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 曾巩集》是我看的“唐宋八大家”最后一本文集了,王安石与曾巩也是我所观的八大家的最后两人,他们生于宋朝,长于宋朝,为了国家,王安石不惜主持变法,最后功败垂成,但他
夏天的早晨真是清爽啊!有微风,有露珠,还有那朝霞。去学校的倒数第三天,这是我在暑假起的最早的一次,六点多就起来了。至于为什么起这么早,那便是为家里做农活,去背苞谷。
“三苏”者,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父子兄弟相承一脉,一门三大家,传之千古也。这才是真正的文学世家,父子相承,兄弟同列,可见苏氏学风之盛。我所读的?《苏洵、苏轼、苏辙文集
欧阳永叔,乃是“唐宋八大家”之中宋朝大家中的第一人,在其《欧阳修文集》中,收集有十四卷文,其中有赋、书、序、寓言、杂文等。或许宋朝是理学兴盛之始,所以他的文章篇幅颇长,其
读韩昌黎之文,其中多有所悟,其所处在唐朝中后期,见证了唐朝自安史之乱后的落寞,为官一方,更见证了百姓的疾苦。他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国为民,但一个王朝的衰退,又岂是他一人所能
古之文章大家,其文暗合天地大道,人生感悟。我今观《柳宗元文集》便可窥得一二,其共有十三卷,有赋、论、议辩等十三种文体。其中遣词造句极为优美规整,内含许多典故,若无注释与翻
己巳年闰六月十五,为去街上办点事,我决定独自上街。路程大概有一个多半的小时,我自认为以我的脚力会很轻松,但想象的与现实的终究有一些出入。
《大明英烈传》此书,作者不可靠,但大多有两种说法,一说郭勋,一说徐渭。相比之下,我更相信是郭英所作,因为书中多神怪之事,夸赞统治者的。而徐渭据我所了解,其狂放不羁,作品多
已巳年闰六月十三日夜,白日时闷热不已,有段时间天色昏沉,还以为要下雨,结果未等多久,云开雾散。料想白日无雨,晚上或许有之。等到晚上,果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那雨来得极快。还伴
夏夜凉凉,微风习习,这一年盛夏暑假,白日甚是酷热,绝对没有辜负“炎炎夏日”这一词。也只有在金乌归巢,天色渐暗之时,气温会略有所降低,这时我便会在晚饭后去大马路上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