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和他相识已经一年半了。自相识以来,经常在各种公共场合相遇,相遇了,他都会主动和我打招呼、拉家常。如果发现我有值得称颂的地方,哪怕微不足道,他也会毫不吝啬地肯定我、夸赞我。如果看到我有为难或者困惑的地方,他会竭尽所能地为我想办法、出计谋。比如,我有到江滨公园的甬道上晨跑的习惯,跑着跑着,就见他也穿着一身运动衣,迎面向我跑来,离我还有二三十米的距离,就举起手臂高喊:四海哥,好精神呀,治疗失眠症的偏方奏效了吧?比如,我在菜市场买菜,称好两斤鸭蛋正要付款,肩膀猛然被人拍打了一下,扭过头一看,是他出现在我身边。他附在我耳边告诉我,菜贩在秤盘上做了手脚。我掀开秤盘一看,秤盘的背面果真附着一块吸铁石。比如,我骑个电动自行车去上班,不知不觉,旁边多了一个骑着电动自行车和我并驾齐驱的人,侧眼一看,又是他。他打招呼道,四海哥,有缘呐,又碰上你了,看来我俩是分不开了。比如,逛商场,我有个习惯,卖其它商品的区域都是匆匆而过,唯独卖书籍的区域会流连忘返。当我浏览书籍的时候,他会恰到时机地出现在我的面前,并竖起大姆指:四海哥一看就是个爱读书的人,情趣高雅。然后,和我探讨几个社会热点问题。比如,有朋友来访,要到饭店吃饭,一向不善于社交的我,对酒店餐馆了解甚少,该去哪家店好,往往站在街头犹豫不决。他又适时地出现了,不待我发问,就滔滔不绝地介绍起哪家饭店有什么特色菜,哪家店的本地口味最浓,哪家店的价格最实惠等等。
然而,我对他还是很陌生:不知道他的职业,不知道他的兴趣爱好,不知道他的年龄,不知道他的婚姻状况,不知道他的住址,就连他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其它方面不知道也就算了,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可是万万不行的,——他叫我四海哥,我总不能喊他喂吧。在一次公园散步相遇时,我很唐突地问道:请问,该怎么称呼您呢?
不认识我了?嘁,连我都不认识了?他连连反问着我,不屑的口吻里蓄满了对我的嘲笑。
我的脸窘得通红,但还是硬着头皮说:不好意思,我还真不知道您叫什么名字。
我的名字早就告诉过你的,你也太健忘了吧?
他说谎了。如果告诉过我,我的记性再差,还不至于忘了他的名字;但又不好意思揭穿他,只好承认忘了。我涎着脸说:不好意思,您的名字还真忘了。
我是你的老邻居,和你住过对楼。他以为我没有识破他的谎话,继续胡扯,十多年前,你的儿子才这么一点点大,发了高烧,而你在部队当兵,回不来,是我把你儿子背到医院去的呢,还记得不?
儿子八岁以前,我确实在外地服兵役,但从来没有和他住过对楼,也就不存在他背我儿子上医院的情况。我的身份信息以及家庭成员情况,都是以前相遇时打招呼,被他套近乎一点点套取的。但我为了获知他的名字,仍然不能揭穿他。我说:哎哟,恩人呀,您背我儿子上医院看病的事想起来了,可还是想不起您叫什么名字。
那年,你从部队转业到电信公司工作,是我叔叔帮忙疏通关系的,我叔叔那时是负责给你安置工作的劳动局局长。他越发得意地问,这回总该想起我的姓名来了吧?
他这样瞎扯,无非让我知道,他是帮过我很多忙的能人,而我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庸人。但还没有问出他的名字来,只能任他摆谱:您的大恩大德我是不会忘记的,您就别卖关子了,告诉我怎么称呼您呗。
我嘛,他继续卖着关子,只是本市的一个小市民而已。
至此,我总算明白了,他和我打交道,只想套取我的身份信息包括家庭状况,却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守口如瓶,怎么问都是问不出来的。我半开玩笑地问:那我以后就叫您“小市民”怎么样啊?
