婆子正一字排开弯着腰在拾稻穗。我再走近一些张望,两个老人中,那个身胚矮些的,正是我那年近八旬的老母。

母亲的劳作,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我说:“妈妈,别捡了,跟我一起回家去。”可母亲瞧了瞧日头,觉得时间尚早,说:“还捡一阵子,我把钥匙你,你先回去。”见拗不过母亲,我就也不打算先走,索性陪她一起捡稻穗。

我边捡边和母亲聊天。母亲说:“如果手脚快、运气好,一天捡个二三十斤稻穗不稀奇,整个收割季节下来,成绩也还可观。”母亲还颇有成就感地告诉我,说过年过节给我们吃的大母鸡,就是她捡的谷粒喂大的。午饭时分,我背着母亲捡回来的满满的两蛇皮袋稻穗回家。母亲做事从不输给别人,一看这沉甸甸的谷穗,就知道母亲她要跑多少路,流多少汗,才有这些收获。

“只要身体好,没有病痛,我愿多做点事,不但锻炼了身体,也还能适当为你们做点小贡献”,母亲的话,我听在耳里,记在心里,我为我今生有个勤劳的好母亲点个大大的赞。

4、种菜

近日去乡下老家,见门庭紧闭,透过围院隔栏望去,庭院内两棵桂花树上的桂花扑簌籁落满一地,香气扑鼻而来。老母去哪儿了呢?我拨通手机,听见母亲边说话边从不远处的菜地里向我这边走来。

妈妈,您都八十出头了,还种什么菜噢?把身体搞好点就是最好的事了。我和弟妹们不止一次这么叮嘱老母亲。可她哪闲得住手脚呢?我每次回家,基本上都看到她在菜地里,不是在扶苗浇水、除草喷药,就是在锄地整土。我回家时,她总要把我车的尾箱塞得满满当当才放心落意。“今年的红薯数量还可以,就是大细不匀,大的大,细的细,也好,细的煮了给笑笑做早餐吃蛮好……”我要启车动身了,母亲还边扶着尾箱盖边唠叨她的好收成!

此时,我不知说什么合适,凭我的性格,我是很难有一句花言巧语的,为了让母亲开心,我还是说了句慰藉母亲的话——好的,好的,妈妈辛苦啦!其实,我有愧于母亲,母亲都这么高龄了,还独居乡下种菜栽红薯什么的。但是,也没办法,她怎么也不随我们居住,说,城里呆不习惯,还是乡里自在,爱怎么就怎么,再说老了,稍微搞点体力活动,种点菜,搞点卫生,做点饭,对身体只有好处。母亲说得也有些道理,只是我们做儿女的有点过意不去。

最近,母亲的身体出了点小问题,体力明显不如以前,为了解决她的菜地浇水困难,以免她去沟渠取水发生意外,我想了一个办法,找来两口大水缸,放置在菜地里,事先我把水挑满,保证母亲三五天的足够用水,用完了,我及时去挑满。母亲说这个办法好,菜地她要一直耕耘下去。

便利的是,从我县城居住的小区到乡下母亲的老屋,才几分钟的车程。我也向母亲表态,不允许她干重活,挖地整土我全包了。我也要趁机向母亲学几手,待母亲哪天把菜地移交给我,我什么都能应付,多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