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映寰的头像

吴映寰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1/15
分享

长在夹缝里的假酸浆

长在夹缝里的假酸浆

吴映寰


9月4日,星期日,晴。上午,按照干部下沉社区的要求,我在邮政家属院走访。名字叫邮政家属院,其实院子里住着的除了邮政局的家属,还有电信局的家属。因为曾经的邮电局被拆分为邮政局和电信局两个单位。在这个院子里,有9栋楼房,共21个单元,居民300户、人口510人;另有平房住户20户、人口35人。

这个院子位于民主东路与平凉路十字的西北角,属于城关区的主城区地段,隶属于皋兰路街道周家庄社区。附近的邮电大楼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经是兰州市赫赫有名的地标建筑。邮电大楼十字环形过街天桥也是兰州市主城区最早修建的过街天桥之一。

这是一个老旧院落。低矮的楼房多为七层以下的砖混楼,没有电梯,楼龄基本在50年以上。狭窄的通道,逼仄的空间,横在空中的粗管子是前两年供热改造时新架设的供热主管道。楼下立着硕大的牌子警示:“高空坠物,绕行!”甘肃正力阳物业公司的的工作人员说,楼房年久失修,墙体时有脱落,曾砸坏楼下停放的小车。查看了一处平房住户的厕所,里面黑洞洞的,且臭味熏人,令人掩鼻。“下水道时不时就堵住了,我们就找人疏通着呢。”物业的同志说。

令人欣喜的是,院子里随处可见居民养的各色花儿正在秋光里恣肆地开着。有的喇叭花甚至爬到了三楼,在半空里开着红色、粉色、白色的花儿。种花养花的人,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定然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他们在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美化装点着自己的生活,竭力给平凡的日子增加一抹亮色。

我用两个多小时在院子里整个走了一大圈,连少人去的犄角旮旯都不放过,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在这个“全国文明城市”的主城区,还有群众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成天喊的“宜居兰州”建设,究竟落实到了哪里?

今天真没想到,就是在这个院子里,我会有一个意外的发现。

民主东路134号。在朝西的楼道口的水泥台阶下的缝隙处,有一棵不知名字的植物,生长得很旺盛,虽然长得矮矮的,但郁郁葱葱的样子,甚是可爱。

我不由自主地走到近前,俯身仔细察看。它的根长在台阶与地面相连的缝隙里,几根茎秆上长着翠绿的叶子,繁茂的叶子之间开着几朵白色带浅粉色的素雅的花儿,在已经开败了的花柄的下面,还结下了一些状如铃铛的果实。就在那斑驳而破旧的水泥台阶下的夹缝里,它昂扬恣肆地生长着,彰显着生命的力量。

我感叹,在这人们进出楼梯口必经的“交通要道”处,它竟然能生长得如此旺盛!

是谁在给它浇水?应该没有人!只能是老天爷下的雨水!

是谁在给它施肥?应该没有人!只能是自己把根深深地扎在台阶缝隙处的土里!

今年夏秋之际,老天爷时不时地给兰州下一场透雨。一定是那一场场透雨促成了夹缝里的一颗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然而,种子又是从哪里来的?会有人把种子埋到台阶的缝隙处吗?大概不会。思来想去,我推测,只有几种可能,要么是风刮来的,要么是鸟雀衔来的,要么是鸟雀或其它小动物吃了种子却没有消化从粪便中排出来落到那个夹缝里的。

虽然阳光照耀、天降雨露,滋润了它,使它能够发芽、生根,蓬勃地生长;但是,只要有一点儿人为的破坏,它都不可能长到这么大!更别说开花结果啦!

可见,进出此楼的人们都有一颗善良包容的心,走路的时候都防着它,没有踩着它,给了它生长的空间。这才有了这棵在夹缝里顽强生存且开花结果的令人肃然起敬的植物!

这棵植物叫什么名字呢?我用手机拍照并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它叫“假酸浆”。是一种在夏秋季节开花结果的药用植物,有镇静、祛痰、清热解毒之功效。

我感动于一颗种子的力量之伟大!虽生于困厄之地,可毅然顽强生存的假酸浆,着实令人钦佩。

望着这棵假酸浆,我联想到了住在院子里的人们,与我们同在一个蓝天下的近在咫尺的人们,他们何尝不是一棵棵顽强活着的假酸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