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新荣的头像

李新荣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14
分享

寻常偶得

大同县,我的家乡,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可小地方寻常百姓的趣闻小故事,却也尽显大美大爱大情怀。

分 享

8月10号,暑期培训结束,坐客车回家。那天,天气特别热。上车后,还没到发车时间,我便闭目养神。期间上来祖孙三代,姥姥,妈妈,女儿。姥姥抱着外孙女在我前面的座位上坐下,妈妈坐我旁边。虽然闭着眼睛,耳朵里听着姥姥和外孙女的对话,依然能清晰地感知娘儿俩那份亲热。姥姥更是怕热着外孙女,好像是边给孩子脱衣服还一边心疼地给孩子擦汗。我心里还暗自在想,等自己当了奶奶也会是这样吧,忽而又自嘲,到底是老了。孩子妈妈在我身边打电话,忙着联系爸爸接站一系列的事情。车还没开,过了一会儿,孩子要找妈妈,就自然坐到了我身边她妈妈怀里。我睁开眼睛打量了一下小孩儿,大概一岁半到两岁的样子,胖乎乎的,麦色皮肤,很健康。头发黑亮黑亮的,又柔又顺,因为出汗额前的头发已黏成几绺。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大眼睛,又圆又黑又大又亮,眼底没有一丝杂质,宛如深不见底的湖泊,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像置身童话世界中,遇见了白雪公主一般。孩子的嘴很巧,说话咬字清晰,发音准确。她新奇的看着窗外,有一搭没一搭地和妈妈聊着:

我想出去玩。

车马上要开了,不能随便乱跑,小心碰到坏人,有一种坏人偷小孩儿。

偷小孩的是坏人吗?

是。你得防着坏人,你还小,不能随便和陌生人说话,陌生人给东西也不能要。

不是要分享吗?是不是坏人的东西不能分享?

对,是要分享,但是要和我们熟悉的人,身边的人,小朋友,亲人分享,是把我们自己的好东西、好心情和大家分享。坏人的东西是不能要的……

小姑娘眨着大眼睛,星星一般,似乎在消化妈妈说的话。

我被她们母女俩的对话吸引。一看妈妈就是一个很会适时应景儿教育孩子的合格母亲。而更引人注意的是小姑娘,她才刚开始牙牙学语,竟然能说出“分享”来,莫名地心里有一份感动。“分享”在生活中随时出现,但从一个如此小的孩子嘴里说出,而且是在分析理解生活的对话中说出,我真的是佩服她。也足见妈妈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她影响很大。一段简单的对话,于潜移默化中便将一些传统美德植根在人们心里,生根发芽,不断传承,发扬光大。

练 车 趣 闻

暑假和侄女儿一同在练车场练车。同期的还有五六个年轻人,多是趁暑假时间报考驾照的大学生、高中生。和一群年轻人呆在一起,他们活力四射,不知不觉中感染着你。除过一个人在练车,其余的都聚在一起,说笑,打游戏,红火得很。还有一位给练车场看门的七十多岁的老奶奶,精瘦精瘦的,没事儿也和我们坐在一起闲聊。

大概是瘦老太在这里呆得太久了,教练教学员的一套练车技巧她都烂熟于胸。看着练车的孩子们,她老练地观察着,一会儿说:“半坡起步得会听发动机的声音。”一会儿又说:“倒库必须得看清点位。”额滴个神,我暗自寻思,这瘦老太也太厉害了。不曾想,瘦老太的老姊妹胖老太更奇葩更厉害。

有一天下午,瘦老太又和我们坐在一起。忽然听见有人喊:“老姊妹,在不在,我来你家串个门。”声音洪亮,底气十足。哟,只闻其声,未见其人。我们所有人都伸长脖子四处找寻。紧接着,同样的话接二连三地传过来。身边的瘦老太先反应过来,回应道:“在呢,过来坐。”俩老太太如此反复对话好几个来回,才看见有位拄着拐杖,满面春风的胖老太太从门口走进来。胖老太是标准的苹果体型。一个“圆”字高度概括了她的体型特点。圆脸黑里透红,花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紧紧贴在头皮上,还用一个发卡箍好。圆圆的肚子,两条腿很短有些不堪负重。

俩老太见面后,互相寒暄一番,从她们的聊天中知道胖老太刚从儿子家回来,在家耐不住寂寞,稍微收拾,便出来串门儿。俩老太一个精瘦,一个超胖,看起来就很奇葩。胖老太89岁,(教练专门问的)但心态绝对年轻。俩老太聊天时,胖老太还会撒娇般地说:“去你妈的。”让一群年轻孩子听得下巴都掉下来了。

