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明确的期末复习总是让人紧张中透出烦躁,心不时被学生的成绩给气到嗓子眼堵着,吞,吞不下去,吐,吐不出来。当电脑上跳跃出你已经完成阅卷任务时,我不由得长长吁出一口气,为一个学期的劳累打下了句号,我的心随着期末考试的尘埃回到胸腔。
七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铺在书桌上斜斜的,可以看见一些细小的灰尘在跳舞般漂浮,热辣辣明晃晃,又分明散发着悠闲的气息。暑假,可以有时间供自己安排,除掉线上学习和线上检查辅导学生作业的时间,并不是那样的宽裕如海,但它在我眼前实实在在展开了自由的气息——我的脚步没有铃声催促,我的案头没有堆叠的教案和堆成小山般的作业,身边没有连轴转的讲台。关上所有闹钟,我心情已经被时间拉成了长长的丝线,细细缠绕起一个精致舒适的茧,里面裹着实打实的慵懒。
暑假的最初几日,我平日里紧绷的神经如同骤然松弛的弦,空茫从骨头缝里都透出无所适从。可这短暂的空茫很快被另一种节奏悄然填满——属于我小儿子的节奏。我那一收假就要读三年级的儿子喜欢我唤他宝儿,他没有长大,我不敢说老,他是我生活中的光,是我生命的导向。他总是习惯性地起得很早。鸟雀的鸣叫还停留在喉咙深处,他就已经睁开了亮晶晶的眼睛,嘟着嘴:“妈妈起床,妈妈快起床!若是平时这会早读课都要下课了。”他如同闹钟,准时宣告我新一天的开始,这娃娃,简直就是一个找不到开关的闹钟。
把他爸爸和哥哥留在城市守住他们的事业;我把他带回老家,偌大大的院子里就养上一群鹅、一群鸡,让它们和我作伴吧!早上陪宝儿学习,成了我雷打不动比呼吸还自然的功课。每天有着具体的目的但不用赶时间,他做作业时,我捧一本书在他旁边看,我用笔做批注,他用笔解练习、写日记,他用手机学习英语单词时我在打扫房间,他稚嫩的声音在我耳中胜过天籁,我对他说:“妈妈最喜欢听你读书,你和哥哥是妈妈的发动机。“
我从小长大的家一定是我带他经常去的地方,我小时候自学游泳的大坝塘也是他喜欢的圣地。透过云层的阳光在水塘上撒下耀眼的光芒,在水面、在我们身上跳跃着金色的光斑。他穿着小凉鞋,“啪嗒啪嗒”地踩漫过洗衣坎的水,溅起一朵朵晶亮的水花,他快乐的笑声惊起了莲叶上的一只蜻蜓,飞起又落下。他玩够了就停下来,在一丛野菊花旁看蹲着,看得专注又惊奇——一只碧绿的小蚱蜢停留在草尖上,正迎着阳光,它修长的后腿轻轻地颤动。地面上几只黑色的大蚂蚁正在忙着找寻食物。儿子伸出柔软的手指想去碰触它,那蚱蜢有所警觉猛地弹起,在草丛深处消失,只留下草叶微微的摇曳。他抬起头,乌溜溜的眼睛里满是迷惑和惊奇,忽而又咧嘴笑起来,这小小的消失,在他的眼里也是大自然有趣的秘密。
不远处的水塘里,几簇莲叶挨挨挤挤的,犹如绿色的衣裙,不时有蜻蜓停留在上面,粉白嫣红的花朵被翡翠般碧绿的莲叶托着,随着水波轻轻颤动。水汽莲叶莲花特有的清香,在空气幽幽地浮荡。儿子骑着他的滑板车,在坝上滑着,滑板车车轮发出彩色的光,“咕噜咕噜”的声响一会儿在坝这头响起,一会儿在坝那头响起,他的衣角随风飘扬,像是一只展翅飞翔的蜻蜓。他偶尔停下来,看着几只红色的、黄色的蜻蜓轻盈地掠过水面,偶尔在水面悬停片刻,透明的翅膀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虹彩,有的在水面轻巧敏捷地点几下然后飞走了。宝儿也不去追逐抓捕,只是惊奇地睁大眼睛,小嘴微张,望着那些小精灵忽高忽低自由自在飞翔,对世间造物的赞叹写在他小小的脸上,是那么的纯粹赞美和惊奇。一阵忽起的微风,塘水漾起细密的涟漪如同老祖母脸上的皱纹,悄无声息地飘落水面的几片凋零的花瓣,像是粉色的小船,于无声无息中随波而去——在不动声色地绽放与凋零之间绽放生命的美。
午后阳光温暖而不炽烈,对我和宝儿而言,是属于我们小憩后的漫步与阅读。被晒得发白的世界,亦显得格外稠密而执着蝉鸣,仿佛在一声声呼唤:“热啊!热啊!热!热啊!热啊!热!……”恰似无数在空气里嗡鸣的细小电钻虽然让人烦躁,但是宝儿还是能安然入睡,整个房间里都能感受他均匀甜美的呼吸声。我坐在床边的书桌前,那些摆在桌子前排的书册都是我近期要看的,可我好像看见这些书册上都快长出草来了。在我指间翻动的书页,发出轻微的、令人心安的沙沙声。窗外,碧绿的田野扛着锄头忙碌的寨邻,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光影在书页上的字里行间静静移动。我偶尔抬头,便可以看见灰褐色的麻雀扑棱棱从窗户口飞过,轻盈地落在邻居家的檐角上,甚至有一只还落在我窗前细细的电线上,它歪着头,警觉的眼睛小小的如同黑豆,可却使我感到格外明亮。它是在审视手捧书页的我吗?还是很少出现在窗户口的我引起了它的好奇?或许认为是我闯入了它的领地?
