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浪子文清的头像

浪子文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21
分享

银杏忆


上周,我着手擦拭宿舍阳台的玻璃,当抹布轻触玻璃的瞬间,便沾染了些枯叶碎屑,它们在手中沙沙作响,似在诉说着岁月的低语。我伏在窗台,目光悠悠向下望去,只见楼下梧桐树的叶片已然稀疏零落,那模糊的轮廓,宛如老相册里泛白的旧照,带着时光的斑驳与沧桑。

江南的秋意,向来是迟缓的,总要北风几番催促,才肯不紧不慢地展露容颜。而此刻,我的思绪却飘向了故乡,故乡的银杏想来早已是一片璀璨的金黄了吧?一念及那耀眼的色泽,心便不由自主地发热,眼眶也随之微微发酸,那是对故乡、对亲人深深的眷恋。

老宅门前的那棵银杏树,已然有些年头了。据奶奶所言,是曾祖母怀着爷爷时亲手栽种的。那树皮触感粗糙,坑洼的纹路间嵌着近百年的风霜,每一道纹路都是岁月的刻痕,记录着家族的兴衰与变迁。

而树干却依旧挺拔如昔,宛如一位倔强的老战士,静默地守护着院里的日升月落,见证着家族一代又一代的成长。它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家族历史的见证者,是故乡的象征,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与情感。

每至霜降前后,银杏的叶片便似被人悄悄点了火,从边缘开始渐渐染上鹅黄。初时颜色浅淡,宛若阳光不慎泼洒的水彩,须得凑近方能窥见那温柔的渐变。这渐变的过程,如同人生的成长,从青涩到成熟,从懵懂到明理。

说来也奇,不过短短几日,整棵树便似被施了魔法一般,一夜之间,金灿灿的叶片在晨光中熠熠生辉,连空气都染上了暖融融的金色,仿佛秋日所有的金箔都被揉进了枝桠之间!大自然的时序流转,着实令人难以捉摸,它以一种神秘而又壮美的方式,展现着生命的奇迹与轮回。

记得那年,我执意要用彩铅画它,却怎么也调不出叶片那般透亮的金色,末了只得气闷地将画纸揉作一团丢弃。那时的我,或许还未真正懂得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未能领悟到生命的美丽是无法用画笔完全描绘的。

那年深秋,我难得起了个大早。推开门的刹那,眼前的景象令我怔忡——一夜之间,金灿灿的叶片在晨光中熠熠生辉,宛如一场金色的梦境。爷爷常念叨:“银杏叶落,是老天爷在翻书呢。”

我便搬了竹凳坐在廊下,托着腮帮子凝望叶片。它们打着旋儿飘落,“沙沙”声时远时近,真如有人在翻动古老的诗集,听得人心头漾起莫名的悸动。这“沙沙”声,仿佛是岁月的呢喃,是历史的回响,它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得了一份宁静与慰藉。

奶奶对这棵树珍视至极!一到落叶的时节,她便挎着那只掉了漆的藤编小筐去捡拾叶片。她身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在树下往来走动,围裙上沾着星星点点的金黄,远远望去,恰似缀着碎金的夜空。

我常蹲在奶奶身边,看她把叶片理得平平整整,指尖沾着细碎的金黄。她会教我数叶子上的纹路,说一道纹就是一段日子,攒多了就能编出故事。我便捡了最宽的叶子当扇子,追着风跑,叶片“哗啦”响,像在应和奶奶的话。有时她会摘下几片刚黄透的叶子,塞进我棉袄口袋,说“揣着,暖”,那干燥的叶边蹭着掌心,比揣了暖炉还熨帖。

她总会将品相完好的叶子夹进祖传的线装书里,说要攒着给在外地教书的父亲当书签。这一片片叶子,不仅仅是书签,更是奶奶对家人深深的牵挂与思念,是亲情的纽带,连接着远方的游子与故乡的亲人。

彼时,巷口的老人们也爱聚在银杏树下闲谈——王阿婆常讲起她年轻时追着银杏叶奔跑的光景,李爷爷则总爱争论哪一年的果子最为饱满。他们布满老茧的手在叶堆里翻寻,口中絮叨着家长里短,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哪条巷子新开了早点铺。

风一吹,叶片打着转儿飘向青瓦白墙,有的粘在晾晒的蓝布床单上,宛若随手泼洒的油画颜料。这些老人们,用他们的方式讲述着生活的点点滴滴,他们的故事如同银杏叶一般,平凡却又珍贵,它们是故乡的记忆,是文化的传承。

父亲离家那年,银杏树正落得热闹。金黄的叶片追着秋风扑向站台,粘在他深灰色的风衣上,任怎样拍打也无法拂去。火车汽笛鸣响,奶奶忽然追着缓缓启动的列车奔跑起来,急得兜里的银杏果簌簌落了一地!

