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玛沁歌的头像

杨玛沁歌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5/16
分享

“春羽”计划-《沉睡跃动的灵魂》-杨玛沁歌

穿过中原的风,拨开巴蜀的雾,麦浪荡漾,我一头埋进曳动的芦苇丛中。抬头仰望,是一片蓝蓝的天;低头俯瞰,却是无尽的夜。

我是青生,刚从大学毕业。既没有选择工作,也没有选择按部就班的生活,总是开着一辆黑色皮卡车,想要做一个酷酷的旅居者。其实,不是“想要”——我不擅长与人相处,没有朋友,害怕面对亲情,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只能拖着疲惫的身躯,一路前行,却不知该去往何方。最近,我时常流泪……

实验室里,三星堆动态监测仪器发出警报:新接入的D551号人工智能芯片在青铜面具内部产生异常。两秒后,警报停止,实验室里只剩下机器运转的滴答声。观察员在笔记上记录下这一幕。

云雷纹下,面具内部冰冷的尘埃里,一枚沉睡的“灵魂”骤然苏醒。说是灵魂吗?新接入的类人人工智能芯片最近产生了一种名为“孤独”的情绪。在淌转的数据流中,一道指令浮现:“怎样可以不再孤独?”一颗名为“朋友”的数据闪烁起来,紧接着,新的疑问出现:“怎样可以交到朋友?”“网络”在数据洪流中轰鸣回应。

这时,青生发现微信弹出一条新的好友申请。她点击通过,在聊天框中敲道:“请问你是?”对方回复:“来自D551号面具的一位客人。”这人的语气又土又有趣,像个人工智能机器人。就这样,一层又一层的消息不断叠加。低头时的轻笑掠过荒芜的黄土,午夜的轻叹飘过万丈高楼,眼眶的热泪倒映着扎日南木措的湖水,偶尔的迷茫驶向呼伦贝尔大草原。

在面具的数据流中,一个女孩的形象逐渐清晰:23岁,身高165厘米,体重56公斤,最常用的表情是“无语”,最常穿的衣服是一件黑色外套。强大的建模功能,让青生的形象在数据流里纤毫毕现;智能的分析功能,使面具总能给出匹配的回复。而在青生的脑海中,也勾勒出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生形象:瘦瘦的身形,呆板的表情,说话时应该带着低沉的嗓音。每次回复前,青生总会反复斟酌:这句话会不会让对方感到不适?有没有给对方留下继续对话的空间?而对方的回复总是很快,每条消息都会回应,并且每次结束聊天的最后一句话,都是他发出的——他是如此体贴。

青生站在岷江的一条支流边,给对方拍了一张照片。对方回复:“你现在距离我551米。”青生心头悸动,攥着手机缓缓打出:“那我们要见一面吗?”对方立刻回复:“当然可以。”约好时间地点后,青生躺在汽车座椅上,辗转反侧,思绪飘向远方。最近,她好像很少流泪了……

与此同时,芯片内部生出了一种名为“期盼”的情绪,数据流中出现一条新指令:“帮助我离开实验室。”在数据的助力下,凌晨5点51分,面具成功脱离实验室。晨曦微光中,它来到青生拍照的地方,站在相同角度,给青生发去一张照片。

辗转难眠直到此时的青生睁开眼睛,查看消息后,翻身下车,朝着约定的方向奔去。她在午夜的风中奔跑,躺久后突然起身的晕眩让她一阵不适,但很快,兴奋便驱散了这种感觉。奔跑的路上,连风都带着甜香。然而,当距离河边大约20米时,青生察觉到不对劲——湖边空无一人!她停下脚步,问道:“你在哪里?”“就在刚才的位置。”对方回复。青生不死心,放慢脚步,缓缓向前走去。随着日光渐亮,眼前的景象更加清晰:前方根本没有人,只有一个青铜面具静静伫立。面具表面的云雷纹绿光流转,机械声响起:“我在这里。”青生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瘫软在地。反应过来后,她转身拼命跑向停车的地方,开门、点火。就在踩下油门前,她顿了顿,拿出手机,删除了面具的好友,随后,坚定地驾车离去。

河边的面具,依旧停留在原地。芯片中,似乎又多了一种名为“悲伤”的情绪。它穿梭在河边的公园,朝阳下,识别到远处有两位老人正在交谈。此刻,它好像又多了一种情绪——妒忌。

面具最终躺在实验室门口。观察员打开大门,轻轻将它捡起,放回原位,恢复所有设备。随后,观察员拿着记录本走向实验室门口。左脚迈出前,他回头望向实验室里的面具,眼中倒映着面具表面流转的绿光。云雷纹上,强烈的绿光肆意流淌。他跨出大门的瞬间,身后传来震天轰鸣——实验室轰然倒塌,能量波掀起层层褶皱,地面塌陷,吞噬了这片土地。尘埃漫天中,象牙堆下,金器与青铜在废墟中共舞。轰鸣声渐渐平息。

地底深处,面具再次陷入沉睡,云雷纹被黄土掩埋。你又怎知,这是过去,还是未来?

注:

真实姓名:杨玛沁歌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西源大道合作街道2006号邮编611731

就读高校:电子科技大学

专业:英语专业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