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世明言》,所读“三言”中的第二本,我想“喻”字有比喻之意,就与《警世恒言》之“警”字,有警世之意。《喻世明言》一书,我所看的与《警世恒言》同属为一个版本,甚是简洁,浓缩得只有八个故事,但这八个故事都颇有寓意。
一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为善者终有福报,为恶者终是死于非命。像那陈商,淫人妻女,先是遇盗贼,紧接着便是患重病,最后一命呜呼。而蒋兴哥重情,最后也未宣扬此事,只是休了妻子。也是因他一时的心善,为他躲避牢狱之灾留下了一线生机。甚至还得了两个美娇妻,生活甚为完美。而那官人也颇为豁达,成人之美,后世福报不小。
且无巧不成书,蒋兴哥重病,中途还能遇见陈商,若无此偶遇,其发现此事恐怕还会费一段时间呢!作者构思之巧妙,跌宕起伏,读者一观心情起伏颇大,让人读之手不释卷。
二
《藤大尹鬼断家私》,乃是家中兄弟之事,都因为兄弟既不友,更不恭。做兄长的把持家产,打压弟弟,弟弟不服,寻官打官司,重新划分家产。而那官员藤大尹,机缘巧合于图中得知经过,装神弄鬼为小儿子解决了问题,还为自己谋得了私利。可惜呀!若是这一家兄友弟恭,又岂能让藤大尹得了好处,兄弟两人平分,也足够他们富甲一方了。你看别的人家兄弟间相互扶持,那是何等的兴盛,在看看他家,这对比之下实在是差距巨大啊!
三
《众名妓春风吊柳七》,“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可见柳永之风流,其不但才智过人,甚至长相定然不差,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女子的喜爱。可惜就因为一首诗,得罪了权贵,从此仕途戛然而止。得了一个白衣卿相的美名,我想其暗中会不会因为自己一时狂言而断送了前途而后悔,但世上皆无后悔药可卖。要不是因为有此事,世间哪有这流传甚广的柳七郎呢!而且看其举止,实在不适合为官,要是在当世,其就是纨绔子弟的典范,其玩世不恭的模样,要是被查,其定是第一个遭祸的。
四
《沈小官一鸟害七命》,因为一只鸟,而活生生的害了七条命。那沈秀招摇过市,还敢往僻静处遛鸟,当真是不知死,合该有此劫。那张公贪财害命,最后绳之以法。可惜的是那李吉与黄老狗,死于非命,才是真正的冤。前者被沈秀父亲见了那鸟,以为其是杀儿凶手,便将其上告。结果那官员也断案不明,送了李吉的性命。后者黄老狗,一辈子都是苦命之人,有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大保、小保。因为他爹的一句话,两者就不顾人伦孝道,砍了他老爹的头,冒领赏赐,为人其恶,当真是死有余辜啊!
五
《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书生贫穷,金玉奴家不嫌弃,反倒资助其科举读书。学有所成,为官一方后,还嫌弃其妻族低微,最后甚至还要害杀金玉奴。真是最是薄幸书生郎,后来金玉奴成为上司之女,其又高攀起来,哪有半点读书人的脸皮,没了礼义廉耻,那一顿打还是清了,若换作我,这种书生打杀了也罢。
观此故事可知,世间多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之辈。女子择婿,最是要小心了,在我看来那些相貌俊朗的便不一定是真人君子,反倒是那相貌普通之辈,倒有不少才华横溢,品德高尚之士。虽不可一概而论,但这样的例子属实不少,后人可戒之。
六
《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几个毛贼闹东京,官员废物遭其戏耍,害得那财主一家死绝。我对京都官员的能力实在是不知说什么的好,说毛贼手段高明吧!岂不知“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哪有堂堂官府,被盗贼欺压的,恐怕也就只有宋一朝能出此奇闻。若不是最后有那包龙阁出世,事情还不知要闹到多久。
七
《汪信之一死救全家》,汪信之其人白手起家,成为一方豪强,时常想为国出力,没成想被两个小人物害得以自己的死来保全家人,实在是可惜,功业未成身先死。不过从另一方面看,其用自己的死保住了家人,也算是一个好的结果。而那些恶人到最后也难逃一死,为自己的恶行买了单。其能舍死救亲人,倒有些高义,值得为人所传扬。
八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沈炼其名,我曾在两部名叫《绣春刀》的电影中看过,两者同属明朝,但一个是在嘉靖朝,一个是在天启与崇祯朝,若没有什么关联,我实在是不相信。但我没想到沈炼其人还是个文人,可惜为人太过正直,死于严党之手。
这其中最为有趣的便是他的大儿子中途逃跑一事,得冯主事相助,不但逃得性命,还将那两个想要暗害其性命的官差害得一死一逃。直等到了严党倒台,父亲沉冤昭雪。这其中有一物,乃是诸葛武侯的《出师表》,此表象征着忠心,若无此表,他大儿子还不能找到父亲的尸首呢!只是可惜了沈炼的两个儿子,不听贾石之言,反听其母之言,大好年华,因此而亡。不过其中结局不错,有冤者沉冤得昭雪,为恶者受刑法惩处,为善者以终天年,子孙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