很好。出乎我的意料,他竟然满口答应。
二
我家附近有一家大型超市,我家的生活用品以及粮米菜蔬,都是这里采买的。但我没有瞎逛超市的闲性,家里需要什么买什么,买了就走。比如这次,我要买足够吃一个月的米面、一个星期的蛋禽肉奶、三天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为的是减少去超市的次数。进了超市,发觉今天的顾客特别多,在商品打包的柜台前,在蔬菜称重的柜台前,在收银的柜台前,都排起了长队,这才想起超市的大门口,半个月前就打出“热烈庆祝开业十二周年,全场商品五至七折出售”的巨幅广告,顾客是被超市的打折促销活动吸引来的。我仔细观察了一会,大多数顾客是六七十岁的小老头小老太,少数是没有工作的家庭妇女,有工作的青壮年男性几乎没有。我是绝无仅有的有工作的壮年男性,但我并不是刻意奔着打折价来的,而是凑巧赶上的。
在果蔬专区,我把手从人丛里伸进去,胡乱地抓了两根莴笋出来,正要放进购物车,猛地被人夺走,抬头一看,正是“小市民”。他把那两根莴笋放回原处,又重新选了两根,摘去叶子之后交给我,说道:四海哥,会买菜不,不会买菜我教你;刚才那两根是人家挑剩下的,脖胫处的表皮不光滑,表明里面已经空心了,换这两根,保证不空心;不把叶子摘干净了就拿去称重,还不亏死?我说商家是要连叶一起卖的,否则不给称重。他说平时可能不称重,今天不会。我问你怎么知道,他说到称重的时候你也就知道了。我向他道了谢,因还要买其它蔬菜,就和他告别了。
我选好了蔬菜和水果,把购物车推到称重柜台前排队。在我的前面,已经排着八个人。当挨到我称重的时候,我的身后又排起七八个人的队伍。这时,我的胳膊被人拍打了一下,扭头一看,“小市民”拖着购物车站在我身边。他笑嘻嘻地说:四海哥,趁今天打折,多买点东西,我还有很多东西没有买,给个方便吧。我就退后一步,让他插了进来。排在我身后的人,异口同声地叫嚷着不要插队,但看到他已经把购物车里蔬菜和水果,一样一样摆上柜桌,只能作罢。
营业员看到他的青菜剥得只剩下菜芯,西蓝花是砍去了菜杆的,就拒绝称重,说本超市一贯以来都是连叶连杆称重的。他说你不称重,我就要投诉你,店长就要扣你的奖金。营业员还是不给他称重。排在我身后的人七嘴八舌地叫骂开了:快点称重,这么多人排队等着呢!就是的,耽搁时间就投诉她,扣她奖金!才几毛钱的东西,今天这么大的销量,值得跟顾客计较吗……嗨,这些小老头小老太骂的是营业员,不是“小市民”,因为他(她)们都是奔着打折价来的,和“小市民”同一个战壕。营业员看到这阵势,只得乖乖地称了重。原来,人多了可以浑水摸鱼,他够聪明。
我将蔬菜水果称重包装后,就去收银柜台排队结账,结账后将所购物品装回购物车,借用超市的购物车将物品带回家——这是家住附近、购物较多的顾客的通常做法。可是,我刚走出超市大门,就看见“小市民”站在超市门前小广场一侧的僻静处向我招手。我推着购物车向他走过去,问道:您称完果蔬又去别区采购了,怎么还比我先出超市?
他不无得意地炫耀:收银柜口遇上一个朋友,让我插队优先了呗。我走到哪都能遇上朋友。他粗略点了点我的购物车上的物品,又说:我猜你花了三百五十元上下。
我看了一眼结帐小票说:您的眼力真准,三百五十八元八角。
他手指着他的堆满购物车的商品说:你猜猜看,我这车商品花了多少钱。
我点了点他的商品之后说六百。他说差得远。我说五百。他说没有。我说四百。他说不到。我说猜不出来,不猜了。他把结账小票递给我说,你自己看。我接过来一看,惊叫起来:怎么才三百二十九元四角?不可能啊!