那时我才十岁,只顾着蹲在铁轨边数夹缝里的小野花,全然不懂何为离别,也未曾察觉奶奶转身时悄悄抹了好几次眼睛。离别,是人生的必修课,那时的我们或许还不懂它的沉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才渐渐明白,每一次离别都可能是最后一次相见,每一次转身都可能成为永恒。

后来,我也成了离乡之人,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每日加班至深夜。透过办公室的落地窗,只能望见天边低垂的夕阳,宛若一只疲惫的眼睛。

有一次在商业街的拐角,看见一棵移栽的银杏树,被挤在玻璃幕墙与广告牌之间,叶片半黄半绿,蔫蔫的无精打采。清洁工将凋零的叶子扫进黑色塑料袋,那抹黯淡的金色在袋中挣扎的模样,太像奶奶打电话时欲言又止的叹息——明明想问我何时回家,话到嘴边却成了“工作别太累”。

在城市的喧嚣中,我们常常迷失了自己,忘记了故乡的温暖与亲人的牵挂。那棵被挤在角落里的银杏树,就像我们在城市中孤独的身影,渴望着一丝温暖与慰藉。

对了,前次视频时她还说家里的老座钟又停了,不知是否修好了。想起小时候,我总爱摆弄那座钟,差点把零件全拆坏了。

那座老座钟,是时间的见证者,它记录着家族的点点滴滴,也见证着我们的成长。如今,它或许已经老去,但它所承载的记忆与情感,却永远不会磨灭。

如今每次与奶奶视频,她总会把手机镜头转向院子:“快看!咱家银杏今年黄得比往年还早!”她笑得眼睛眯成了缝,可我还是瞥见她鬓角新添的白发,在屏幕上泛着细碎的银光。

有时一片叶子恰巧飘到镜头前,模糊成一团金黄,却让我忆起小时候,奶奶煮的银杏甜汤,琥珀色的汤汁在粗陶碗里轻轻晃动,能映出屋檐下摇曳的红灯笼。其实哪里是汤映灯笼,分明是奶奶看我时,眼里盛着的光啊……

可近来视频,她总说自己眼神不好,看不清手机屏幕,不知是真的老眼昏花,还是怕我担心。记得有一次视频,她举着手机的手一直在抖,我问她是不是累了,她却说想让我看得清楚些。奶奶的爱,总是那么深沉而又含蓄,她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关心着我们,即使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但她对我们的爱却从未改变。

前几天,堂妹发来老家拆迁的照片。照片中,挖掘机张牙舞爪地挥动着钢铁手臂,那棵百年银杏树歪斜地倒在废墟之中,断裂的树干露出一圈圈年轮,宛若被撕开的岁月伤疤。枝头尚未变黄的叶子散落一地,看着就像被撕碎的旧时光。

奶奶佝偻着背,在碎石堆里仔细捡拾残叶,身影单薄得如同一片随时会被风吹走的银杏叶……听堂妹说,奶奶执拗地把能找到的叶子都收进了铁盒,说要等我过年回家,再一起夹进书里。

也不知那些叶子会不会发霉,铁盒里有没有放干燥剂,唉,真让人挂念。老家的拆迁,是时代的变迁,但那棵银杏树却承载着我们太多的回忆与情感。奶奶的执拗,是对过去的坚守,是对亲情的珍视,她用这种方式,守护着我们的回忆,守护着那份浓浓的乡愁。

我又想起小时候,奶奶总把晒干的银杏叶放在衣柜里驱虫,那股淡淡的清香,如今的樟脑丸怎样也比不上。那股清香,是故乡的味道,是奶奶的味道,它让我们在远离故乡的日子里,依然能感受到那份温暖与亲切。

今早路过小区,看见园林工人在修剪树木。新砍的枝桠渗出乳白色的汁液,那股熟悉的清香味儿,一下子将我拉回了故乡的秋天!我悄悄捡了一小截断枝藏进口袋,摸着截面上凹凸不平的年轮,恍惚间仿佛又听见小时候,和小伙伴在银杏树下追逐打闹的笑声。

那时总嫌树干太粗抱不过来,如今想来,它大概早就把我们的童年,一圈圈地刻进了岁月里……不过刚才在楼下,我险些把这截树枝忘在长椅上,真是越长大越疏忽了。记得初中时,我把捡到的银杏叶做成书签送给同学,还被夸赞心灵手巧,如今连叠个被子都叠不整齐。

岁月,让我们在成长中失去了许多,但也让我们收获了许多。那截断枝,是我们童年的见证,是故乡的回忆,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能寻得一份宁静与慰藉。

傍晚回到宿舍,往窗外一看,才发现梧桐花都已悄然凋谢。这北方的树啊,开花落叶都这般悄无声息,哪里比得上故乡的银杏树,黄起来轰轰烈烈,落起来也潇潇洒洒!

我泡了杯网购的银杏茶,看着干瘦的叶子在热水里慢慢舒展,渐渐恢复成记忆中的模样。热气腾腾地往上冒,模糊了镜片,也模糊了视线。恍惚间,我仿佛又看见奶奶站在满树金黄里,蓝布围裙被秋风吹得鼓鼓的,像要化作蝴蝶,穿过千山万水,带着一兜子银杏果,轻轻落在我的窗台前……

对了,我好像还没给奶奶说我换工作的事儿,得找个时间好好跟她聊聊。也不知她会不会像从前那样,一边念叨着让我别太累,一边又偷偷给我塞零花钱。

半夜突然被雨声惊醒,雨水“噼里啪啦”打在雨棚上。听着听着,那单调的滴答声竟化作了银杏叶落在地上的“沙沙”声,一下又一下,穿过悠悠岁月,跨过千里山河,最后轻轻落在老家那块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

我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枕头,咸涩的泪水浸湿了枕巾——原来有些思念,真的会在梦里,借着雨声,悄无声息地漫过整个心房。故乡的银杏,还有奶奶,大抵就是我心中永远化不开的乡愁吧……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