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欧阳世新的头像

欧阳世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18
分享

莲花绽放

由于长期在外工作的原因,平常较少的回家乡-莲花县,也只有在节假日的时间,才会想到要回去老家看一下,因为那里是我的根,那里还有我的父母们和熟悉的亲朋好友们,还有永存于大脑中的、家乡的回忆。

这些年家乡变化也很大,特别是国家开展新农村建设后,那是一年一个样,小时候玩耍的地方,早已完全变了模样,童年的记忆现在就只存在于我的大脑当中,有时去小时玩的地方,重走一下时,只能靠回忆才能想起以前的、曾经熟悉的样子,在惊喜于变化之大时,又不免感觉有些遗憾。

再过两天,又是一个节假日的到来,归乡心情又涌上心头。于是,我决定这个节日,还是回老家过,我早早的就在网络平台上,提前订好了回家的高铁票。

回家的那天,我背上了一个简单的行李,踏上了回乡的旅程,我坐上了去高铁站网约车,网约车行驶在珠三角宽广的马路上,珠三角属于亚热带气候,路两边种着成排的木棉树,木棉树随着飞驰的小车,快速的向着马路的后方“跑”去,不时的鲜艳的、红色木棉花一下就消失在后方。我的心情,随着这鲜红的木棉花也澎湃了起来,想到快回老家了,竞有些激动起来。

“师傅,到高铁站大约还要多久?”我看着前面的开车师傅,和他聊了起来。“快了,约十五分钟左右就可以到。”那师傅边开车,一边回应着。“你是回老家过节吧,老家哪里的?”那师傅接着问道。“江西莲花县的。”我看着外面,一边应道。“莲花好地方,红色老区,从将军到农民的地方。”那师傅有些高兴说道。“是呀,那是我的故乡!”我若有所思的回应道。

莲花县,在那片红色的土地,是近代红色革命的摇篮,那里是伟人毛主席和朱德、彭德怀等共产党人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是他们带领着老区人民在革命年代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井冈山老区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井冈山老区到抗日战争,到推翻蒋家王朝,建立红色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莲花县作为那个年代四个老区县之一,在那时,莲花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参加农会和加入红军队伍,支持毛主席领导的解放战争,冒出了很多象甘祖昌、朱云谦等一代的共产党人,他们是红色莲花人的代表。

“老乡,到了!”随着网约车师傅一声提醒声音,中断了我的思绪,我提起了我小被包,在师傅一声的“慢走”声中,走进了高铁站。

进站后,我登上了回去老家的高铁。记得前些年,回去老家要么坐大巴车,要么坐绿皮火车,不管大巴车还是火车都要经过漫长的一路行走才能到达老家。这些年好了,国家高速发展,建设了四通八达的高铁路线,现在回去可以直接坐高铁,两到三小时的行程就可以到达萍乡高铁站,目前规划中的莲花东站很快就要开始兴建,预计几年后,就可以建成,到那时,从珠三角回莲花,会更快、更方便,不用中途转车。

经过高铁两个多小时高速奔跑,高铁到达了萍乡高铁站,我走出高铁站口,还是习惯的搭上回去莲花的顺风网约车,踏上了最后一段-回莲花的征程。小车行驶在萍莲高速公路上,高速公路像一条飘带,蜿蜒在罗霄山脉中,两边的青山随着小车的高速向前行驶,青山也快速的向着后方飞驰。那是以前老区人民战斗过的山岗,山岗上长满了杉树,他们像为解放新中国而牺牲的老一辈老区红军战士,屹立在两边的山岗上。

经过近一小时的高速奔跑,小车把我送到了我的家门口。我提上行李,走下了车,目送着小车从我身旁向前驶去,消失在不远拐弯处。眼前的家门口的马路,又让我眼睛一亮,我记得去年这条路带是铺得水泥路,路面因长期车走的原因,还有些坑洼不平,现在是铺上了崭新的柏油马路,马路两边用白色油漆划上了白色的实线,看上去和城市里的马路一模一样。路边的水沟还是和以前一样,流水还是“哗哗”的响着,水质看着比以前要清澈一些。离家不远处的马路边,新增了一座小凉亭,凉亭顶边有六个角,每个角弯弯的向上翘着,凉亭上方盖着崭新琉璃瓦,小凉亭应该是今年才建起的,去年在这个位置都没有看到凉亭,凉亭的下方的每一边铺着一条石板凳,供人们坐下来休息用。小凉亭吸引着我,我顾不上先回家,直朝着前面的凉亭走去,家乡的变化也是很快,才不到一年的时间,再回到老家,就有了新的变化。我来到凉亭旁,找了一处里面横板凳坐了下来,一股凉风吹来,人顿感一阵的清爽,旅途的困意,一下就被吹散,人一下就精神了起来。我坐在凉亭里,感受着家乡新农村的变化。

