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义的头像

王义

网站用户

小说
202508/17
分享

金凤的藕香缘

金凤的藕香缘(小说)

王义

初夏的广洋湖醒得早,天刚蒙蒙亮,雾就像浸了水的棉絮,飘在荷叶上,沾得叶尖垂着露珠,风一吹就滚进湖里,悄没声儿的。东溪村的王学礼撑着小渔船划进藕塘时,总能看见南岸金凤饭店的烟囱先冒起烟,青灰色的烟丝裹着雾气,慢慢散在水天之间,像极了金凤身上那件月白的布衫子。

这广洋湖怪得很,一大半属宝应,一小半挨泰州兴化,东北角又沾着盐城的大纵湖。湖里的藕是出了名的,白胖脆嫩,咬一口能溢出水来。东溪村的人靠湖吃湖,男人们要么捕鱼,要么采藕,女人们在家晒藕干、做藕粉圆子,日子过得像湖里的水,平静却有滋味。自打三年前金凤带着钱回村开了饭店,这湖两岸的热闹劲儿就更足了--盐城来的货车司机、泰州做批发生意的老板,甚至扬州城里的读书人,都绕着路来这儿,嘴上说要吃地道的藕宴,眼神却总往柜台后飘。

金凤确实生得好。不是城里姑娘那种涂脂抹粉的俏,是带着湖水灵气的美。皮肤白得像刚剥壳的藕,眼睛亮得能映出荷叶的影子,笑起来时嘴角会陷出两个小梨涡,偏偏她又爱穿素色的衣裳,站在满是烟火气的饭店里,倒像株从藕塘里刚捞上来的白荷花,干净又惹眼。

学礼第一次见金凤,是在饭店开业的那天。他挑着两筐刚采的鲜藕去送货,刚到门口就被人潮挤得差点摔了跤。正慌乱时,一只温软的手扶住了他的筐绳,抬头就看见金凤站在跟前,额角沾着点汗,却笑得温和:“大哥,慢点儿,藕碰坏了就不好吃了。”

学礼愣了好半天,连话都忘了说。他长这么大,只在墙上的年画里见过这么好看的姑娘,如今真人站在跟前,倒让他觉得手里的藕都粗笨得碍眼。还是金凤先接过他的藕,指尖碰到藕节上的泥,她也不嫌弃,只笑着说:“您这藕选得好,藕孔里没泥,做炸藕夹最香。”

后来学礼就常给金凤饭店送藕。有时是清晨刚采的鲜藕,带着湖水的凉;有时是晒干的藕干,泡发了能炖肉;逢着中秋前后,还会送些刚剥好的莲子,嫩得能直接生吃。金凤总不在意外面食客的打量,却会在学礼送货来的时候,泡一杯藕粉给他,说:“王大哥,您这藕粉比集市上买的细,是不是自己磨的?”

学礼就挠着头笑,说:“我娘磨的,她总说机器磨的不如石磨细,您要是爱吃,下次我多带点来。”

一来二去,两人就熟了。饭店打烊晚,学礼收船回来时,常会看见金凤坐在门口的石凳上,手里夹着支烟,却不怎么抽,只让烟丝慢慢燃着,眼神望着湖里的月色发呆。学礼知道村里人背后说金凤的闲话,说她是靠不正当手段赚的钱,说她早晚还得走。可他见过金凤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免单,见过她帮着王婶家的孩子辅导功课,见过她在雨天里把伞塞给没带雨具的食客,自己却淋着雨跑回店里。

有一回台风过境,湖里的浪掀得比渔船还高。学礼惦记着藕塘里的藕,冒着雨划着船去看,刚到藕塘就看见金凤的饭店屋顶被风吹破了,雨水顺着天花板往下漏。他顾不上自家的藕,赶紧找了梯子爬上去修。金凤站在底下,举着伞给他挡雨,雨水顺着伞沿流进她的衣领,她也没察觉,只一个劲儿地喊:“王大哥,你慢点儿,别摔着!”