进入眼帘的句子中有着我踽踽独行的身影:“遇到的所有遗憾,其实都是对你的成全……”触碰灵魂的字句如同巨石般的落入眼帘,这些词句融入在夏日滚烫的空气,为自己的操劳忙碌注入一丝清凉的慰藉。窗外依旧喧嚣的蝉鸣让我昏昏欲睡,在热风中微微翻卷绿叶无可奈何地摇着头,麻雀已不知所踪……整个世界生生不息的力量是无法撼动的。我们日常生活的烦忧在宇宙浩瀚的流转中,连一粒尘埃都算不上。那些令人心头蒙尘的琐碎的计较,在亘古不变的日光流转与众生往复间,能算得了什么呢?
黄昏时分,暑气渐褪,空气里浮动着一缕不易察觉的清凉。再次牵起儿子的小手,走向东峰林大道,散步的队伍里多了归家的邻居,三三两两,步履从容。我带着宝儿,喜欢到冗桑大桥去走走,顺带捉些小鱼小虾,冗桑大桥是前几年才修好的,河的上游被称作马鞭田,一到雨季就形成一个天然的湖,湖的中游被称为冗桑河,一弯细长的河流泛着深蓝色的光,像是一根玉带将群山环绕,这几年生态环境好了起来,群山葱葱郁郁,绿色的山倒映在蓝色的水中随波荡漾,让人感受到动静结合的自然之美。河岸两边的桥头上,停着各种各样的车,那是来这里钓鱼的人们的交通工具。我们不远的地方,在夕阳下的水色泛着柔和的、近乎橙红的光,小鱼成群结队地游来游去。岸边丰茂的树木,长长的枝条几乎拂到水面。钓鱼的人坐在灌木丛中的石头上,仿佛和这片山水融为了一体。对岸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在浅水处嬉戏,他们欢快的喊叫和水花溅起的声音隐隐飘来。
宝儿挣脱了我的手,在河堤旁布满青苔的石阶上蹲着,眼睛直直地盯着什么。那专注的神情吸引了我,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金色的田螺,正缓慢而坚定地沿着湿润的台阶边缘爬行。那黄褐色的、螺旋形的房子随着它的身体移动,在湿润的空气里它小小的触角谨慎地探询着前方的路。
“妈妈,抓它……”儿子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伸出食指的他,很想碰碰田螺那脆弱的壳。
我轻轻制止了他:“嘘——”我默默他的脑袋“别打扰它,它在努力回家呢。”
他收回手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静静地蹲在那里,目光追随着田螺的足迹,那份专注与温柔的守护,仿佛在呵护着全世界的完整。那田螺执着游动的轨迹,在平静的水面划出一条几乎看不见的、闪着微弱水光的银线——微小如尘又怎么样?生命的的韧性是不懈前行。我们没有惊动它,悄悄绕开前行。河水依旧流淌不息,暮色温柔地包裹着两岸的草木与归家的人影。暮色四合时,停在岸边的车辆已经开走了七七八八。
当地平线收走最后一丝光亮,白昼的喧嚣被夜的宁静彻底代替,如同轻柔的墨色丝绸降落的夜幕上,深远高蓝的天空携带一颗颗亮闪闪的星星闪亮登场。在夜的宁静中。儿子翻看着他的读物,那一个个美丽的故事让他的眼睛比星星还亮。
等宝儿酣然入梦,这夏夜的深处便真正属于了我自己。我书桌上的台灯被拧亮,暖黄的光晕在桌面上铺开开来,这是完全独属于我的世界。我打开电脑,就着窗外夏虫的鸣叫青蛙的歌吟,写下我一些属于我的文字。灯光下,键盘的边缘泛着柔和微光,我的手指落在上面敲下生活的印记,手指敲击键盘的吧嗒吧嗒声是这静夜里唯一的乐章。
然而我的思绪并非总能如这夜色一般流畅。有时,面对键盘上跳动的光标,我头脑也陷入一片茫然的空白。那些白天里在大脑中鲜活跳跃的感触、那些在大脑里瞬间闪过的灵光,仿佛坠入黑暗深渊的石子,在指尖激不起半点的回响。我的指尖在键盘上上有意识地停留,轻轻敲击桌面的手指宣示着思维的凝滞,我目光投向窗外深沉的夜色,试图从远处野兽般蹲着的大山或者天边的星子或浮云中觅得一点启示,但有时也徒劳无功。我散文的创作有时如同在沙漠中跋涉,举目四望,不见希望的踪迹。恰如苏轼慨叹:“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慷慨的清风朗月,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幻,若将这天地间的声色化为自己笔底的波澜,那是灵魂漫长而孤独的劳作……
