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映寰的头像

吴映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15
分享

一本旧词典与我心中的祖国

一本旧词典与我心中的“祖国"

吴映寰


今年是建国70周年,在为伟大祖国7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绩而欢欣鼓舞之时,我也想说说我心中的“祖国”。这得从一本老旧的词典说起。

我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已经用了三十五年了,虽然有些磨损了,但我还是舍不得丢弃,很有些敝帚自珍的感觉。

它厚墩墩的,是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的,定价5.50元。它是我上初中时参加北湾乡的庆祝国庆卅五周年有奖征文比赛获得的奖品。扉页上用小楷毛笔字写着:“奖给 北湾地区庆祝国庆卅五周年有奖征文中学组一等奖获得者吴贵学 中共北湾乡委员会 北湾乡人民政府 一九八四年十月一日",并且并排盖着“中国共产党靖远县北湾乡委员会 " “靖远县北湾乡人民政府"两个红色的印章。

这本词典已经陪我度过了初中、高中、大学的求学时光以及参加工作以后的二十五年。它就是一位无言的老师,随时解答我在学习、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记得那是1984年的夏天,我正在金山学校读初二。有一天语文老师在班上宣读了北湾学区关于庆祝国庆三十五周年有奖征文的通知,并指定我写一篇以热爱祖国、歌颂祖国为主题的作文参赛。那时候我并不理解"祖国”这个词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和“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我不懂热爱祖国究竟从何处来表现,但我热爱我的家乡——碱滩子,那个黄河流过的村庄,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经过一番思考,我决定就从热爱家乡这个点上来表现对祖国的"热爱"。热爱家乡又从何表现呢?我选择了一种树作为寄托——在家乡随处可见、再平凡不过的柳树。于是,我花了几天时间构思并完成了一篇作文《我爱家乡的柳树》,交了上去。在那篇作文里,我把“热爱祖国"的情感落实到了"热爱家乡"上,把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具体化到了对家乡的柳树的赞美与歌颂上,从而从字里行间表现出对家乡的热爱,进一步升华到对祖国的热爱。在文中我把叙事、写景和抒情综合运用,把家乡的柳树着着实实猛夸了一顿。“碧玉妆成一树髙,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至今犹记在文章开头引用过的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诗。

很快,学校语文教研组的老师把我的作文返还了,还指派一位关进财老师辅导我做进一步的修改。关进财老师是靖远刘川人,靖远师范学校的毕业生,新分配到金山学校不久,当时大约二十出头的样子,他教初一和初三年级的语文课。他的学养深厚,记得放学后的天气晴朗的下午,我常常看见他坐在教研室门外的椅子上捧着《古文观止》《朝花夕拾》之类的文学名著在研读。关老师夸我的那篇参赛征文写得既朴实又生动,还富有感情。同时,他也提了一些修改意见,让我再修改一下。我按照老师的意见做了修改,对一些段落和句子反复斟酌和推敲,做了令自己和关老师都感到满意的修改,工工整整地誊写到稿纸上,标上了页码,交给了学校。后来,由学校统一报到了北湾学区。

几个月时间很快过去了,没想到我写的那篇《我爱家乡的柳树》竟然获了奖,而且获了个大奖——北湾学区中学组的一等奖!消息传来,整个金山学校的师生轰动了。颁奖仪式是国庆前夕在北湾中学的新教学楼下的操场上进行的,很是隆重。那天,北湾中学校园里国旗飘扬,师生们身穿节日的盛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北湾地区各个学校都派代表队参加了庆祝活动和颁奖仪式。在返回金山学校的路上,身着白衬衣、蓝裤子,胸前飘着红领巾,手里捧着那本沉甸甸的崭新的词典的我,随着雄壮的军乐走在金山学校代表队的最前面,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光荣和自豪。阳光分外明媚,风也格外轻柔怡人。

回到家,向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们报告了我获奖的消息之后,我万分珍惜地用牛皮纸给那本词典包上了书皮子,并在封面写上了自己的名字。此后,这本词典就成了我离不开的学习工具书。它就像一位无言的老师,伴随我走过这么多年,见证了一个少年的成长与进步。

一晃三十五年过去了,仓促间我已站在了五十岁的大门前。回顾过去,平平淡淡,没有什么作为,但有一样,我仍然保留着小时候对文学的迷恋,可以说是“痴心不改”,至今仍然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读书、观察、思考,有时兴趣来了也涂鸦一些不成熟的文字。足可聊以自慰的是,我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挖掘整理故乡的人文历史和先进人物的事迹,传播弘扬故乡本土的正能量。热爱祖国,这无疑是一种神圣而伟大的情感,但是如果不落实落细落小的话,那就是空泛的。热爱祖国,我愿意从热爱自己的家乡做起,正如一个人修身立德,须先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做起,然后才能扩展到关爱身边人、乃至关爱陌生人,否则断难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境界。(1802字)

(2019年8月23日晨于金城正心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