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从亮的头像

吴从亮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12/19
分享

等闲惠得东风顾 不负青春不负卿 ——致远去的青春

流年匆匆,岁月悠悠,谁的青春不疯狂。虽然谁也不再是谁的谁,谁也不再为谁伤悲,一起走过的路仅剩下些许模糊的印记,翩然化为平凡人生旅途上的一道风景;虽然许久没有联络和问候,但知道彼此安好互不相扰,沉寂的过往已幻化为一场久远悠长的梦。

又值一年高考时,催生着一种怀旧的情绪,忽然想起久违的人,那些尘封往事顿时被激活,如同一部泛黄的电影在脑海的荧幕上一一闪现。也忽然发现那些曾经柔软的记忆,如同深潜心底的温泉,只要找到时空的出口,便会汩汩流出。也忽然懂得记忆未尝不是回眸的等待,有的人,有的事,曾经就是永恒。

                                        (一)

四月的风柔柔的滑滑的,河旁柳条轻舒,田里的麦苗似乎能听见拔节的声音,阳光也倍儿的温情,一切总在有意无意中撩拨着少男少女的情思。

 春日的傍晚,夕阳娇羞的脸半藏在西山之外,窗外的晚霞映红了青春的脸。复读班的学子们吃过晚饭,三三两两地走出教室去寻找自己的“地盘”,偌大的校园到处飘荡着琅琅读书声。坐在靠窗的座位上,他眺望着窗外花果山的满山青翠,神清气爽。坐在前排的她侧转着身子,短发下镶嵌着一张圆圆的娃娃脸,洋溢着青春的朝气。虽然同窗了大半年,但并不熟稔,他是第一次那么清晰地看她,一个朴实可爱的瓷娃娃!谈起彼此的成绩,了解到数学是她的弱项,历史却是他的短板,恰恰形成互补,这是否是一种机缘?在聊天中还知道他和她都住在城东方向,隔着一个小山岗,只是彼此没太在意罢了。一次漫不经心的谈话,也漫不经心地开启了一扇属于少男少女青春朦胧的心门。

 一个温润潮湿的周末,他和室友相约去了她的住处,那是她寄居的亲戚的房子,相谈甚欢,还打了牌。他和她都有些矜持,但总在有意无意中看对方一眼,却又迅速避开,慌乱,窃喜,甜蜜----,彼此心照不宣,连别人也看出一些端倪。

以后的日子,数学课上他把难解的题写好每一个步骤,轻唤着她的名字,悄悄塞给她,看她回身低垂害羞的眉眼。然后他肆无忌惮地看她的秀发,看她白皙的脖子,老师还以为他听课那么认真呢,呵。偶尔她和同桌姐妹讨论问题,眼睛的余光看到他多情的眼神,竟会微微脸红,娇羞的少女韵味毕现。

下课的时候,她会侧转身,小声地和他说点什么,要么他追寻着她走出教室的身影,如同金属被磁石一般被牢牢吸引,直到她消失在走廊,留下他在窗前发呆。

他和她会默契地等待一起放学。白天回去的路上,他们若即若离。晚间,下自习的铃声响起,她用目光暗示他先走,他会在校门口如盖的梧桐树下候着她。街灯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直到在路口道声晚安,带着甜蜜入梦。从此他紧张的复读生活因为她的出现不再那么让人窒息。

                                               (二)

青春的爱情如同春天的野草在疯长,短短的时日心灵原野上就一片葱茏。朝朝暮暮,他满眼满世界只有她;花开花落,爱情之火如同夏日的骄阳在燃烧。

斜阳西下,他和她一起徜徉于苍翠松林间,漫步在林荫小道上,踩着松软的松针,用脚踢着小石子,漫无边际地聊着。或循着风中的芬芳去搜寻山谷幽兰的影踪,或把鼻子凑近姹紫嫣红的杜鹃树上的繁花,连同田野中泥土的气息,合酿成一种甜甜的味道。或比肩坐于小山坡上,被娇红的霞光温情地映照和包围,远眺着缓缓西沉的落日,看着山间升腾起迷蒙的暮霭和农舍上空飘荡的几缕炊烟,直到晚自习时间到才匆匆离去。抑或迷蒙的春雨中,撑着小伞,一起随意地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松林,她如同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淡淡愁绪的姑娘。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