只要我出手,没有不可能。他这样说。
经他点拨,我才知道:打五至七折出售商品,这是商家玩的噱头。全场商品除了像蔬菜瓜果这类当场称重、装袋、粘贴价格条形码的之外,都粘贴着两层价格条形码,下面一层是原先的,上面一层是昨天晚上打烊之后、或者今天早上营业之前,临时用胶水糊上去的。以我买的这袋打六折的米为例,原价三十元,搞促销活动时把价格改成五十元,再打六折出售,还是三十元。真正打折的也有,是极少部分积压在仓库里的滞销品。他说:上面一层条形码为什么要用胶水糊,为的是过了今天打折促销期撕去方便。我这车物品都不是滞销品,都是撕去上面一层条形码,真正按打折价买来的。商家骗骗那些小老头小老太可以,想从我的腰包里骗钱,我让它偷鸡不成蚀把米。以后你跟着我干,保证不吃亏。
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精明。但我想说,商家跟顾客玩噱头,是为了聚拢人气扩大销量;而您钻了商家的空子,是置商家于亏损的境地,您的格局未免太小了吧!但我没敢说出口,只是说:商家这次吃了亏,就会加以防范。下一次再搞打折促销活动,您还能买到这样的便宜货吗?到别的商家去消费购物,您还能钻这样的空子吗?
钻一次是一次,赚一次是一次,哪里管得了许多?
打折促销活动吸引了这么多人来抢购商品,商家把商品卖出去了,市场购销两旺,我们顾客也有好处呀。
好处都在商家,顾客得到什么好处了?
您想,市场不旺,商品滞销,商家就要亏损。商家一亏损,生产商品的厂家也要亏损。商家厂家一亏损,给商家厂家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提供包装运输服务的物流等等相关行业企业,都要受到影响。企业亏损了,受损失的不单单是几个老板和高管,普通职工和临时打工者也要降薪。企业破产了,许多人就要丢饭碗。老百姓收入少了,社会上丢饭碗的人多了,势必引起社会动荡。但是,市场购销两旺,这些事就不会发生,最终受益的,还不是我们顾客吗?
嘁,现在这个社会,只要自己有钱赚有饭吃就行,谁还管谁的死活啊?社会上那么多人没有工作,你管得过来吗?
把我们的眼光看远点,把我们的格局放大点嘛!
格局,格局能当饭吃?商家把你给坑了,你还替商家数钱?!
我这才知道,他是个格局很小的人。我想反驳,又觉得不值得和他反驳。忽然想起他刚才说过的话,就问道:你要我跟你干什么事?
肯定是好事嘛。他停顿了一会又说,你还没有从商家的噱头中清醒过来,现在跟你说了也是白说,下次再跟你说。
三
我的儿子刚参加工作,没有住房,我必须将工资除去日常开销之外的闲钱积攒起来,在给儿子贷款买房的时候付个首付。那天,我去银行办理工资转存业务,刚进营业大厅,与一个兴冲冲跑出来的人迎面相撞,抬头一看,又是“小市民”。我不想搭理他,他却主动和我打了招呼,接着就问我办理什么业务。我如实相告。他拦住我去取号机取号,把我拉到顾客休息室的沙发上坐下,又取了一个纸杯,从热水器里倒了一杯开水放在我面前的茶几上。要是他穿上这家银行的工作西装,还真以为他就是这家银行的客户经理呢。随后,他在我对面的沙发上坐下,掏出手机哔哩叭啦地算了一通账,说道:现在银行存款利率实在太低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物价指数是二点一,存款利率远远赶不上人民币贬值的速度,也就是说,十万元钱拿到银行来存一年,不仅一分钱的利息没拿,还倒贴了七八百元利息。
我也知道,货币要贬值,存款在缩水,但我们拿它有什么办法呢?暂时不用的闲钱,不得不拿到银行来存起来。我这样说。
我有办法让你的闲钱保值升值,就看你愿不愿意做。
不会让我去炒股吧?那个风险太大了。
绝对不会。他朝四周转了一下头,确认没有旁人看见听见,就递给我一本书册,压低声音说,这是介绍新农商运营机制的资料。我好不容易为闲置资金找到一条保值升值又绝对安全的通道,新农商,新农商听说过吗?要是不知道新农商,阿里巴巴肯定知道吧。新农商是目前最先进的电商模式,比阿里巴巴开发得早,马云就是学新农商的样,才创办起阿里巴巴来的。加盟新农商,像我一样坐享收益,多好呀!
这就是你要我跟着你干的好事吗?至此,我才明白,先前各种场合的偶遇巧见,是他刻意制造出来的。
对,对,这种好事我怎么会忘了你呢。他说,四海哥,你说过做人要有大格局,今天我就要做一件有大格局的事,有钱大家一起挣,有财大家一起发。
我翻看了几页书册,就递还给他:我看这本书册多半是新农商的自吹自擂,你了解它的背景吗?你考察过它的真实情况吗?
