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孟祥海的头像

孟祥海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09/25
分享

岁月不减风华 英雄永葆青春

英雄壮举富锦地,青春赞歌绕新楼。九月二十三日下午,在富锦市文体中心二楼有幸观看了微电影《换了人间》赏析会。这是又一部反映五顶山事件的电影作品。五顶山事件是一九四三年五月的一天,在距离富锦县城东面十一公里的五顶山上,伪满洲国靖安军的一名带马兵常隆基刺杀了日本关东军驻伪满洲国最高军事顾问楠本实隆中将,这一壮举被称为“五顶山事件”。反映这一事件的首部影视作品是电影《常隆基》,原定名是《关东刺客》,这是由佳木斯人张国强主演,富锦人曹红晨为制片人和编剧的抗战题材电影。这两位三江平原的黑土地上生长的汉子,当年他们正是意气风发,风华正茂。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这部歌颂抗日英烈守护家园的电影拍摄中。

影片讲述了一九四三年发生在黑龙江富锦著名的"五顶山"事件:常隆基母亲被杀,妻子被奸,侵略者强加在常隆基身上一个又一个人间惨剧,一九四三年六月十二日,常隆基孤胆刺杀日本关东军驻伪满洲国最高顾问楠本实隆中将,慷慨赴死的故事。电影《常隆基》在二00四年九月富锦市五顶山上开机,二00五年八月院线公映,在首映式上,由曹红晨主导的电影《常隆基》摄制组和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儿女英雄传》摄制组捐建的以常隆基策马飞奔为主题的大型铜质雕塑《飞驰》同时在五顶山上揭幕!

拍摄这部影片,曹红晨年近四十。 张国强也有三十六岁。这次观看的影片《换了人间》还是这两位联手。这时的张国强已经是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影视明星了,曹红晨也已经是中央广播电视台总台高级记者、中视传媒艺术指导和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视听节目传播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了。

我和国强老师有过一面之缘。那是他到富锦博物馆拍摄《儿女英雄传》时,有过交流。他是很随和的一个人,与他论起了年龄,原来都是属鸡的,同岁,生日没我大。这时广场上有人要和他合影,他欣然去照相了。

曹红晨曹哥,我们更熟悉了。他是富锦二龙山镇人,他之所以对常隆基这个题材情有独钟,我想和他少年时听常隆基故事的熏陶和他骨子里的英雄情结有关。

二十年后再看到他们两人同时出席《换了人间》赏析会,不由的感慨:岁月都在人们的容颜留下了印痕,可是他们两个人歌颂家乡英雄的情怀依旧。

《换了人间》这部微电影以独特的“时空穿越”视角,让一九四三年投江殉国的抗日英烈常隆基“穿越”到二0二五年的富锦,通过他的所见所闻,生动展现了富锦从战火纷飞到繁荣安定的巨变,这种叙事方式让观众从仰望英雄,到走近英雄,解读英雄、感悟英雄、致敬英雄的递进,不仅形式新颖,也更极具感染力。 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从电影《常隆基》到《迷局》,再有《换了人间》一系列常隆基内容的影视作品,充分的体现了创作人员的一片歌颂英雄,弘扬民族英雄主义精神的痴心和浓郁的爱国主义情怀及别样的乡恋乡情乡音的表达。

影片中,常隆基站在二0二五年的富锦大地上,看着眼前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稻浪翻滚的繁荣景象,与记忆中破败动荡的富民村、被日军铁蹄践踏的五顶山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们深刻感受到富锦在数十年发展中的辉煌成就,也让人们更加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像常隆基这样的民族志士、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烈士陵园里,常隆基凝视着为自己修建的纪念碑,触摸着历史的痕迹;在五顶山的英雄雕像前,他看着年轻一代敬献鲜花,望着“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横幅,倍感欣慰的是:当年拼尽全力守护的山河,早已换了人间。

岁月不减风华,英雄永葆青春。二十二岁魂兮归来的民族志士常隆基年轻,发展希望活力的富锦年轻,新时代传奇的华夏东极佳木斯年轻,激情不减奋斗圆梦的龙江人年轻,风展红旗如画的多娇江山年轻!白云苍狗,沧桑巨变,泱泱华夏,换了人间!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