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浪子文清的头像

浪子文清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29
分享

秋天的怀念


秋,总是以一种沉静而深邃的姿态,悄然降临在岁月的转角。它带着一抹淡淡的忧伤,却又饱含着无尽的温暖与希望。在这个季节里,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怀念起那些关于亲情与故乡的记忆,它们如同秋天的落叶,一片片飘落在心湖,泛起层层涟漪。

秋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小巷的青石板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我站在巷口,耳边仿佛传来了一声遥远而深沉的叹息——那是父亲的叹息。这声音,熟悉而又陌生,它穿越了时空的阻隔,直抵我的心灵深处。

父亲,那个曾经如山一般坚毅的男人——虽然贫穷,却拼尽全力养育儿女;虽然困苦,却始终不偷不抢,活得光明正大——如今已渐渐老去。他的头顶,是一幅由小巷裁出的天空,湛蓝而深邃,仿佛能容纳所有的忧愁与欢乐。新雨之后,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山风轻柔地吹过,撩动着衣襟,也撩动着心中那份对父亲的牵挂。

父亲站在那里,像一尊雕像,静静地望着远方。每到秋天,天刚擦过些凉意,他总爱把手搭在额头上,顺着雁阵掠过去的方向望——那正是我在浙江的方向。雁群排着歪歪的队,翅膀剪过流云,他就那样站着,直到雁影融进天边的灰蓝里,手还悬在额前。他的白发在风中飘动,皱纹在脸上刻下了岁月的痕迹。那些皱纹,是时间的见证,是生活的烙印,它们诉说着父亲过去的艰辛与幸福。父亲的目光深邃而遥远,仿佛能穿透层峦叠嶂,看到那片属于他的远山……

我静静地站在父亲身旁,感受着他的气息,听着他的叹息。那一刻,我仿佛能听到自己心灵成长的声音。心灵的成长,并不总是与时光的流逝同步。它需要我们自己去体认生活的爱与痛,去接受双亲传递的生命沧桑与沉淀。父亲的叹息,苍老的身影,都是我心灵成长的催化剂,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生命的真谛。

如果说父亲是山,那么母亲便是水,她以她独有的方式,滋润着我的心灵。母亲不识字,但她对浙江这个遥远的地方,却因为我的存在而变得生动而美丽。她或许不知道浙江的地理方位,但她却牢牢地记住了这样一个概念:如果我从浙江回家,需要九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她以这种方式丈量着我回家的路,也丈量着她对我的牵挂。

每当我要离家时,她总是默默地为我准备行李,眼中闪烁着不舍与担忧。而当我踏上归途,她又会早早地守在家门口,期待着我的归来。这种牵挂,是母爱最真挚的表达,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成为我心中永恒的温暖。母亲给予我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慰藉。她用自己的方式,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如何去感恩。在浙江的日子里,我时常会想起母亲那温柔的笑容,想起她为我做的每一顿饭,每一次叮咛……这些记忆,如同秋天的暖阳,温暖着我的心房。

每一次离家,都是在晨曦微明的时候。那时的故乡,宁静而孤独,仿佛被时间遗忘在角落。我注视着离我越来越远的小山村,心中涌动着莫名的离情别绪。车子在曲折的山路上碾转着,我隔着车窗,望着那片熟悉的土地,心中充满了不舍……

随着距离的拉远,我仿佛成了一个故乡的过客。乡亲们对我客心相待,他们在我与他们之间轻轻地划了一条线。这条线,是时间的鸿沟,是空间的距离,也是心灵的隔阂。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穿梭在故乡大街小巷的孩子了。

然而,无论我走到哪里,心中那份对故乡的眷恋却从未改变。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总会想起故乡的山、水、人,想起那些陪伴我成长的点点滴滴。那些记忆,如同秋天的枫叶,虽然落下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底。

我开始明白,心灵是无法完全抵达并栖息在某个地方的。因为心灵最深处的感情,会永远维系在那个最初的地方——那个你的生命与情感萌芽的地方。对于我来说,那个地方就是故乡。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经历多少风雨,故乡都是我心灵的归宿,是我永远的牵挂。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个怀念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我收获了成长,也收获了感悟。我开始明白,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你走了多远,而在于你经历了什么,感受了什么。

父亲的叹息,母亲的牵挂,故乡的远去,都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构成了我生命的底色,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我开始学会感恩,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人,感谢那些陪伴我成长的人和事……

同时,我也开始学会放下。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执念,放下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我开始明白,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无法带走所有的风景,但我们可以选择留下美好的回忆。

又是一年秋至,不知故乡巷口的天空,是否又有雁阵掠过。而那只曾悬在额前的手,是否依旧,为我剪着南方的云……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