瞧你说的,我再给你看几张照片。他另外取出一本书册,翻开其中一页,是一张国务院商贸部X部长率领经贸代表团在欧洲考察访问时的合影。他指着站在X部长身后的一个人说,这就是新农商的掌舵人,我们公司的总栽。这样高规格的代表团,连马云都没有资格参加,新农商的总栽却有幸参加。新农商和阿里巴巴不同,它是农业部牵头成立的,是财政部出资控股的,靠山是国务院。你看,新农商的总栽作为企业家代表,受X部长邀请,到欧洲考察访问去了嘛。
合影上的人,除了X部长在电视上见过几面之外,我一个都不认识。就算那人真是新农商的总栽,要在X部长率团考察的合影中增加一个人,并让他站在X部长身后,运用PS技术是完全可以办到的。我问他:你见过新农商的总栽吗?
新农商总部在北京,总栽坐镇北京总部,我们小百姓哪能想见就能见的?和国家领导人一样,只有在电视上见过。
看来,他对宣传书册上的新农商深信不疑,对那个从未见过面的总栽崇拜不已。在这个时候,我提出任何意见,他都是听不进去的,要劝阻还不能操之过急,就探问道:那你投入了多少,收益又是多少呢?
我投入八十万资金,每个月的收益就有三万多,已经做了两年了,稳得很,越来越觉得这条路走对了。今年打算把住房卖掉,追加投资一百万。这种投资像进保险箱一样保险,要是有风险,我能把房产卖掉往里砸钱吗?你我这么多年(其实是一年半)的朋友,我还会坑你吗?你跟着我干,放一百个心好了……
这话不像是一个正常人说的,他竟然没有一点投资诈骗防范意识。为什么会这样呢?联想到他在超市里的表现,不得不说,他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很强,但他的格局太小,正是他的小格局让他丧失了投资诈骗识别能力,注定成为一个有小聪明却没有大智慧的悲剧式人物。我婉言拒绝道:我就这么一点小钱,要存起来贷款买房的呀。
这不影响你贷款买房,投进去随时可以取出来,就像银行存活期一样方便。我女儿在英国留学,一年要花费二十多万人民币,给女儿汇款,都是随时从新农商里提取的。他见我没有动心,又催逼道,机会难得呀,还有很多人排着队要我牵线加盟进来,你再犹豫就来不及了……
他彻底昏头了,再不劝阻后果很严重。我正色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像新农商这种没有经过实地考察的新成立的影子公司,风险尤其大,我不会盲目加盟。我也奉劝你,在把它的真实背景和运作情况搞清楚之前,不要追加投资,更不要拉其他无辜的人加盟进来。已经投进去的八十万,逐步逐步退出为好……
嘁,四海哥,说句不好听的话,你是读书读傻了。他打断了我的话,从沙发上弹跳了起来,背着手在我面前来回踱步。踱了三个来回之后,停了下来,拨弄了一会手机,就把手机屏幕朝向我,弯着腰递到了我面前,让我看他手机银行账户上的流水记录。我看了一眼,还真是隔个三五天就有一笔金额不等的钱入账。他不停地向上划动页面,一笔笔入账就持续不断的跳出来,粗略一算,月入账两三万不假。他极具挑逗性地说,看到了吧,真金实银,羡慕不?想挣钱不?