胖老太那叫一个健谈。一会儿说她享有低保,吃喝不愁,还感叹道:“还是那共产党好!”一会儿又说世道是变了,现在的女人啥也不用做,没事就出来练车。那几年,女人缝衣做饭,每天干不完的活儿。一个女人如果整理不好一家人,婆家也不待见。接下来又似乎开解自己说,咦,不能和那几年比了,社会不一样了。原来人骂人说,穿你那没后跟儿鞋去吧,现在满大街穿的都是没后跟儿鞋。(凉鞋,拖鞋)那几年,小辈见大辈您儿长您儿短,现在都是你来我往,没大没小。我心里想,哎呀,老太太的说道还一套一套的。这时,有个练车的大男孩插话说:“奶奶,叫‘你’不是不尊敬,是说明你们年轻,叫‘您’反而叫老了。”老太太说:“那(nou)么的(diao),(原来如此的意思),唉,世道变了。”她又强调了一遍。

接下来,她把目光转向了我们。他打量着教练说:“那孩你六十几了?”我们一伙差点憋出内伤还是没忍住,笑出声来,教练刚刚四十出头,孩子才上二年级,一下让胖老太给长了二十岁,这让教练情何以堪。他尴尬地说:“我四十多岁了。”胖老太“哦”了一声,并未觉得自己问得不妥。

然后她爽朗地笑出声来,说:“我给你一万块钱,你教我练车行不?”哟,这个问题提得太妙,我们齐刷刷地看着教练如何回答,教练憨憨一笑说:“不敢,您给我两万也不敢。”老太自我解嘲地说:“你大概心里想,这个老人儿神经了,哈哈,别看我们人老心却不老,我除了腿有毛病,耳不聋,眼不花,好着呢!”

我心里感叹,不是好着呢,简直是太好了。拿我和老太太比,自叹不如。我决定练车还几番纠结呢,远不如老太太的心态和勇气。而且我认为这虽然是老太太心血来潮的一个玩笑,但这份勇气也并非不自量力。是丰富的阅历,艰辛生活的磨砺才使她有这样的自信。人只要信心不倒,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当今的一些年轻人,不曾经历生活的艰辛,有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哪还有一点自信。确实该向这位老奶奶学习。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说明老太太晚年很幸福,家人照顾周到,社会倍加关注,她才会有如此好的心态,如此高的心气儿。

墙 上 画 画 儿 的 村 落

我搭同事车从学校回家。他没走通常人们走的大运高速公路。也没走208国道。而是选择了从怀仁城东南方向穿越海北头等怀仁县地界的村庄,再经过大同县麻峪口、吉家庄,过固定桥、杜庄、党留庄等若干个村子的一条乡间公路。同事说,他就喜欢走这条路,行人少,开车惬意,沿路景色也美。确实,这条路九转十八弯,远离闹市,路两边的老杨树枝繁叶茂,树冠与树冠相搭连,形成长长的绿色拱形树洞,车行其间,仿佛穿行在科幻片中的时光隧道一般,很神奇,也很美妙。路两旁是长得正盛的庄稼,偶尔会碰到荷锄老农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满满都是“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的味道。车有时会穿过悠闲、静谧的村庄,宛如进入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一般,能让人的心顿时沉静下来,什么工作上的激烈竞争,人生中的诸多不如意,都统统抛到脑后。

我和同事一边闲聊,一边看着沿途的风景。无意间在成片成片的玉米,谷黍中发现了一小块黄花地,大概一亩见方,我很惊讶地叫了起来,如见亲人一般。同事是阳高人,我便和同事说起大同县的黄花。我说大同县的黄花有火山黑土的滋养,都是七蕊黄花,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我还纳闷地和同事说,怎么怀仁也种黄花,说话间,路过一个村庄的路边候车厅,看到村名儿,才恍然明白,是已经回到大同县地界了。接下来,发现沿途的小村庄个个变了风格,都像穿了红衣绿袄的小家碧玉,鲜亮鲜亮的。每个村庄都街道整齐,干净利落。特别是迎街的墙壁上都画上了图画。形式多样,有水彩画,剪纸画,水墨画。内容也精彩纷呈,有宣传国家政策的,有弘扬良好道德风尚的,有人物故事的,有花鸟风景的……印象最深的是《敕勒歌》诗配画,很有意境。同事笑说:“耶,古诗歌也上墙了。还真是一个县区一种风格。和邻县随处可见的大型广告迥然不同。”确实如此,我细细欣赏着一路上各村庄墙上的画,想起朋友圈里发上来的链接——《大同县启动文化强县,文化富县工程》,再和这墙上的画联系起来,就顺理成章了。看来大同县为了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创设文化氛围没少下功夫。墙上的画只是冰山一角。前段时间规模空前的黄花飘香广场系列文化活动既娱乐大众,又教育民众,获赞颇多。最近又听说许堡乡搞了个一举多得的面艺、剪纸展览活动,意在保护传统文化,同时又是乡村振兴的好项目,上级领导高度重视。总的看来,大同县文化强县工程搞得是有模有样,风生水起。

我在想, 别看这只是画在墙上的几幅简单的画,它折射的却是小到一个县,大到一个国的大气象。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习近平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我们这里是小地方,但也要与时俱进,不是吗?

家乡的新貌趣事说不完。说到底,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