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前夕,耗时两年改造重建,焕然一新的水亭街历史文化街区开街了。古朴典雅的天王塔,沧桑斑驳的水亭门,石板铺砌的街巷,古色古香的商铺,修旧如旧的历史名人故居,还有各种民俗表演,还有数千盆鲜花装点……没开街的时候就去逛过几次,逛过之后还想去,去的次数越多反而越有兴致。水亭街于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呢?我也说不清。
夜晚,在难以计数的红灯笼和彩灯的映衬下,逛游古街有独特的韵味吧?我吃过晚饭,骑辆电动自行车朝水亭街去了。
眼看就要到水亭街,我停下车前后搜索,给车找个停放的地方。人行道与车道之间,是一排行道树,树与树之间的空地就是停车的地方。可是,可供停车的地方密密匝匝排满了的电动自行车,就差堆叠上去了。说来凑巧,扭头发现侧后不远处一人边掏钥匙边走向挤挤挨挨的车族,我倒推着车迅速向她靠拢。人行道路面比马路高出一个台阶,按说,得先找到上人行道的出口缓坡,推车上了人行道之后再找空档。可是,最近的一个出口缓坡也在十几米开外,推车到十几米开外再绕回到这里,这个空档肯定被他人占领,我凭借一股蛮力将车直接推上台阶插进刚腾出的空档。停好车一抬头,却见一中年妇女扶着一辆车站在我面前。原来,她先我发现这个车位,推车从人行道绕过来,空档已被我抢占了。我自知理亏,想说声对不起,再把车拖出来把空档还给她,不曾想她先说了:“没事,我到别处看看去。”就推着车走了。
水亭街入口处是个东宽西窄的喇叭状的小广场,南北两侧各有一个花坛,花坛里种着一棵树,花坛挨过去各摆放了很多盆栽鲜花。游人在鲜花的簇拥下进入古街,心情敞亮,游兴高涨。瞧,人头攒动,游人如织呢。晚上,天王塔、古城楼等景点是不开放的,街区内只有小吃店、书画店、古玩店、手工艺术品店等店铺在招揽生意。但是,看看眼前的拥挤就知道,去水亭街游玩的人流丝毫不亚于白天。
花坛的围护和坐凳差不多高,水磨石贴面,光亮整洁,游人走累了可作坐凳坐下来休息。一位年轻妈妈站到花坛围护上,踮起脚尖,一边挥举着手臂一边朝人流搜索张望,看她那焦急的样子,显然是孩子走散了。但她马上跳了下来,歉意地朝旁人笑笑,用手抹去水磨石上的泥尘,抹干净后钻进人流寻去了。嗨,找孩子也不忘记保持围护干净。
一对中年夫妻走过来了。丈夫嘴上叼着根烟,那吞云吐雾的样子,一看就是老烟枪。妻子用胳膊肘碰了下丈夫。丈夫茫然四顾。当他明白四周只有他一人吸烟时,立即将香烟掐灭扔进了附近的垃圾桶。我知道许多室内公共场所是禁止吸烟的,但没有听说哪条马路是禁止吸烟的,也没有听说水亭街是禁止吸烟的。
进入水亭街须跨过一座像古牌坊一样的街门。街门下,十余只鼓墩一字排开,横在街路当中,鼓墩与鼓墩间隔都在四、五十公分。显然,水亭街是步行街,鼓墩阻挡包括自行车在内的所有车辆入街,而行人则可以从间隔中通过。但是,它的挡车效果是有限的,因为脚踏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都可以轻易从间隔中通过;而鼓墩是活动的,稍作挪移,其它车辆也可以通行了。街门两侧各站着一名保安执勤。保安的挡车效果同样受到质疑,因为保安不是警察,没有执法权,要是有人不听劝,偏要骑着车入街,保安是没办法阻拦的。然而,进进出出的游人络绎不绝,却没有一人骑车入街。因为没有人骑车入街,两个保安也就没有什么事可做,显得多余。
我正要跨过街门,忽听身后一阵骚动,转身一看,有几个人向小广场南侧那边的人行道汇聚,形成一个人流小旋涡。这个旋涡把两个保安也卷了进去,也向那边奔跑。那里是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地方,不用说,抢车位发生争吵了。停车位紧缺,往往引发纠纷,轻则指责对骂,重则推搡斗殴。我刚才抢了中年妇女的车位,那是人家涵养好,才会波澜不惊。说到这我自觉脸又烧红了,因为我的自私,因为她的大度。这两个保安是去调解的吧?他们的职责是挡车入街,维护游人进出街秩序,那边的事完全超出执勤范围。超出执勤范围还要去管,可见他们是敬业的,是热心的。
这两个保安刚跑到旋涡,旋涡就消散了,他们也转身往回走了。不同的是,刚才他们的表情是严肃的,走回来时却是笑呵呵的,连眼睛眉毛都在笑。其中一个在耸起左肩的同时,把头扭向别在左肩处的对讲机喊话,向主管报告这里的情况。原来,那边不是抢车位,而是让车位,让车位“争吵”后,两个当事人握了握手就走了。
关于天王塔的乡愁,关于水亭门的古韵,我这支拙笔是断断写不出来的,我只想说,水亭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衢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推出的一张旅游名片,在保护历史遗存、挖掘人文底蕴的同时,也在塑造着人们的美丽心灵,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精神风貌呀。
我惭愧着,感动着,欣喜着,不知不觉已走进了花香迷漫的水亭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