我把头一别,不看他的手机。
相持不下,一时无话。
这时,大厅门口进来一个六十上下的穿着旗袍的女人,向值勤保安问询了几句话。保安手一摊,引导她先去取号,再去柜台存钱。“小市民”见状,立即丢下我,快步走到那位女顾客跟前叫了一声阿姨,像刚才拦住我一样拦住阿姨,很亲密地攀谈起来。他本来是要把她往顾客休息室带的,大概顾忌到我的存在,就把她往银行外带。他凑到她耳根说了几句什么话,那阿姨立即堆起了笑脸,把刚取到手的号纸揉成一团扔进了垃圾桶,情情愿愿地跟着他往银行外走。他在带阿姨走出大门之前,回转身朝我举手招呼:四海哥,我说过还有很多人排着队要加盟进来,这个阿姨找我加盟,你的事下次再说,再见了。我眼睁睁地看着他带着她出了银行大门,消失在马路上的人流当中。
四
说也奇怪,经常在各种场合“偶”遇“巧”见的“小市民”,自那次在银行告别之后,就像人间蒸发一般,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遇见他了,他那句“你的事下次再说”也就成了没有下次的空话。也好,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我暗自庆幸摆脱了他的纠缠。
可是,四个月之后,我还是在街头遇见了他。
那天,我步行去上班,路过派出所门口,就见门口的人行道上,聚集了一堆骂骂咧咧的中老年人:白纸黑字,说好的千分之八的月息,结果连本带利一分钱都没有见到。你才投进去五万算个逑,我投进去三十万,那才叫亏大了。你三十万也不算啥,我被他骗去整整五十万。这狗杂种心太黑了,老人家的保命钱也下得去手。非叫他坐十年牢不可。他人呢,不要让他跑了。说是上厕所,跑不了,有人跟着呢。……
看来,发生了一起集资诈骗的案子,我扫了他(她)们一眼,就离去了。走出一段路,猛然觉得其中有个女的面相有点熟,好像在哪见过。想起来了,她就是四个月前在银行大厅跟“小市民”走的那个阿姨。难道诈骗他(她)们的是“小市民”?我想回头找他(她)们问问清楚,因为要赶着上班,就放弃了。
走不多远,我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转头一看,竟然是“小市民”,但这回他可是一脸的惊恐。我正要发问,他在自己嘴巴前竖起一个食指,示意我不要声张。他又转头朝四周看了看,确认没有追他的人之后,双膝一软,在我面前跪下了:四海哥,当初没有听你的话,出事了,新农商总栽和一众高管卷款潜逃到国外去了,我和一帮被我拉来入股的人,投进去的钱全打水漂了。但他(她)们要叫我赔,我赔不出来,就要把我扭送派出所,还要告我去坐牢。我自己都亏得底朝天了,哪还有钱赔他(她)们?我是完全按照新农商公司的规程操作的,没有去骗人啊,是新农商骗了我,也骗了他(她)们呀。我跟他(她)们一样,都是受害者呀。四海哥,你读书多,眼下只有你能替我想办法了,看在多年老朋友的面上,救救我啊!
你因为被新农商骗了,才更要替新农商包装,去拉更多的人入股,来填你的窟窿?我问道。
哪成想这个窟窿是永远也填不平的,是越填越深的呀。
你呀你,我越说越生气,你是新农商的资金掮客,是集资诈骗犯罪的帮凶。你拉他(她)们入股,他(她)们是因为你才被骗的,当然要来找你喽。你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跟他(她)们不一样!
哎呀,四海哥,你说这些我认。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你就直接告诉我,我该怎么办吧。
眼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到派出所自首去,把来龙去脉说清楚,配合司法机关调查新农商的集资诈骗犯罪,最大限度地挽回损失。新农商的罪责自然由新农商承担,你的罪责也逃不掉法律的惩治,法院会把新农商的罪责与你的罪责区分开来,分别定罪。
我,我会坐牢吗?
这要看你的罪责大小,由法院根据法律来判定。
不行,不行,新农商的高层都已卷款潜逃,我是受害者,我没有罪,他(她)们的钱又没有落进我的口袋,凭什么要我赔偿?我不自首。我来找你,是想让你想想办法帮我摆脱他(她)们那些人的纠缠的呀,你怎么把我往火坑里推呢?
正因为新农商高层卷款潜逃,你的自首才更有必要。你想,你是新农商犯罪的举证人,举证人一跑,侦查这起案子很可能就断了线索,你就要承担起全部罪责,那些受害者才不会放过你呢。你去自首,对侦破这起案子有功,以功抵罪,就可以大大减轻刑罚。
可是,可是,我害怕坐牢;我上有老下有小,我不能坐牢呀。
那,我帮不了你。
恰在此时,猛听得一声喊:抓住他,别让他跑了!我抬头一看,刚才聚集在派出所门口的那帮人正在朝这边赶来。我本想再劝劝他,他却趁我不备,嗖地一下从地上窜起来,朝着侧边一条小巷跑去了。那帮人也朝小巷追去,但中老年人腿脚不够利索,还是没有追上。不一会儿,他就跑没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