修完屋顶时,两人都淋成了落汤鸡。金凤煮了碗姜汤,逼着学礼喝下去,又找出丈夫生前的旧衣裳给他换。学礼穿上那件略显宽大的蓝布衫,闻着衣裳上淡淡的皂角香,心里忽然就暖了起来。他看着金凤低头擦着湿头发,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发梢上,像撒了把碎银,忍不住说:“金凤,你要是不嫌弃,以后我常来帮你看看店里的活儿。”

金凤擦头发的手顿了顿,抬头看他,眼睛里亮晶晶的,却没说话,只点了点头。

从那以后,学礼就成了金凤饭店的 “编外伙计”。早上帮着卸菜,中午帮着端盘子,晚上等客人走了,就帮着打扫卫生。金凤也不亏待他,每天都留他吃饭,做他爱吃的炸藕夹、藕粉圆子,有时还会温一壶米酒,两人就坐在店里,聊着湖里的事,聊着村里的事,聊着聊着,天就黑了。

村里人渐渐不再说闲话了。有人看见学礼帮金凤挑水,有人看见金凤给学礼缝补衣裳,还有人在七夕那天,看见两人坐在湖边的柳树下,手里拿着刚采的荷花,笑得比湖里的月光还甜。

可好日子没过多久,就来了个陌生人。那是个穿着西装的男人,从兴化来的,开着锃亮的小汽车,一进饭店就指名要见金凤。学礼当时正在后院劈柴,听见前厅的声音不对,赶紧跑过去,就看见那男人拿着一叠厚厚的钱,对金凤说:“金凤,跟我去兴化吧,我给你开更大的饭店,比这里好一百倍。”

金凤坐在柜台后,手指攥着衣角,却没看那叠钱,只望着窗外的藕塘,轻声说:“陈老板,谢谢您的好意,可我不走。”

“你傻不傻?” 那男人急了,“你在这小地方有什么好?跟着我,你想要什么都有!”

金凤抬起头,眼神里带着水生从没见过的坚定:“我在这里有我想守的东西。” 她说着,往学礼的方向看了一眼,嘴角慢慢勾起笑来。

那男人顺着她的目光看到学礼,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却也没再纠缠,骂了句 “不识抬举”,就气冲冲地走了。

客人走后,店里静悄悄的。学礼走到金凤身边,轻声说:“你要是想去兴化,我不拦你。”

金凤却摇了摇头,伸手握住他的手。她的手很软,带着点凉,学礼赶紧把她的手攥紧,想给她暖一暖。金凤看着他,眼睛里含着泪,却笑得很开心:“王大哥,我以前总觉得,人活着就是为了赚钱,为了过上好日子。可自从回了广洋湖,自从遇见你,我才知道,好日子不是住大房子、赚很多钱,是能每天看见湖里的藕花开,能每天和你一起吃饭,能每天听见村里人的笑声。”

水生的眼眶也热了。他把金凤揽进怀里,望着窗外的藕塘。月光洒在荷叶上,像铺了层银霜,偶尔有青蛙跳进水里,溅起一圈圈涟漪。远处传来村里人的狗叫声,还有渔民归航时的歌声,一切都那么平静,却又那么美好。

第二年春天,金凤把饭店的招牌换了,改成了 “藕香饭店”。店里多了几道新菜,都是学礼娘教的家常藕食,有藕丁炒肉丝,有莲子百合粥,还有裹着糯米的粉蒸藕,每一道都带着浓浓的乡土味。来吃饭的人依旧很多,却不再是为了看金凤的美貌,而是为了这地道的滋味,为了这广洋湖畔的烟火气。

初夏的一个傍晚,学礼和金凤划着小渔船去藕塘采藕。夕阳把湖水染成了金红色,荷叶间的荷花正开得艳,粉的、白的,像撒在绿毯上的宝石。学礼采了一朵最大的荷花,插在金凤的发间,笑着说:“我们家金凤,比荷花还好看。”

金凤靠在他的肩上,闻着荷花的清香,看着湖里的晚霞,轻声说:“王大哥,以后我们就在这广洋湖畔,守着这藕塘,守着这家店,好不好?”

学礼紧紧握住她的手,用力点头:“好,我们一辈子都在这儿。”

渔船在藕塘里慢慢划着,留下一道浅浅的水痕。远处的饭店里,已经亮起了灯,暖黄色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在湖面上,和天上的晚霞、湖里的荷花,组成了一幅最动人的乡土画卷。广洋湖的风,带着藕花的香,轻轻吹过,仿佛在诉说着这段发生在湖畔的爱情故事,温柔又绵长。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