在凉亭的正前方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水塘,里面种着满塘的荷叶,正值农历的五月初,荷塘里的荷叶已经长满整个荷塘,荷塘里面一片的郁郁葱葱,碧绿的荷叶象一把翻起向上的雨伞,直立在荷塘里面,荷叶上的水珠,象水银一样,晶莹剔透,随着荷叶的摆动,水珠在荷叶中间左右的晃荡着,在中午的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耀眼。荷叶旁已经陆续长出了尖尖的、粉红的莲花,莲花含苞欲放,昂首挺立在碧绿的荷叶中间。不远处,一朵白里透红的莲花已完全的绽放开来,婷婷玉立的直立在荷叶的上方,莲花和荷叶交相辉映,莲花无序的直立在荷塘里面,非常的漂亮,不远处,一只青蛙“呱呱呱”的叫声,从荷塘里面传了过来,片刻间其他的青蛙也“呱呱”的呼应着,荷塘里一下的热闹了起来,荷塘中的粉红的莲花在风中摇曳,仿佛在配合着荷塘里的蛙声舞动着。

莲花县因盛产莲花,故得名莲花县。在莲花县很多地方,种了荷花。而最有名的地点就是南城的荷塘,那里种着一大片、有着几十亩的荷花,在这季节应比我家门口这个小荷塘漂亮的多,想着就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旅游好去处。

而在凉亭旁的马路对面,是一个小的广场,以前是一片的空地,村民在上面晾晾衣服,农忙时,在上面晒一下谷子,现在又变样了。在上面建起不少的健身器材,有跑步机、健身车、扛铃等健身器材,在边上竖立着两块宣传标示牌,上面贴着新农村建设成果和一些农业宣传图片,展现着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面。

突然,凉亭边的马路上传来“叭”的一声,一辆小车停在马路边上,前窗玻璃缓缓的摇了下来。“新哥,回来了!”从停下来的小车里面传来一声的叫声,我抬眼看去,是邻居水生,“水生,不错呀!发财了,买上小汽车了。”我看到是水生,热情的回应道。“那里,还不是靠去工业园打工,挣点钱,和你没得比啊。”水生有些腼腆的说道。“回来了,有空来我家坐坐。”水生接着热情邀请我。“好的,有时间一定过来你家坐坐。”我高兴的应道。“那我先走了,你继续玩。”水生说完,再次“叭”的一声,小车快速的向前驰去,我目送着他经过了我家的家门口。

想还在五年前,水生家日子还是过的紧巴巴的。水生说起也是苦命人,打小就没有了父亲,是他妈一手辛苦的养大,读到初中,因家境贫困,他妈实在没有钱供他继续再读了,初中一毕业,他就辍学了,辍学后,因年纪还较小,就一直跟着她妈在家里,一家就靠着那几亩地,还有他妈偶尔去帮别人做临工,维系着一家的生活。水生也比较听话、懂事,在家务农了一段时间,基本就什么都会做了,从耙田到插秧等农活,样样都会,但那时靠种地,他家的日子,还是过的比较清贫。这些年随着国家新农村的建设和广东珠三角工厂陆续的往内地迁移,在我们莲花县的工厂也慢慢的多了起来,特别在工业园,建起了一大片的工厂,水生也就在前几年,在工业园找了一家家俱厂,在里面上班,因他能吃苦耐劳,很快他也得公司老板的认可,工资也慢慢的高了起来,自此后,他家的生活也富裕了起来,家里去年也建起了两层的小洋楼,今年又买了小汽车,水生也算是跟上了国家发展的脚步,过上了小康的生活。

“老四,回来了,还不快回家!”不知何时,母亲在不远处的家门口呼喊着我的小名,“好的,妈,现在就回来。”我大声的应着。我抬起脚步,踏上崭新的柏油马路,伴随着旁边荷塘中摇曳、绽放的莲花,朝着家里的方向走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