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两地书》,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鲁迅与许广平的《两地书》。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不是这部名著,而是作家、校长翟红芳的同名书。
翟红芳的《两地书》收录了她与女儿大学期间七十多封、十多万字的来往书信。众所周知,《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堪称家庭书信的典范。但是,翟红芳的《两地书》具有强烈的时代感,新颖独特、意义非凡,具备其他家书不曾拥有的现代家庭教育元素。此书一经出版,立即在文化圈和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好评不断。全书流淌着一位母亲对女儿别样的真爱。这种爱真切火热却理性智慧,无微不至却适时节制。感动之余,更多感慨。笔者欲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赏析。
一、 开诚布公,消除母女芥蒂
在《适应新环境》一节中,女儿无意间透露了与一个男孩子的密切交往。作为 母亲的翟红芳无比震怒,伤心不已。她不顾工作劳累,不顾身体不适,第一时间写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信中情绪激烈,言辞尖锐犀利,乃至出现了“我甚至怀疑你是否是我的女儿!”这样振聋发聩的话语。这句话读起来貌似绝情,品起来却襟怀坦白。她强烈谴责了女儿的草率,连同以前的类似问题,一起劈头盖脸地掷向女儿。我相信任何一位有女儿的母亲读到这里都会产生共鸣。女儿是母亲手中的珍宝,哪一位母亲都不愿意女儿过早地把自己托付给别人。
发过脾气后,翟红芳谆谆教诲女儿:“什么阶段就做好什么阶段的事情,求学阶段就专注于当下,把求学这件事做好,否则时过境迁,要想弥补一定是要付出十倍、百倍甚至更多倍的努力……”“一定要分清孰轻孰重,生活要有重心,有节奏,要能很好地把握分寸……”这些发自肺腑的话语透出一位母亲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让天下所有母亲为之动容落泪。乖巧的女儿看到翟红芳动怒了,及时回信承认错误,向妈妈真诚道歉,并保证以学业为主,慎重对待交友问题。
在《震怒•伤心•劝诫》这封信中,当翟红芳得知女儿移情别恋了,盛怒之下,她写了三千字的书信表达了自己的愤慨、不满,甚至不屑。“可现在我深感负罪和内疚,我没有教育好你,你才这样没有亲情,不知感恩,没有责任感,随意伤害人。每每想起这些,我就恨自己,为什么会生出你这样的孩子,我甚至想到从此再也不要认你这个无情无义的孩子。”“(你)喜新厌旧,不顾小尹(前男友)的苦苦哀求,你竟然不计六年来他对你的痴情一片,狠心与他分手。当我看到空间里小尹的日志,微博,我的震怒与痛心无法言表。你把一个毫无过错,深爱你的男孩子折磨得痛不欲生,你怎么会如此不善良地伤害别人,毫不负责任地任性妄为?!”
收到长信的女儿如醍醐灌顶,她幡然醒悟,立刻给妈妈写了回信《再相信我一次》。在回信中,女儿做了最诚挚的道歉、最深刻的检讨,保证与新认识的男孩子尽快分手,不再惹爸妈伤心、失望、生气。
收到女儿的道歉信后,翟红芳回了一封《什么是淑女?》的长信。她客观冷静地告诫女儿:“至于你和小尹感情的事情,暂不要提了。你们可以保持老同学关系,你对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估计他也伤不起了。”我相信女儿看到这段话,一定泪如雨下。口沸目赤指责自己的妈妈,声色俱厉责备自己的妈妈,苦口婆心劝诫自己的妈妈,其实她是世界上唯一能包容原谅、永远深爱自己的妈妈。
