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一书,取镜花之意者在于窥探未来,而书中百花下凡,在次重聚便是其缘分。故事逻辑鲜明,开始就是百花仙子在西王母宴会上与嫦娥生隙,立下赌约,最后百花不得仙子之令,不遵四季轮回之时,竟在武皇酒后之言,而在冬日盛开。这也就导致百花仙子与众花神应劫,被贬下凡,历经红尘。
书中有许多细节之处,令我印象深刻,其结合了唐朝的历史,彼此相互印证。如那百花仙子与嫦娥争口之时便说对方女子为帝,这便有了星宿月心兔下凡历练,祸乱李唐天下,以报李唐开国时杀戮生灵之事。
这书中还有我曾经看过的《山海经》里面的内容,其中便有异兽当康,还有填海的精卫,甚至还有一些古国名。但是当初看山海经时只顾看那些惟妙惟肖,十分惊奇的图画去了。
而书中的恶虎食人,引出了善恶之论,人面兽心与兽面人心之辩。其所说善恶能相抵,但要看其大小,但在我看来善恶终有分,不能说他行了诸多善事,而就对自己所做的恶事视而不见。反过来看也是如此。另外万物有灵,都有为善为恶的一面,有的人凶恶如野兽,那小东洋人便是个很好的例子。而有的野兽却有温情的一面,不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就是农村所养的猫狗,也懂得忠心护主,甚至以死相救的。这书中所说,也不尽对,总要让人辨别的,不过此书内容想象独特,确是有许多让人思考,达到教化人的作用。
书中最为有趣的便是那“君子国”,事事如“君子”一般谦让,商人多唯利是图,能有些春秋大义者为少数,没曾想这“君子国”商人也是君子,不愿让顾客吃亏。而顾客也不愿让商人吃亏,相互谦让,最后两个一起退步才能算是圆满完成这单子。这也就是在本国,若是去了天朝大唐,估计得亏死。虽然我觉得这种品行甚好,但还是得看对何人为好,若是与“君子国”百姓一般的“君子”,双方谦让各吃点亏也没事,去了天朝上国的大唐,还是警醒一二为好,盛唐繁华,其中商人便是追名逐利者,定是奸滑精明异常,不然也难以富裕,更难以推动大唐的繁荣,有了这大唐的盛世。
在“君子国”,还有两位吴姓兄弟宰辅,两人一直在与唐熬两人说一些唐朝的陋习,其中便有父母葬礼、缠足、杀生、奢靡浪费、卜算、后母凶恶虐待子女等。说是请教,实则是劝诫要节省,要仁德。这些颇具有先见之明,很有警示作用。奈何直到后世,都没有完全解决。
此书写得甚为有趣,海外诸国,风俗迥异,那些风俗让观者无不感到惊讶有趣,不过其中有颇多寓意,我却没有看出来。还有那海外诸国,莫不学习天朝上国,就是在海外那黑女,也常读四书五经,还有许多独特的见地。与多九公论文,却是将其说得体无完肤,要说也是怪那多九公自视过高,自以为天朝上国之人,学问肯定比她们高。在论文时毫不谦虚,总是训斥,到最后被对方好一顿羞辱,被骂了也不知。在白民国,则谦虚过甚,让那连字都不认识者给戏弄了。而在这其中让我看到了中国文化流传之广,海外诸国,莫不学习。更感慨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不说那四书五经的认识,就是一个“敦”字,在诸多经典中就有不同的读法。尤其是那汉字中的音韵学,让我想起了童年的噩梦,因为对此我也是学而不精之人,甚至于学得很差。但两个黑女却有此造诣,果然不可小瞧天下之人啊!
多九公更是直言与几个老人议论在海外见到的长人,几个老人越说越夸张,最夸张者乃是与天地同高,那且不是夸父再世。若是按现在之人的说法,那就是吹牛呢!都是男人们最喜欢的。
更为精彩的是飞禽、走兽之间的争斗,彼此争奇斗艳,那不同的模样,让人浮想联翩,更是演绎了自然界的彼此对立,当真是一物降一物啊!
此书当真有趣,《西游记》中有一难是在女儿国,困住了圣僧,这《镜花缘》里也有一女儿国,却险些让林之洋成了女人。原因竟是此国阴阳颠倒,男女换位,女子成男人主外事,男子成女人主内务。国王又看上了身为男子的林之洋,给其缠足打耳洞,让其真真切切的体验了一把女子的痛苦,构思当真是好!也让世间男子知道了戕害女子之痛,可惜后世男子少有体验,不然缠足这恶俗早也祛除了。
书中包罗万象,不但涉及历史,还有医学、声韵学,甚至还有治河务,猜灯谜,后面还有不少文化知识,能将其融入其中而不失违和之感,作者果然厉害啊!
还有那诗词的融入,很合时宜,尤其是其中有一篇幅讲了一图,名为《璇玑图》,没想到其竟能组成如此多首诗,让本不擅长诗词的我头晕眼花。虽然看完了,但其中大意却是难懂,只能赞叹作者构思之巧妙,非我所能及也!
书中还说到了饮茶之害,没想到长期饮茶竟也对身体有害,真应了那句“凡事过犹不及”的话,茶喝多了会上瘾,还会伤精气,积年累月之下对身体损害不小。我一直都有饮茶的习惯,尤其是冬季可以提高自身热量,平常也是觉得茶能清热解毒,饭后解腻促消化,更重要的是他能提神 方便我熬夜读书写作。现在知晓其害,我是不敢频繁饮茶了,只能隔段时间浅尝即止,略做消遣。
前期三人游海外,我最喜欢的便是那林之洋,其总能语出惊人,让人啼笑皆非。相比之下,我最喜欢此书的前面一段,因为后面内容虽驳杂,但涵盖了数学、卜卦等我看不懂的内容,实在没有太多的兴趣。
至于结局我觉得应该还未结束,因为百花仙最后应该都会重归天庭,位列仙班,但书中却还没有。还有那些结局,那四关之阵说厉害却也是厉害,不用刀兵,便可杀人于无形。但品性优良,无贪、痴、嗔三者,定能活命。想想那阵亡于四阵之内的将官才女,不是贪财好酒色,就是气量狭小,不能忍让。不过这些也属人之常情,人若没一些酒色财气,来这世间都是规规矩矩的,那便没甚意思了。
不过有人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这百人,我觉得她们的关系不说最好,时常拌嘴也是有的,内中有几个女子如毕全贞、闵文荪等三个女子我便不喜欢,气量狭小,没甚气节。要说最为倒霉的是那仙猿,想他主人都回归仙界了,自己却还因为主人昔日之言,找那文人立传流传于后世。一连找了几个大家都不愿再耗费心血,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也没写完。由此观之,古人著书之艰难,很有可能就是耗费一生的时间精力,像那司马迁著《史记》,便是穷极一生。此书涉猎之广,遍及海内外之奇事奇物,诸如历史、灯谜、算学、卜卦、医学等等,无所不包,也算得上是一大奇书了。不过总之一观,书中许多情景皆是幻想,如那成仙之事都是镜中观花,有缘无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