思维的凝滞胶着,让我的目光偶然触及桌角——小家伙写好的日记本歪歪斜斜地躺在桌角。我信手拿起一张,随意涂写着什么,并非成句,更像是思绪的碎片:“苔痕上的田螺……我眼中的蜻蜓翅膀……黄昏时冗桑河里的碎金……”潦草的字迹如同一只只蝌蚪在游动,不成章法。就在此时,宝儿无端地从睡梦中醒来,一边光着小脚丫啪嗒啪嗒地走过来,一边揉着眼睛,眉眼中带着初醒的懵懂与柔软。他好奇地塞进我的怀里:”妈妈,你为什么还不睡。“一边盯着电脑屏幕,看着我的手指敲下的字迹。”
“妈妈,你在写文章吗?”他奶声奶气地问。
“嗯,写文章。”我停下敲击键盘的手,摸摸他柔软的头发。
他伸出小手,抓起自己的日记本,脸上绽开一个狡黠的笑容。我有些惋惜,又有些莫名的解脱感。孩子咯咯的笑声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脆。他说:“不给你看,看了你又要我改错别字。”他嘴角的笑容,忽然像一缕微光,穿透了我脑中淤塞的迷雾。
我重新把手放在键盘上,开始记录下今日黄昏河边的那只田螺——它缓慢的爬行,背负着它小小的屋子,在青苔上留下的那道若有若无的水痕;记录下儿子蹲在旁边,屏息凝神守护着它的那份温柔专注。笔尖流畅起来,不再是艰涩的挖掘,而成了潺潺的溪流,自然而然地流淌出黄昏时太阳的光影、田螺的倔强、宝儿童心的纯粹。那些曾被撕碎的念头和词语,一瞬间有了新的生命,它们在我的大脑里重新组合、生长,在键盘上蜿蜒出意想不到的路径。我创作的闸门,被宝儿无心的破坏得到重构,打开了大门。
夜更深了,窗外的星光稀稀疏疏。推开窗户,清凉的夜风带着露水和草木的清香涌入。深蓝的天幕上,弯月如钩,清辉无声地洒满了窗前的书桌。键盘被月光浸染,那些刚刚从我的大脑流在屏幕上的字迹也仿佛也吸饱了月亮的光华,在我的房间里微微发亮。闪着光芒的屏幕更像是被无形的犁耙耕耘过处女地,留下了饱满丰实的印记。
目光投向窗外,白日里那方熟悉的田野,此刻在月光下只余下大片大片朦胧的深色轮廓,宛如铺开的墨玉。白日里喧闹的蜻蜓、孩子嬉戏的水花都已隐去,唯有若有若无的水稻的清香,乘着夜风,丝丝缕缕地潜入窗棂,萦绕在鼻尖。将白日里那些鲜活的华美——欢快的脚印、专注凝视田螺的眼神,蜻蜓透明的翅膀揉碎河面上跳跃的夕照碎金、还有孩子抢过日记本时清脆笑声——它们并未消失,只是沉如同沉淀在水底的珍珠,在月明人静时,在灯下的键盘上,在心的海洋里被打捞、擦拭,在键盘上被编织,化作了屏幕上游走的字符。这些字符,正是心灵对白日馈赠最深沉的回应与再创造。
暑假并不漫长,它的意义,并非仅仅是肉体的松弛和工作的暂停。它更像一方精心预备的沃土,允许我自己沉潜下来,以最贴近生活本真的方式去寻找、去凝视、去感受。在街头巷尾的漫步里,在童声稚语的田野上,在冗桑和湛蓝的河水中,在灯下的字里行间,甚至在遭遇创作枯井的焦灼时,是生活以其全部琐碎填充细节,默默滋养着日渐干涸的心田。
日光流转,蝉声阵阵,清脆如风铃的孩子的笑声,田螺在青苔上执着前行的模样……所有这些,都是暑假生活最为形象的注脚。提醒着为了生活而拼命劳作的我:所谓生命的丰盈,不在于事业的惊天动地,而在于用心感受生活的每个细节,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在这暑气氤氲夏天,让我俯下身去倾听生命深处细微的脉动,那荒芜自会悄然消退,生命与创造的清泉,便会在意想不到的角落,汩汩涌流,泽润心田。
夏日炎炎,而心灵的耕耘,在每个足迹里保持微笑——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