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月云的头像

月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06
分享

品读《警世通言》

“三言两拍”为五本书,我今日读了第一本,名曰《警世通言》,其虽为简化版,但所收录的九个故事,都颇有现实意义,对人生有不错的启示,现一一将所观故事感悟记下。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是我们以前所学的古文,好像是在初中吧!“高山流水”一词便出自他们的故事之中。只是我们当初所学故事最为简化,而此书之中收录的故事则要复杂了许多。原来钟子期死的原因是因为白日砍柴,夜晚熬夜看书,心血耗尽而死。而书却是俞伯牙送赠之金买的,那岂不是便是伯牙害死的子期的嘛!当真是缘分啊!因缘相识,因缘而亡。

不过此故事不管是繁是简,都有一个共同的道理,那便是友情无价,知音难觅。他们彼此间的默契真是知音间才能有的,一曲琴音便能知彼此心意。最后俞伯牙没有了知音,坟前一曲,便是最好的绝殇,曲尽琴碎,伯牙终身不复鼓,世间在无高山流水,在无这一对知音。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文中,苏东坡大学士也,定是博学多才,但经过王安石的三次刁难,终于明白了山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变得谦虚了不少。而那“三难”是哪三难呢!一是黄州黄花,二是瞿塘峡之水,三是书房师生互考。这三难让苏轼彻底折服,折服于王安石的心胸气节,更折服于他的学识,因而他对自己老师王安石敬佩不已。两者同为“唐宋八大家”,有此几件事,当真是一大美谈啊!

《吕大郎完金还骨肉》与《老门生三世报恩》则突出了善恶有报之说。前一文有两个故事,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知恩图报,心怀善意的重要性。前一个故事是金剥皮吝啬贪婪,为富不仁害死了自己的儿子,最终妻上吊,自己也亡故,众叛亲离分了他的家产,好好的一个家就散了。后一个故事吕大郎拾金不昧,机缘巧合找到了儿子,还顺带结了一个亲家。老门生鲜于同,机缘巧合拜蒯公为座师,那蒯公本就不喜他这种年迈者,更喜欢那些青年俊杰,觉得他们前途更为广大。可到最后,反而是年老的鲜于同这个门生,帮其爷孙三代,渡过艰难,走上科举,鲜于同证明了廉颇虽老,尚不止唯能食饭也!同时鲜于同也是知感恩的,座师本不愿取他中举,但都是巧合取中,但他却十分感恩,恩情报答了爷孙三世,连座师都后悔不已,感谢起鲜于同来。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一文讲的是宋太祖为人义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千里送京娘回家,最后拒绝了京娘的爱意。可惜可惜,宋太祖不懂风月,更不懂怜香惜玉,坏了一个好女孩的性命。后来对其加封又有何用,人已故去,再大的名头也享受不了。

有宋一朝,也就宋太祖还算不错,能文能武,是个真正的武夫皇帝,若是其多活几年,南征北战,兴许能多一个一统天下的朝代。可惜我观其所行,便知大宋的结局,他若能在死前一统华夏便好。若是中途撒手人寰,就凭他“杯酒释兵权”,定下了重文轻武的调子,后世大宋在武功方面就难有建树。且后人懦弱无刚,境况可想而知,能存世多年,已然是奇迹。并且其驾崩之谜,历来迷雾重重,那“斧光烛影”,实在让人猜测莫名,这一代雄主,到底是如何死的?赵光义的得位到底正不正,实在令人所深思呀!

《玉堂春落难逢夫》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有共通之处,一是“情”字,“郎有情,妾有意”,合起来便是“郎情妾意”,“情”之一字最为复杂。若是找对了人,那便是天作之合,玉堂春历经艰辛万苦找到郎君,最后百年好合。但若是找错了人,杜十娘最后也是含恨怒沉宝箱。有句话说的便是“女怕嫁错郎”,这一错可就误终身。玉堂春是遇见了上进的王三公子,科考有成,最后还救了她。而杜十娘却是碰见了懦弱而无主见的李甲,最后将其抛弃,她自己收集的宝物也是陪她葬身鱼腹。不过其也知恩图报,将那些宝物送给了借钱于李甲的恩人。

这一相对比之下,两位女子何等的有情有义,何等的聪慧,但却结局不同,都是识人不明惹出的祸事啊!

《李谪仙醉酒吓蛮书》,这一次他一鸣惊人,自此进入了长安繁华地,得到了圣人的欣赏。这一次他报了杨国忠、高力士昔日之仇,国忠磨墨,力士脱靴,皇上调羹,何等的殊荣啊!可是他也因此得罪了小人,最后不得不离开长安。

但谪仙人好酒,每逢一地,必定欢饮达旦,沉醉今宵。后来仙人厌凡俗,乘鲸鱼而去,结局好生浪漫,给人以美好的遐想。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此故事与大众流行版本有诸多不同之处,大众所传言白娘子与许宣是何等的情比金坚,法海横空阻拦,最后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永镇于雷峰塔,许宣也削发为僧。可是此书的故事却恰恰相反,白娘子与许宣乃是真妖,贪恋于人间,数次坑害许宣,使其两次惹上官司若白娘子是真爱,就应与许宣好好经营生意过活,而不该行盗窃之事。她与小青虽未伤人,但其行甚是自私自利,确该镇压于雷峰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