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梅焕生的头像

梅焕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03
分享

梅铺村的重阳节

重阳佳节的金风,携着新稻的余香与野菊的清芬,轻柔地拂过依偎于桐梓河畔的梅铺村。天宇是一泓清澈的蓝,仿佛被河水细细涤荡过。

午后的阳光如融化的蜜糖,流淌在蜿蜒的乡村路上。路旁稻田已收割完毕,齐整的稻茬泛着柔和的金黄,空气里弥漫着秸秆的干燥气息,与农家院里逸出的桂花甜香交织。

村支书吴保军走在最前头,这位五十出头的汉子步履矫健。身后,主任梅习华、副主任蔡小红与彭美玉等人提着米、油和本地的猕猴桃,一行人穿过塘坝,走向梅正田老人的家。

八十三岁的梅正田老人弯着背,正坐在堂屋的木椅上。见干部们进来,他缓缓站起,一双布满沟壑的手紧紧握住吴保军的手,传递着无言的依赖。

“村里今年这么难,修路的事千头万绪……”老人的声音带着微颤,却字字清晰,“好几次夜里十点,我从村部路过,里头灯还亮着,你们还在为修路的事写写划划……这么难,还总记挂着我们这些老朽。”

一席话,让在场的人鼻尖发酸,眼眶发热。吴保军用力回握着老人的手,所有奔波的疲惫,仿佛都在这一刻被真挚的理解所融化。

从梅老家告辞出来,阳光正好。吴保军对身旁的同事说:“乡亲们这样理解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事情办好。老人是社会的重要部分,我们也会变老,尊重他们,就是尊重未来的我们自己。”

下午三点,队伍走过灵山桥,来到九十高龄的梅礼文家中。老人卧病在床,见到大家,他费力地撑坐起来,一把拉住梅习华主任的手。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里,似有万语千言在翻滚。蔡小红副主任轻轻放下米,为他斟上一杯温水。当老人从彭美玉副主任手中接过红包时,嘴唇微微颤动,最终,所有言语都化作了一次用力的握手和微微湿润的眼角。

那一刻,无言的懂得,胜过万语千言。

日头西斜,将他们的身影在归途上拉得细长。远山与田野被镀上温暖的金边,几缕炊烟袅袅,与晚霞缠绵。身影渐行渐远,那份由行动带来的踏实与温暖,如暮色般沉淀于村庄的肌理,清晰地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通过手机,我看着这一幕幕温暖画面,心中感慨万千。梅铺村尊老敬老已蔚然成风,更感谢那些为此付出善举的人士——梅绪红老板的爱心红包,蔡盛明经理送来的秋日甘甜,吴保军支书捐赠的每一袋优质大米……他们的容貌与事迹,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这份牵挂,比秋风更暖,比金桂更香。 



2025.11.3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