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谭旭日的头像

谭旭日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10
分享

白坭风物连载

自序:照见自己

来小镇安家快十五年了。爱人和孩子在年前,终于把户口转到了白坭。他们算是小镇的一份子,而我没有。除了内心属于这个小镇,我依旧为故乡还有父母的灵魂坚守。

一个人离开故乡,需要的是勇气。我佩服身边很多和我一样远离故乡的人,他们的内心何其坚强。在异乡,奋斗不单单依靠学历,才华,需要内心的沉淀和向上的力量,才能持续在日子里发光发热。

我还是习惯了凯旋花园的简单,和宽阔。物业便宜,园林尚可,邻居相对和睦。谈不上大富大贵的日子,就遵循贴地飞行。从居住的楼盘到三星市场,不过百步之遥。不必担心菜市的高远,不必纠结去超市的选购是否用多少钱,去担心腰包又瘪了许多。生活没有太多的假设,却因这里的平静与市侩,让一个平头百姓,有了追寻生活日常的底气。

真正去三巷,源于二零一八年春节。我没有回故乡,大年初一的早上,一个人在小镇的粮仓浪荡。那日正好遇到一个人,当时小镇的“大家长”。在她的邀请下,一起去了三巷村。初次行走村子里的青石板路,记忆中没有青苔和湿漉漉的水渍。当新年的第一缕阳光照进巷子,石板上竟然泛起微光,像是涂抹了一层细碎的珍珠。巷子两边的老屋,墙根处爬满了青苔,斑驳的路面上还留着儿时用粉笔画的跳房子格子。

那日上午,我索性陪“大家长”一起到了聚贤楼。其实我很愧疚,楼上有我的照片和事迹。我人长得丑,那是外化于形的存在。我有湖南人的暴性格与臭脾气,内心也不见得非常光明与磊落。世间正是这样,我在小镇活得十分低调。连歌厅,夜宵店都不敢醉酒朦胧。尽管我是个有底线的人,也怕在是是非非的场合下,被人暗算。职场上,我是个直肠子,不喜欢尔虞我诈。直率的后果是,时常被误解。我对生活真诚,生怕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友情。

一次在沙围村看到粮食和水稻,发现一个工业小镇的可爱一面。我曾在写下《白坭味道》的前面,我想把视野扩大到三水,或者说佛山。粮仓,却给了一种新的味道。去年,我从民营企业高管的位置上,来到现在所在的职场上。每每看到粮仓后面的水稻田里,有我们种下的秧苗。只有到了收获季,空气中弥漫着新稻的清香,我就有了一种晴耕雨读的情愫。在新的起步路上,一个人要学习的东西太多。

又一次,在粮食博物馆给人讲解。仿佛发现粮仓里,工人们忙碌地搬运着稻谷,金黄的谷粒从麻袋口倾泻而出,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暖的光芒。我常常站在粮仓门口,看着这一幕,听着谷粒流动的沙沙声,仿佛听到了大地的心跳。

我时常赞叹小镇的包容,具体到什么程度,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一切。在清塘村的陶瓷厂,我做了十年的管理。无论是上千个职工的面孔,还是周村的地形,都一一熟悉而又温暖。那时,拿着小镇打工群体中难得的高薪,内心也时时如履薄冰。

我在南方生活了二十余年,长期抽着来自故乡的烟草。感知故乡的气息,却从未在低劣烟草气息中,感知彷徨与无助。在陶瓷厂工作的那些岁月中,从青塘村牌坊,习惯看万家灯火和街边的店铺亮起的灯火,这些都是身边生活的亮度。每次听到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会在水土不服的时刻寻找一味让身心平静的凉茶。

离开陶瓷厂的前夕,真正认识了文桥的历史。这个堪称岭南文脉的小镇,知识就是力量,勇气也是力量。想起先贤曾经在桥上风里雨里走过,我也有了风雨兼程的打算。最后,短暂离开了小镇。如同樵北涌一波流水,静静流淌,偶尔荡起层层涟漪。正如文化公园几位下棋的老者,能听到棋子落在棋盘上的声音,底下的麻石块,清脆悦耳。

后来,时常去文化中心夜读。偶尔带闺女去读书,感受精神家园的力量。一次选书的时候,竟然发现自己的一部儿童作品文集,在书架上呈显,我紧张到无法呼吸。生怕有人指责,我在误人子弟。

在海天书屋,推开那扇斑驳的木门,扑面而来的是历史的尘埃和无法知晓的过去。当墨汁味道散尽,书纸不再泛黄,唯有历史的空荡和寂寥。

我最开始在小镇散步,习惯一个人从小区的门口,经过菜市的入口,再从建行与万胜达商务宾馆到电信局,然后沿着教师街,转到江帆酒店。再从幸福大道转回樵北涌的河道,从小区的正门回家。这一路,能见证街道的志与日常。小镇的街巷,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史书。每一条巷子,每一座老屋,都藏着故事。巷子里的老人们,喜欢坐在门槛上晒太阳,讲着过去的事。他们的脸上布满皱纹,像是刻着岁月的年轮。听着他们的讲述,我仿佛看到了白坭的过去,看到了那些已经消失在时光长河中的人和事。

在小镇生活了那么多年,每年春节都在小镇坚守着。那时,我仅是企业资本的守护者。也在这个漫长的岁月中,见证了年味里的白坭。腊月里,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街上的电杆上挂起了红灯笼。一栋栋民居中,空气中飘着腊肠和腊肉的香味。除夕夜,少许的鞭炮声,烟花在夜空中绽放。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有看过电视,很少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说着吉祥话,感受难得的其乐融融。

在小镇生活的这些年,我把小镇当做自己的根,自己的魂。在这里,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每一条街巷,每一处风景,都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最真实的自己。

2023年底,广东省作家协会发起的广东千名作家“挂镇联村”驻点创作,我有幸入围,入选白坭镇富景社区居委会驻点作家。恰好,我是富景社区新白坭人联络组成员。索性用这份热爱,思考着如何写一本助力白坭乡村振兴的作品集。积极响应,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广东新篇章作出文学贡献。

去年年初,计划写作这本书算是一次重新认识,也是重新认识自我的旅程。工作之余,走遍了小镇的每一个角落,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白坭的魅力,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白坭,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情怀,一种精神。它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和梦想,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融,过去与未来相遇。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白坭的故事。致敬白坭,感谢生活。

在这里,我试图用文字描绘白坭的风物,记录白坭的故事。但我知道,再多的文字,也无法完全表达我对白坭的感情。白坭,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照见自己,不是书的主题,却是我写作的初衷。看到最真实的自己,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

这本书,是我送给白坭的第二份礼物。愿这些文字,能够像一面镜子,照见每一个读者的内心,唤起他们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眼下,小镇百千万的号角正在吹响。愿这些好故事,能够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家园。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