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兵家经典》有感
《兵家经典》乃是三部兵书合成,分别是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六韬•三略》,这三部兵书,每一部书都可称为兵家的经典。三部合为一书,那便是兵家经典的汇聚。我得此书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其间因种种之事需要处理,也只是断断续续的阅读,这也导致领悟不甚深刻,若想更有所得,需要集中时间观读。不过在这间断性的阅读中,我也是有所得的。
本书的第一部《孙子兵法》,乃是中国兵书的开山之作,其创作者孙子更是兵家创始人,其权威性从古至今,从国内外都极负盛名。国外军校甚至将其列为必读书籍,甚至专门开设课程。读此书我便喜欢他的开篇第一句话:“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是啊!一个国家不管如何,保护自己的军队不可少。建立军队并不是侵略他国,而是为了保护自身。所以军队的重要性极为重要,中国从远古发展至今,历朝历代对军队都极为重视,故而这小小的《孙子兵法》,虽只有十三篇,但却是兵家经典中的精华。
第二部《三十六计》应用便很广了,许多都成为了成语,流传至今,家喻户晓,更有许多经典战例,不但丰富了历史,也增加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此书汇编在《兵家经典》这部书中,唯一不好之处便是没有经典战例,与我所看的单本《三十六计》相比,缺少战例实在是一大缺憾。不过其简短精悍也是一大特点,古文寥寥数句,便道出其中精华。
第三部《六韬•三略》中六韬乃是文师、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前两者不禁让我想到了文韬武略这个成语,我觉得应是出于此。后四者都是动物之名,各有其特点,或勇武善战,或迅捷如风,或警惕性强,或者是三者兼备,可以说都是其中的善战者,寓意不凡。在这本书中,便有练兵教战之法,甚至还有选兵之法。不过让我最为深刻的便是其中提到了兵将同甘共苦,西汉霍去病将美酒倒于河中,与士卒同饮的做法,此兵书里便有提及。
当然兵书所著是为战争,但却不是指为专门发动侵略战争。中国古代便有好战必亡的说法,《六韬•三略》中更有说兵者不详之器,因慎用之。这就说明了中国所著的兵书是为保家卫国的,若是用于不义的战争,便是误入歧途,落入夏桀商纣的下场,最后国破家亡,身死魂灭,成为后世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