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义斌的头像

吴义斌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0
分享

秋染首义广场

秋阳穿过梧桐叶的缝隙时,总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温柔。九月的最后一天,风里已浸了菊花的淡香——这是烈士纪念日独有的气息,让阳光洒下的碎金多了层肃穆,让首义广场的秋,不止有自然的斑斓,更驮着沉甸甸的历史重量。

抬眼望去,广场上的银杏正把自己酿成蜜色的酒,每片叶子都裹着阳光的温度;不远处的枫树燃得热烈,红得像凝固的热血。风一吹,叶片轻轻颤动,恍惚间似能听见一九一一年那个秋夜,武昌城划破长空的枪声;这如惊蛰春雷般的声响,为千年帝制谱写了悲壮而不可逆转的的终曲。

广场是静的。这种静不是空荡的寂寥,是车马喧嚣过后沉下来的厚重,是历史与英烈在此处悄悄屏住的呼吸。连风穿过树梢都放轻了脚步,生怕惊扰了石砖缝隙里的记忆。我踩着石板路慢慢走,鞋底碾过落叶的脆响,像是在触碰那些用生命点亮民族前路的英魂。身旁晨练的老人握着太极剑,剑穗扫过落叶;孩童追着飘飞的银杏果,笑声落在石板上。这安宁的秋景与身后辛亥革命博物馆的“楚国红”外墙相映,红墙在秋阳下亮得温润,倒像是历史特意留下的温柔——它曾为这片土地拼过命,如今就静静看着这里的人好好生活。

馆前的孙中山先生铜像立在秋风中,几片金黄的落叶栖在他肩头。明明是静悄悄的瞬间,却让人想起“天下为公”的呐喊,仿佛那静默里藏着未散的风雷。

顺着广场往南走,不多时便看见彭刘杨路上的三位烈士雕像。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的身影在秋阳里挺得笔直,衣褶间还带着百年前的凛冽。首义前夜,正是这三位志士在暗夜里奔走,哪怕身陷囹圄,也不曾松过牙关。秋风吹过雕像,像在轻抚未凉的热血;周围的梧桐叶都落得轻缓,像是怕惊扰了这份肃穆。

这时再回头望蛇山,黄鹤楼的飞檐在远处矗立——它看过唐宋的帆影,听过明清的钟声,也记得一九一一年秋夜的那声枪响。它像个沉默的见证者,把三烈士的壮烈与首义的破晓连在一起:没有暗夜中的赴死,哪来黎明时的枪响?这牺牲与成功,本就是同一页历史里,最沉也最亮的字。

弯腰拾起一片银杏叶,叶脉在阳光下清晰如地图。这纹理多像历史啊,清晰得能看见每一个转折,却又脆弱得经不起用力一捏——就像红楼里那座永远定格在风云时刻的时钟,把一九一一年的壮烈,永远留在了江城的记忆里。

站在广场中央,秋风吹得衣领发凉,心里却翻着热浪。都说历史有偶然,可看着博物馆墙上的老照片,想着三烈士雕像前的花束,又觉得那声枪响是必然——是无数人把“救中国”的念头揣进心里,才攒出的破局之力。在黄鹤楼的千年目光里,辛亥革命不过是一瞬,可就是这一瞬,让武汉这座城多了份英雄气。

秋阳穿过枝叶落在手上,暖得像能触到历史的温度。原来这秋风里不只是季节的清凉,还有百年前的热血,在悄悄融进这座城的脉络里。

风忽然紧了些,卷起满地落叶。它们在空中打着旋儿,不是衰败的狼狈,是从容的告别——这是自然给秋刻下的痕迹,年复一年,凋零又重生。而广场上的纪念碑、那些凝固的雕塑,是另一种刻痕:它们是被时光锚定的瞬间,是改变历史的枪声凝固成的化石。石头是冷的,可藏在纹路里的记忆是热的;雕塑是静的,可背后跳动的民族心跳是活的。

菊花瓣上的露珠,是天地为英烈洒下的清泪;秋风中的松涛声,是岁月为先驱奏响的安魂曲——自然的刻痕会被春风抹去,可英烈的刻痕一旦落下,就成了永恒的坐标,提醒着每个走过的人:国庆的喜悦里,永远藏着“勿忘祭先烈”的深情。

身旁有献花的少年,捧着白菊的手轻轻放在碑前;不远处的老人仍在打太极,招式慢得与落叶同频——我们的呼吸里,都混着秋日的桂香与历史的气息;我们的脚步踏在今日的石板上,也踏在过往的时光里。

想起辛亥革命博物馆里的巨幅浮雕,参观者的脚步轻得唯恐惊扰那些永恒的身影;湖北省博物馆的编钟余韵,正与“天下为公”的遗训交织;高校校园里,青年学子诵读的声音清脆,恰如新时代的晨钟。原来个体的生命真的像秋叶般短暂,可当我们与英烈的理想共振,与民族的叙事相连,短暂也能变成永恒。

视线越过广场,能望见大江浩荡东去,长桥如虹飞架。江水不语,却见证了太多仁人志士的豪情: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尽,化作街巷间的烟火人间;昔日的枪声已然远去,融进城市脉搏里的勃勃生机。广场四周的玻璃幕墙,把秋空、老建筑与远处的科创楼宇一并收纳,让古典的坚毅与现代的活力,在镜面里奏起跨越时空的交响。

暮色四合时,广场的灯亮了。暖黄的光裹着银杏,让金色更软;照着纪念碑前的菊花,让白色更净。游人渐渐散去,广场又回到了最初的静,可这静不是空的,是被秋天的落叶、英烈的记忆填得满满的丰盈。

我转身走向江边,看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光谷的科创灯火如春笋破土,长江新城的智慧光芒似星河璀璨——这正是先驱们最愿看到的景象: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是这片土地上的生生不息。

江风拂过面颊,带着秋的凉,也带着精神的暖。我忽然懂得,首义广场的秋,染在枝头,刻在石上,更沉淀在每个江城人的心里。烈士纪念日从不是一个孤立的日子,它是秋阳里的一声回响,是江水中的一脉传承。

就像这长江之水,汇聚千溪百川,奔流到海;就像这首义精神,滋养着英雄的土地,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先驱们追求的理想,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