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梅焕生的头像

梅焕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7/22
分享

难忘的炊烟

每当我漫步在异乡街头,瞧见几处未翻新的旧院落,我情不自禁就想起老家,想起了“炊烟”。

我家的灶堂,安放着两口铁锅,一深一浅。浅的炒菜,深的炖肉、蒸馒头、焖米饭。炉灶的底下,堆着一堆干燥的树枝桠、片柴。两口炉灶的中间,挖有一个方形小洞,用来放置火柴盒。这样的安排,透着贴心。家家户户的炊烟,就是这木柴和火柴的协作,在“呲”的一声,点燃柴草的瞬间,那些我从树林里捡来的枯树枝叶,得到热烈的回应而亮了一炉的温暖——火焰舔着锅底,木柴释放着温暖的火苗,也释放着烟雾。于是,烟雾顺着细长的烟囱上升,不断地上升,终于在烟囱顶,摆脱束缚,飘散而出,形成乡村岁月里所常见的被叫作“炊烟”的景象,大大方方地写在天上,并且引发文人墨客的诗情画意的遐想,留下了不少关于“袅袅炊烟” 的佳句。

炊烟是有灵魂的,而给它赋予灵魂的,是我的奶奶。每天奶奶总是早早起床,为家人准备早饭。那时,家里养着一群鸡,有一只大红花公鸡。是家里的“报时器”,刚到卯时就叫。奶奶听这叫声,开始忙碌。于是院门“吱呀”一声敞开了,随即鸡舍的门也打开了。我家热闹的一天,是从厨房和鸡舍开启的。很快,炉灶热了起来,炊烟悠悠地升了起来,在乡村的蓝天下,被风摆弄着,被调皮的风儿,肆意编织着各种各样的图案。炊烟这个顽皮鬼,是从奶奶炉灶里燃起的灵魂,它跳跃在炉灶里,沿着黑漆漆的烟囱突破阻碍,升腾在老屋的上空。

炊烟是灵动的,宛如一首无字的歌。它在晨曦中轻轻吟唱,与初升的太阳相互呼应,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这画面,任你自由想象,而且能够越想越美妙。清晨时分的炊烟,最为迷人,它们伴着柔和的阳光,飘进家门,炊烟是迎接家人的一份温馨。

而最怀念的,是除夕夜的炊烟。各家各户的灶膛,大小灶眼齐开,火力十足。萦绕在小村上空的炊烟,比平常更加旺盛些。厨房里,刀铲锅勺叮叮当当,各类食材争奇斗艳,猪牛羊鸡肉散发着美味,甜饼瓜果香气四溢,悠悠炊烟欢快跳跃……

我们小山村的上空,迎来一年一次的炊烟盛宴,悠悠炊烟下,有亲人们忙碌的身影。那袅袅升腾的炊烟里,藏着奶奶精心烹制的美味,藏着父母亲辛勤劳作后的满足,藏着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温馨。

如今,身处繁华都市,高楼大厦取代了乡村小院,电磁炉、天然气灶替代了传统的炉灶。那曾经熟悉的炊烟,渐渐成为了遥远的记忆。但每当我在疲惫的时刻,闭上双眼,那袅袅的炊烟就会在心底升起,带着家的温暖,带着故乡的呼唤,让我的心瞬间柔软。我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我走多远,那缕缕炊烟都将永远萦绕在我的心间,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它不仅是乡村生活的象征,更是亲情的纽带,是我永远无法割舍的眷恋。

2024.7.20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