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彭炜的头像

彭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05
分享

智慧寿长

人生好比灯火,照亮了前路。命运好比微风,同阳光与共。我的上半生,三十岁之前,是一场迷宫,将我深深陷进泥潭之中。三十岁之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桃李开。

之所以是“桃李”,是因为我是一名老师。虽然只是曾用的老师名号。捧着教师证,后来也没有做教师这一行,但我深知教育的硬性道理。依稀记得我在培训机构试验田一般,教过几名不肖子弟。为何是“不肖子弟”,因为曾有年纪轻轻不学好的,家长带过来恰巧只是为了压缩假期,磨砺小孩,结果背后的小孩变本加厉,家长最终还焦头烂额。

我摸着自己的脑袋,扪心自问,小时候的自己和他们到底不相似。那时候的我,简简单单,没有接触那么多如今的“短视频”,更没有什么“擦边球”,有的只是每天与朋友嬉戏玩耍。那时候的常态,似乎与手机无关,与其余电子产品更无关。

三十年的风雨,我逐渐理解到了一个道理。年龄,总是一个分水岭,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譬如当年的我,意气风发,曾经还拒绝可靠的工作,而做人方面,总归是低劣的。想做人中龙凤,却到底只学到半尺青锋,划破了手掌,自讨苦吃。

直到破开二十岁的魔咒,我才发现,这个世界需要的是“做人”,除非真正的“奇才”,韦神一般的存在,才拥有与世界交谈的资格。而我显然没有这类人的特质。虽说在六岁之前,我父母乃至于亲朋都定义我是一个“天才”,但是这个“天才”称呼到底是被时间打败了。

一切的智慧,在时间面前,或许一文不名。因之智慧这东西,是可以增长也可以下降。我的智慧也随着二十几岁的一场变故——精神打击,导致了下降明显。甚至那段时间我不认得父母,整个人浑浑噩噩如苟且偷生。

三十岁之前就像一场无法避免的故事,因为自己的随心所欲,自己的风流,导致了三十岁以来,几乎一无所成。那时候的我,还期望成为父亲一样的教师,父亲也因为我考起了教师证而沾沾自喜。可惜的是,父亲也看不到我正式成为教师那一天。而我也终归失去了培训机构的工作,成为了一名视频剪辑师。

在这个节骨眼上,视频剪辑师,让我人生有了一个栖息地。剪辑的不仅仅是岁月片段,而是每一场人生路程。并不复杂,可也并不简单,我没有野心,也就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于是乎,我终究还是离开了剪辑师岗位。

我回到了十八岁到二十岁那一年。我开始再一次疯狂写作,更新了两百万字的网文,把生命的脉络压在写作之上,发誓一定要成就。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路程,我开始迸发出我的力量,智慧,希望在新的平台生根发芽。

不求富贵有多皇,但求寿元有超长。我知道三十岁已经过半,岁月的种子还在生长,而我却也在这个阶段,重新走向青春年少。青春,哪怕风流,未来,福禄多求。我从记事起的智慧,似乎被重新调动起来。

没工作不可怕,不会赚钱更加不可怕,可怕的是浪费时间,浪费青春,不闻不问江湖事,到底做个平凡人。我是不甘平凡的,和所有不甘平凡的浪子——曾经有一个“棋圣”,离别了单位,告别了棋坛,成为了乞丐。他摆下真正的“珍珑棋局”,与人交手。但每一次的交手,却都给了他无穷的信心。这并不是在堕落,而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憧憬。

他的一生为了棋,我的一生为了什么?当我几十年后,年老时候,我是否还是写着散文,小说,乃至于杂谈,汇合这么多年的智慧,达到我心中的“贤人”。棋有圣,书有贤。乐棋中,儒为辩。我想我的人生,并不该如此淡泊。即便我曾想做一个淡泊名利之人,但谁又能拒绝超越自身的“浩瀚声誉”。

三十岁,不过是船行的三分之一阶段。人生的路途刚刚展开。一路划过水面,跌宕起伏,寻求一个又一个岸边,靠着左岸,经历一场又一场故事。这些片段,组成了我不甘堕落的情怀。虽然上半生默默无闻,但求下半生有所成就。

长寿,是对三十岁的负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再三十年名噪四海。生命须得精彩,苦累那又何妨?我将继续耕耘岁月,穷极一生,从小溪流,大江河,再到无穷沧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那一年,我便踏上青峰之上,傲万古之慧,纵诗文高歌,博览天下,通明事理,明媚阳光。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