翟红芳用一封封书信开诚布公地消除了母女之间的隔阂与误会,帮助女儿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人生观。环视周围,一旦发现孩子早恋,有的母亲崩溃抓狂,不知所措;有的母亲粗暴制止,逼出恶果;有的母亲责怪对方,措施极端 ;有的母亲听之任之,孩子越陷越深……翟红芳的做法值得所有母亲学习。遇到问题不回避,处理问题讲策略,打开心结有节奏,因势利导效果佳。她把一位校长母亲的杀伐果断表现得淋漓尽致,把一位知识型母亲的镇定从容呈现得完美自如。
二、 及时引导,稳定女儿情绪
在《黄金周逛吃》一节中,翟红芳看到女儿信末写了七个字:“要军训了……呜呜……哭!”她立刻引起重视。尽管工作与其他事务千头万绪,但时隔一天,她就写信开导女儿。通过重温女儿小学四、五年级军训,初、高中军训,用女儿在小学军训期间的勇敢表现及不菲成绩表扬鼓励女儿。“小学四年级你才十岁,什么都做不了,吃饭还特别慢,当时你还是很勇敢地报名去了,而且自己学会了铺床、套被罩,也没有饿饭……”“那时我就看出,你还并不是温室里的花朵。”
三百一十二个字当中,既有教育家的智慧,也有母亲的耐心耐烦与欣赏,还有文学家的诙谐幽默。“就是回来晒成了黑煤球。”“这个季节不冷不热,也没有很强的紫外线,不会晒伤你姣好的容颜。”相信看到这里的读者都会被翟红芳风趣温暖的文字感动,此情此景的翟红芳已经放下了校长的雷厉风行、杀伐果断,摇身变成滋润禾苗的和煦春风,春风化雨稳定了女儿的情绪,帮女儿建立了参加军训的信心。信末又特别写道:“期待你下一封回信,说说军训的收获,和以前有什么不同?”这一句既概括了这封信的宗旨,又升华了她一以贯之的理性教育策略,还进一步冰释了母女的前嫌,实乃神来之笔。
三、 小处着手,纠正女儿错误
在《生活要有节奏感》这封信中,翟红芳因女儿穿着运动鞋站在雪地里大发雷霆。“早早就给你说了,北京的冬天来得比较早,让你早早买过冬的衣物,你总如寒号鸟一般敷衍我‘明天就垒窝!’结果呢?只好现在嚷着‘寒风冻死我’。”“我认为一个人无论干什么事都应该有自己的节奏,生活没有节奏的人,是紊乱、不成熟和缺乏独立自主能力的弱者。我希望你早早能成为一个有节奏的人。”
这些表面尖锐冰冷的文字其实蕴藏着妈妈一颗火热的爱女之心。眼尖的读者会发现,短短几句话中,翟红芳用了三次“早早”。向来文字考究的她在这里频繁重复这个词,母亲对爱女的滴血之情直戳心灵。说实话,穿着运动鞋站在雪地里对于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来说并不稀奇,也不会严重冻伤脚趾的。但是,翟红芳为了纠正女儿的生活欠计划、无节奏这一缺点,不惜重墨,更不吝犀利言辞,甚至将女儿比作“寒号鸟”。以“寒号鸟”的自作自受警示女儿。我相信,绝大多数母亲看到这里都会心生敬畏。因为她们遇到类似问题,大概率会问一问:“穿着运动鞋站在雪地里,你的脚冷不冷啊?回到宿舍有没有用热水泡一下脚呢?”而不是上纲上线,拿这件事彻底纠正自家孩子的不良习惯。这就是教育家的敏锐性和全局观,小处着手大处着眼,通过一件小事,让孩子明白一生一世的大道理。
当翟红芳看到女儿已经与多个同学聚会过,却只字未提先前好友“小真”。就在《说说学习和交友》这封信中严肃地批评道:“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和你要好的小真联系到。”“结识新朋友更不要忘记了老朋友。”“你要主动联系同学,要知道友情同样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在你拥有了很多真心朋友的时候,你才会觉得生命的快乐。”
当读者看到这里时,谁能不为翟红芳的温情豁达感动呢?谁能不为她的无私博爱点赞呢?她还以己为例,列举众多友谊与朋友给漫长人生带来的欢畅快乐。母亲是灯塔,女儿何以迷途?母亲为太阳,女儿何以孤独?翟红芳用自身的光芒照耀女儿,引领女儿,教会女儿善待朋友,珍视友情;教会女儿为悠长的人生之路播种温馨烂漫的友谊之花。
