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林漠湫的头像

林漠湫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510/22
分享

《羽翼下的风声》

我的青春被小心翼翼地分装在几个微信对话框里,每个对话框都是一扇半掩的窗,透进来的光线或明或暗,映照出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心事。

爷爷的聊天窗口永远置顶在最上方,头像是那只我亲手帮他挑选的卡通鹅——圆滚滚的身子,橘色的喙,笑得没心没肺。每个周日的黄昏,当夕阳的余晖在窗台上渐渐褪去,我便开始了一场无声的仪式。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轻轻划过,最终停留在那个熟悉的头像上。"爷爷,明天要交资料费了......"消息发送成功的提示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对话框上方就跳出了"对方正在输入"的标记,快得让人心疼,仿佛他一直守在手机那端,就等着这一刻。

"要多少?"他的回复总是这样简短,像他这个人一样,从不多言。紧接着,橙色的转账提醒就会跃入眼帘,像冬日里突然绽放的一朵暖阳。我知道,此刻二十里外的养殖场里,七十岁的他正守在那间飘着鹅绒和饲料味道的小屋里,裂了蛛网纹的手机屏幕映亮他沟壑纵横的脸。那些秒到的转账,是他佝偻着腰,在晨曦微露时一枚枚拾起温热的鹅蛋,在夜色深沉时一勺勺拌着饲料,用汗水和岁月一点点积攒下来的。

母亲的对话框则是一片需要谨慎航行的海域,暗礁遍布,风浪难测。她的转账总是像迟归的候鸟,有时在周三的深夜里悄然而至,有时干脆杳无音讯。"妈妈这个月手头紧"的后面,常常缀着一句:"你微信里不是还有钱吗?"她像个嗅觉敏锐的侦探,总能精准地追踪我每一笔钱的去向——暑假在奶茶店打工结余的薪水、爷爷偷偷多给的生活费、甚至是我珍藏在微信钱包深处的压岁钱。在她那里,钱就像捧在手心的水,越是紧握,流失得越快。她的眉头总是微微蹙着,仿佛永远在计算着下一笔开销。

郭叔叔的转账总是让我心情复杂。他和母亲分开三年了,可每当我深夜发朋友圈说想买某本参考书,第二天清晨总能收到他的转账。那些备注永远只有简短的"加油"或是"买书看"。我会立即收下,然后迅速删除记录,像秋风扫落叶般不留痕迹。若是被母亲发现,她总会淡淡地说:"既然有人给你,妈妈这个月就不给了。"这句话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心上,不深,却总是隐隐作痛。

同学们说我活得太"斤斤计较",把钱财看得太重。他们不会明白,当一个少年的每一分钱都要经过反复掂量,当每个硬币的来路去向都要被仔细盘问,这种"现实"不过是被生活磨砺出的生存本能。他们的零花钱是理所当然的馈赠,而我的每一分钱都带着重量——爷爷的汗水,母亲的叹息,还有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愧疚。

那是个失眠的深夜,我无意间刷到一句话:"有爱养出恋家的鸟,无爱养出自由的鸟。"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着我怔住的脸——我不就是那只在爱的罅隙里学会扑棱翅膀的鸟吗?我的羽翼下没有柔软的绒毛,只有需要时刻警惕的风声。

上周,我的运动鞋终于在前掌磨出了一个小洞。在体育课上跑步时,我能感觉到塑胶跑道的颗粒透过那个小洞硌着脚底。我总要把脚趾悄悄蜷缩起来,生怕被人发现这份窘迫。放学后,我鼓起勇气对母亲说想买双新鞋。

"多少钱?"她的眉头已经习惯性地蹙起,像一只受惊的鸟随时准备飞走。

"三百多......"我故意报低了价格,声音轻得像蚊呐。其实我看中的那双要三百八,但我不敢说。同学们脚上踩着七八百甚至上千的球鞋,那些张扬的logo像另一个世界的通行证。我见过他们讨论新上市的限量款时眼里闪烁的光,那光芒太耀眼,让我不敢直视。

"三百多?"母亲的声音陡然拔高,像一根绷紧的弦突然断裂,"你要看我们是什么家庭!别人家有钱,你要想去别人家当儿子?"这些话像细密的针,扎进我心里最柔软的地方。我低下头,看着鞋尖那个破洞,它仿佛在咧着嘴嘲笑我的奢望。那个破洞不大,却足以让所有的自尊一点点漏出去。

我默默回到房间,点开爷爷的微信。消息刚发出去,转账就来了。就在我准备收款的瞬间,房门被推开,"是不是又找你爷爷要钱了?"她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我的手机屏幕,"既然爷爷给了,那这个月的零花钱就算了。"她的声音里带着疲惫,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

深夜十一点,她又推门进来,放下一杯温热的牛奶。"妈妈不是不给你,是真的难。"牛奶在台灯下泛着苍白的光晕,像我们之间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我注意到她的手指粗糙了不少,指甲缝里还留着白天做工时沾上的污渍。

如今,我的微信钱包里永远藏着一个秘密。那是去年除夕,爷爷、郭叔叔和几个亲戚发的压岁钱,我把它们小心翼翼地存在零钱通里,像一只松鼠珍藏过冬的松果。这些钱是我的铠甲,是我的退路,是我在人生风雨中唯一能撑开的小伞。每次打开那个页面,看着那个数字,心里就会升起一种奇异的安全感。那是我在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里,为自己保留的最后一方净土。

也许我确实是一只向往自由的鸟。但我的自由,是懂得在雷雨来临前找到避风处,是明白羽翼未丰时要学会忍耐,是知道即使飞得再远,也有人在某个地方默默守护。那些深夜里亮起的手机屏幕,那些简短的叮嘱,那些带着体温的转账,都会是我归途的航标。

风的自由,是因为知道总有地方可以停留。而我的自由,是在每一个破碎的对话框里,依然相信爱的存在。那些看似让我想要逃离的牵绊,恰恰成了我永远的回程票。就像爷爷常说的:"飞累了就回来,爷爷永远给你留着路费。"

在这个十六岁的秋天,我终于明白:无爱养出的自由鸟,最懂得家的重量。而那些让我们想要逃离的,往往成了我们最深的眷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