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某些时刻如璀璨星辰般闪耀,照亮人类前行的漫漫征途。2025年9月3日,当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钟声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空回荡,历史的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袭来,将我们带回到那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岁月,去深刻领悟“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这一伟大真理的深邃内涵。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消息传来,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世界也为之振奋。9月3日,这个日子从此被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它既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光辉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标志。历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超过3500万军民伤亡,这一沉重的数字,成为那段苦难岁月最悲痛的注脚。然而,中国人民并未被击垮,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捍卫人类正义与和平的不朽长城。
中国共产党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旋即发表宣言,号召全国人民武装抵抗日本侵略者,那一句句激昂的话语,犹如黑暗中的火炬,点燃了中华儿女心中的希望之火。更为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率先扛起武装抗日的大旗,在白山黑水间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再次向全国发出通电,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全民族的磅礴力量,如同一股强大的磁场,将全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
在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同样闪耀着抗战的光辉。1938年,随着国民政府迁徙至此,武汉成为全国抗战的军事、政治中心。同年6月,历时四个半月的武汉会战拉开帷幕。中国军队集结百万大军,依托长江、大别山及湖泊沼泽的天然地貌,构建起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它严重消耗了日军的军事力量,使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彻底破灭,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保守的重要转折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等机构,也为保卫大武汉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具体组织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武汉献金运动”和“抗战扩大宣传周”,中国共产党积极组织并大力推动了这些爱国运动的开展。献金运动原定在武汉街头举办三天,然而捐献台前人山人海,如潮水般涌动,不得不将活动延长两天。无论是政要将领、商界名流,还是普通市民、工人农民,都纷纷各尽所能,捐款捐物,参与民众高达50万人次,5天内募集资金达一百万元之巨。荷兰导演尤里斯·伊文思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一震撼人心的场面,这些珍贵的影像,将当年武汉街头全民族同仇敌忾的炽热爱国热情生动地具体化。
就在正面战场与日军浴血奋战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如八路军、新四军等,在敌后战场广泛出击。从北方的雁门关伏击战、黄土岭战斗、百团大战,到华中的车桥战役,他们以英勇无畏的精神歼灭了大量日伪军,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与此同时,在武汉,首个全国性木刻版画组织“中华全国木刻界抗敌协会”宣告成立,文艺界人士借此艺术形式表达爱国情怀,众多作家、艺术家积极响应,用诗文、电影、曲谱、画作等激励着广大军民的抗日热情,如同一股股暖流,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正义必胜”,这是历史的必然逻辑。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残暴至极,南京大屠杀、细菌战等罪行令人发指。中国人民的抗战是为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是一场正义之战。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凡属正义的革命的战争,其力量是很大的,它能改造很多事物,或为改造事物开辟道路。”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美国“飞虎队”、苏联援华航空队等国际力量,先后与中国人民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其中,在1938年的武汉保卫战中,苏联援华航空队与中国空军携手鹰击长空,多次成功瓦解日军的猛烈空袭,为保卫武汉的空防立下了赫赫战功,有效打击了日军航空队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士气。正义的力量汇聚成一股不可战胜的洪流,最终彻底战胜了邪恶。
“和平必胜”,这是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国人民深知战争的残酷无情,他们无比渴望和平,也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战期间,无数将士怀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坚定决心奔赴战场,因为他们深知,唯有取得胜利,才能迎来和平的曙光。在保卫大武汉的悲壮历程中,中山舰的沉没是一曲英雄的悲歌。1938年10月24日,在武汉沦陷前夕,中山舰在长江金口水域遭遇敌机轰炸,舰长萨师俊率全舰官兵奋起还击,直至重伤沉入江底,舰长萨师俊等25名官兵壮烈殉国,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和平的深切渴望。正是因为对战争的残酷有切肤之痛,胜利后的中国才更加坚定地走上了和平发展的道路。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坚定维护者。通过立法设立抗战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等,就是要让历史的教训永远铭记于心,让和平的光芒永远照耀人间。
“人民必胜”,这是历史的永恒真理。抗日战争中,人民的力量得到了最充分的彰显。英雄母亲邓玉芬将丈夫和五个儿子全部送上战场,最终他们都壮烈牺牲——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宽广胸怀,正是中国人民伟大抗战精神的真实写照。广大海外华侨是抗战的坚实后盾,超过3200名南洋华侨青年组成“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冒着枪林弹雨驰骋在滇缅公路上,保障战略物资的运输;世界各地的华侨社团也踊跃捐款捐物,以赤子之心支援祖国的抗战事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兵民是胜利之本,创造性地提出并实践了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诸如武汉献金运动这样的伟大创举,更是全民共赴国难的生动体现,无论男女老幼,都倾其所有,为保卫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历史洪流。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80年后的今天,中国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创新驱动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到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我们从未忘记历史,我们将继续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向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赓续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抗战精神,在新的征程上坚定不移地以“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伟大真理为指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奋力书写新时代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