周末到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暂时把高考的压力抛之脑后。衙前河畔流水潺潺,两岸的农田里蛙声一片,是演奏《仲夏夜之梦》吗?应是爱情交响曲吧!没有鼓噪的烦扰,只有相依相偎的宁静安谧。花果山上月亮爬上山岗,爬上树梢,高挂中天,和着虫鸣,一曲《大海》清澈低沉,缠绵伤感,“想要说些什么,又不知从何说起,只有把它放在心底。-----如果深情往事,你已不再留恋,就让它随风飘远。”直到玉兔西沉,才依依而归。多年后想起,这首歌是为结局埋下的伏笔么?还是宿命中的征兆?

她偶尔回家,只不过一晚的不见,他却有如隔三秋的煎熬。西北望飞旗寨兀然屹立,冷若冰霜。他情绪低落,想象着她那时那刻在山的那一边的家中会做些什么呢?直到第二天她熟悉娇小的身影真真切切出现在眼前,他眼睛里满是火苗在跳动。熟识的朋友看在眼里,关切地劝慰高考为重,他心中何尝不知,但放飞的心易放难收。

                                        (三)

该来的终归要来,七月的骄阳携着一年一度的高考如约而至。虽聆听了一些考前指导,喝下了一些心灵鸡汤,但暑气难消,底气不足,难以安眠,忐忑中又一次走进高考考场。考试全程情绪并不饱满昂扬,也许是背负着复读生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压力,也许是面对这人生岔路口青春的故事何处去的迷茫,也许两者兼而有之。

等待成绩公布的日子有些漫长,虽有一份温馨的守候,但乾坤未定前途未卜。需估分盲填志愿,她估分情况不甚满意,填报志愿意兴阑珊,让他代为随意选择填报。也许是天意,他给她选填了电子方向的学校和专业,想不到无意中亲手为彼此选择了一条渐行渐远的路,也成就了她未来的事业和家庭的归属。

终于成绩揭晓,他高考成绩和本科仅差几分,但英语成绩显示诡异的“64/0”。苍天啊,大地啊,英语学科应该算他的强项,应届高考可是英语100分考了75分啊!查分得知英语作文竟然没写到指定位置,正常发挥那可是能得十二三分啊!能像现如今监考老师那样规范提醒,他的人生轨迹也许会彻底改变,真是造化弄人。多年后回望,“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年如上本科,不一定能够回到故乡支撑起风雨飘摇中的家,也不能陪伴在祖母身边,也许他会内疚一辈子。

他的成绩能上定向师范专科学校,学费不高,毕业后包分配工作,对他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安排,但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她的成绩不尽人意,准备复习再战,似乎冥冥中预示着彼此不能同向而行,也悄悄设定了最后的结局。

假期来临,各自归家,音讯难通,交通不便,难抑思念,他辗转登门去了她家。她为人师表的父亲和勤劳贤惠的母亲没有责难他对于她学习的影响,也没有表现出抗拒和反感,还让她带他去看看建设中的大龙潭水电站,让他好生感动并一直心存感激。多年后,因工作原因故地重游大龙潭,顿生“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之感。

                                             (四)

上个世纪90年代能考上包分配工作的定向大专可谓一桩大喜事,在他所在的村庄也是头一个,毕竟跳出了农门,能端上铁饭碗吃上国家粮成为公家人。录取通知书到,自然要庆贺一番。亲戚朋友,乡邻族人,登门道贺,也凑足了他上学的学费。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她高考的发挥不佳,还有自己的低级失误导致与本科失之交臂,整个暑假他并不开心。

开学的日子到了,拜别祖堂上的列祖列宗,告别淳朴善良的亲友乡邻,他和同批录取的校友一起到大学报到,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大学的生活自是丰富多彩,没有学业的压力,彻底放飞自我,他与新结识的同学在球场上激情奔跑,或探寻学校所在地域的名胜古迹,或到周边城市的大学里串访高中的老朋友,但心中总有着淡淡的忧愁。