四、 适时放手,锻炼女儿能力
在《帝都乐 不思蜀》这封信中,当翟红芳得知女儿已经喜欢上先前抵触的专业时,她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说准确一点,是极其失望。填写高考志愿时,一些考生填报的专业常常是长辈的意愿。翟红芳也不例外。她酷爱文学,而且女儿的文字表达一直领先,她便希望女儿能继承衣钵,将文学事业发扬光大。可事不凑巧,女儿被思政专业录取了。围绕着调换专业,母女之间你来我往,讨论多次。未承想,女儿竟然见一行爱一行,“帝都乐 不思蜀”了。一番思想斗争后,翟红芳深情地写道:“我是希望你能学汉语言文学的,做一个兰心蕙质,满腹诗书的才女。可这毕竟是我的爱好,你已经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了。我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你的身上。你长大了,有的路是要一个人走的,父母只能守望,如何选择只要自己无怨无悔就好。”
读着这些有爱有恨,爱大于恨的文字,我相信一些做父母的会相形见绌,自惭形秽。面对孩子的自主选择,有多少父母能让自己的意愿让位于孩子的追求?有多少父母能顺应孩子的心理,痛快放下自己的倔强执念?只此一点,翟红芳的做法就值得所有家长学习。
读者也许会说翟红芳的育女经验的确值得借鉴,但是在通讯手段如此先进的今天,想沟通了,电话、QQ、微信、视频,哪一项不比书信更快捷?翟红芳为何要弃简存繁、舍易求难呢?
原因有三:一是由于书面表达更加准确严谨,二是缘于翟红芳对文字的执着喜爱,最大的原因当属翟红芳对女儿的爱不同于凡俗的宠爱,她输送给女儿的母爱清醒理智、分寸适宜,书信形式使得她的理性母爱更加细腻柔润、深远久长。以上三点促使翟红芳与女儿约定一周一封信,互诉心音,相携共进。
事实上,作为一校之长的翟红芳,作为病弱公婆儿媳的翟红芳,作为年迈父母女儿的翟红芳,她每天有干不完的公事和私事,更何况她自己也年逾五十,精力与时间都十分有限。但无论多么忙碌、多么困乏,翟红芳每周都要挤出时间为女儿书写她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收到女儿回信后,她或者肯定表扬,共享快乐;或者批评引导,及时点拨。
母亲溺爱孩子并不奇怪,疼爱孩子更不奇怪。这种爱符合生物学演化机制与心理学作用机制。研究证明,自从母亲生下孩子的那一刻,自身就具有了两种本能。一种是护崽,一种是确保后代生存传递基因。第一种本能释放爱,第二种本能滋生希望。爱与希望成为母亲送给孩子的第一件礼物,也是母亲送给孩子的终身礼物。
在心理学层面,富兰克林效应证明母亲为孩子付出越多,情感依恋越深厚。由此,母亲对孩子的爱没有最多,只有更多;没有最浓,只有更浓。
同大多数母亲一样,翟红芳也深爱着她的女儿。更何况,以她的社会地位,以她家的经济情况,以女儿的学业优秀与颜值担当,无论从哪方面讲,她都有理由溺爱女儿,娇惯女儿。把女儿捧在手心里,甚至把女儿顶在头上,于她来说,丝毫不过分。可是,翟红芳并没有让自己的母爱泛滥成灾,而是让母爱理性化,该温柔时关爱备至,该冷静时肃如严师,该批评时厉比教官。由于翟红芳的理性引导,其女儿许雪迪以健康的身心状态顺利完成了本科及研究生的学习任务,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古有孟母三迁,以智慧重塑环境;陶母断发,强立廉洁家风;岳母刺字,铸就民族脊梁;欧母荻草作笔,铺沙为纸,教出北宋文化巨匠欧阳修。今有翟红芳舍弃现代化通讯手段,用书信陪伴女儿成长,引导女儿前行。我相信,凡是读过《两地书》这本书的人,都会被她的理性母爱所打动。
理性母爱需要智慧、学识与格局修养,是所有母爱当中最高级的母爱。
注:此文于2025年7月10日首发【碑林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