终于,他收到了盼望已久的她的书信,寄自珠城。熟悉的笔迹,让他似乎在漫长的阴霾中迎来一缕久违的阳光,好一阵激动。信中告知她已被珠城的一所高中专录取,是他亲手选填的专业和学校,距他所在的城市并不遥远,坐绿皮火车大约三个小时的车程。

“明知相思无用处,无奈难解相思苦。有情又似无情时,斜风到晓穿朱户。”那个时代,电话尚未普及,手机更是未闻,QQ、微信等聊天软件更是传说,所有的相思都是鸿雁传书。和如今便捷的现代爱情相比,经时空发酵沉淀的书信爱情如同一坛陈酿醇香绵柔。

望眼欲穿,他心至所念,情之所至,课堂上,寝室里,自是下笔信笺立就,如同一只只相思鸟翩然北飞。

国庆假期来临。他北上珠城,异地相见,小别重逢,自是演绎着万千恋人同样的故事。淮河之畔,张公山麓都留下了相伴相依的身影。“红豆磨成岁月香,佳人在侧,情意浓浓,共人间痴狂。”还有他乡遇故知(他发小也在珠城上大学),自有爱情与友情齐飞,不亦说乎?只是,人到中年后的老友相聚,不经意中聊起,不胜唏嘘。

秋来微霜,她南访。巢湖之滨,汤山之巅,携手相将,花前月下,笑语甜言。疗养胜地,绿树成荫,花木扶疏,小桥流水,环湖泛舟,夫复何求。登高远眺,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白帆点点,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更有他室友的盛情宴请,自是豪情万丈。相聚时光少不了合影留念,却成为多年后每每忆及的隐痛。

鱼传尺素,每有信来,他奉为至宝,欢欣雀跃,舒眉展颜;复信稍迟,怏怏不乐,怅然若失,郁郁寡欢。就这样在起起落落中或快乐着,或惆怅着,俨然中了爱情的毒。从此夕阳西下的晚风,漫天星光的长夜,烟雨朦胧的春晖,落叶飘零的秋日,他总会在不经意中“北望关山不尽头,江淮东去水悠悠”。

                                           (五)

大学的时光很美好,青春飞扬,冬去春来又一年。大学的时光很漫长,两地相望,却找不到未来的方向。不知不觉中,他发现,她的信中多了一份理性的冷静少了一份回应的热情,不全是那种小女生天性中的阴阳不定捉摸不透,是高考失利的归因?是可预见结局的刹车?其时并不知道,现在更不重要。

吹面不寒,草长莺飞,五一节到,又该是多少两地相思的情侣团聚的良辰。书信未达,电话未通,他和她竟阴差阳错奔赴对方居住的城市,各自扑了个空,约会了一个大大的寂寞。他急匆匆折返回到学校,却被告知“她刚离去,她刚离去”,空留仰天长叹“苍天不仁,大道无公,天要弃我,我又奈何。”

互访不遇也许是上天注定结局的预演和最好注脚。但爱情故事又怎能是一刀两断的戛然而止和毅然决然,飞驰的列车也需要一个减速缓冲的时空。

又是一个北上珠城的日子,只是这次的相见笼罩着一层离情别绪,因为她的毕业季来了,她要留在珠城,是他选定的学校和专业,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亲手选定了她工作和生活的归属。她告诉他,以后就别来了吧!他是个很自尊的人,也知道这是必然的结局,默默地点了点头,心唱着张学友的《吻别》,在平静中彼此祝福。

每当孙露的《离别的车站》“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离别的一幕总会重演---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请为我保重千万千万---”深情唱响,他总会回想起那个应景的秋天那个离别的车站:在去火车站的公交上,他紧握着她的手,因为他深知,这一放就将永远。在火车进站口,她轻轻说:你进去吧!他纵然无限伤感,但只是平静地应道“嗯”,彼此挥手道别。回望时,人海茫茫,从此天涯,转眼之间,各奔前程!

岁月的列车不会为谁停下,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美好开始的地方,花果山公园成了市民休闲的打卡地,衙前河夜景成了县城的名片,共同的母校搬迁在即,相逢的他乡成了真正的他乡,一切物是人非。但因为是同学,他和她总会有着人和事的交集,网络时代的到来,更是让要寻找的人无所遁形。彼此知道,各自安好,互不相扰,那就足够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