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眼,寒意已渡千山。山河映故影,人间的秋,便在叶尖的黄里,沉得深了。
我试图从记忆的走马灯里,打捞那段穿行小兴安岭的时光。可文字忽然变得贫瘠:我写不出初抵林海时,挣脱尘世樊笼的辽阔心境;也描不尽每一次呼吸间,林海馈赠的自由气息。那是灵魂与天地相拥的时刻,是血脉里涌动的无声震颤。
9月19日,我们一行4人从黑河启程,一路向小兴安岭深处行进,开启了伊春之旅。
第一站抵达汤旺河。汤旺河最令人称奇的是林间的石林 —— 亿万年前板块挤压隆起的花岗岩峰,经流水冲刷与长风雕琢,有的如雄狮昂首,威风凛凛;有的似灵猿探月,憨态可掬。它们散落在林海间,与松涛阵阵相映成趣,谱写出自然造物的神奇篇章。
汤旺河的树,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倔强。悬崖边一株杯口粗的白桦,扎根石缝已四五十年,林区人唤它 “绝处逢生”。灰白树干上的每一道纹路,都是与风雨抗争的印记,是生命最坚韧的宣言;枫桦与落叶松枝丫相缠,成了相守相伴的 “情侣树”;云杉与枫桦并肩而立三百年,化作不离不弃的 “夫妻树”。原来草木间的深情,不似人类故事那般喧嚣,却比岁月更绵长,比时光更恒久。
第二天,踩着阳光透过枝叶洒下的碎金,走进茅兰沟的白桦林,白桦的枝干洁如象牙,梢头却燃着橘黄的火焰,热烈而鲜活。叶片飘落时,有的坠入溪流,化作小小的 “帆船”,载着阳光驶向远方;有的轻轻栖在肩头,带着草木的暖意,让人不忍拂去。
先于景致抵达耳畔的,是溪水的叮咚声,那山泉特有的清泠,像有人在幽谷深处,慢条斯理地敲着青玉磬,每一声都叩击在心间,涤荡尽尘世的浮躁。
沿着溪流前行,两岸崖壁愈发陡峭。崖顶的树木参差错落,争高直指,似要与天比高;偶有孤峰耸峙,上与天齐,雄健中藏着秀美,刚毅里透着婀娜,宛如一幅幅笔力雄浑的山水画。
山回路转间,一处悬壁上忽然垂挂下两条瀑布,如白龙戏水般探入深渊。飞瀑流泉不仅为峡谷添了灵动之气,更奏响了天籁般的音响 —— 那是茅兰沟溪谷乐章里,最欢快亮丽的乐句,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第三天,从嘉荫抵达五营,这里曾是伐木声震彻山谷的国营林场,如今已蜕变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这片141 平方公里的原始林海,如绿肺般镶嵌在兴安岭腹地的秘境,因红松遮天蔽日,被称作 “全亚洲最佳空气质量的红松森林浴场”。
徜徉林间,掬一捧石缝中渗出的山泉,甘洌直抵肺腑;贪婪地呼吸每立方米含数万负氧离子的空气,如饮琼浆玉液,只觉神清气爽,几欲飘然成仙。
林海深处的 “树王” 更令人屏息 ——38 米高的身躯直指苍穹,直径近两米粗的树干需数人合抱,七百年的光阴在皴裂的树皮上刻下深深浅浅的痕,每一道都是岁月的印记。“树王” 周围,古松环立,平均两百岁的树龄,让这片林海成了 “活着的历史”,静静诉说着小兴安岭的过往。
“树王” 旁,一位老林业工人正为游客讲解,嗓音里带着松脂般的厚重与沧桑:“红松这东西,混生在哪儿都能拔尖,就算零下五十度的严寒,照样长青 —— 这就是红松精神!”
风过林梢,松针簌簌作响,仿佛古树在低语回应。
最震撼的,是站在观景台的刹那 —— 山峦如铺展开的彩缎,山脚的云杉、冷杉凝成墨绿的底色,山腰的落叶松、杏树泼洒出灿烂的金黄,山顶的枫香、五角枫燃起热烈的丹霞,三色层层递进,漫向天际。
阳光穿云而下,在山坳间投下流动的光斑,整座山林仿佛有了呼吸,每一片叶子都在光影中舒展、舞动。恍惚间,忆起儿时的蜡笔画 —— 原来最绚烂的色彩,一直深藏在大自然的笔端,藏在这林海山川。
伊春的初秋,十二度的风里裹着鲜活的气息。草木低语着百年古松的故事,云海铺展天赐湖的静谧,松鼠跃过栈道,黑亮的眼眸中盛着未被惊扰的澄澈。这里的美,从不在奇峰艳花的刻意雕琢,而在 “见素抱朴” 的本真力量:踩在腐叶上的松软触感,枝叶筛下的细碎光影,吸一口便洗去尘俗的清新空气 —— 人轻得仿佛要随云飘走,与天地融为一体。
初到伊春的人,必被这里的空气绊住脚步。松脂的芳醇混着腐殖土的沉酣,苔藓的潮气漫入颅顶,恍若饮下了山月酿成的陈酿,竟让人 “醉氧” 微醺。当地人笑着说,这是林海送给远方客人的第一份见面礼,质朴而真诚。
山是伊春的骨。小兴安岭余脉绵延不绝,没有剑拔弩张的险峻,却有吞纳千山的苍茫。
水是伊春的血。汤旺河穿城而过,河水清得能数清水底卵石的纹路,涟漪里浮动着草木的清香,一圈圈扩散向远方。
仲秋时节,游客渐渐多了起来,可伊春的宁静却未被惊扰。清晨的市集上,老人挑着带露的松果,盆中冷水鱼蹦跳着,映出晨光的温柔;黄昏的广场上,舞步与松涛共振,节奏里满是生活的惬意。这座城,就像一株扎根大地的老松,任外界喧嚣热闹,只按自己的节奏生长、呼吸,从容而淡定。
当地出租车司机说,从九月下旬开始,秋神会用三周时间,将枫红、松绿、桦黄泼满伊春。中秋时分的 “五花山”,更是把秋意酿得醇厚浓烈,拾一片落枫夹在书中,就能藏起整座山的斑斓与诗意。我们来得早了几日,虽错过了秋景盛期,却为下次重逢留下了念想 —— 正如月缺才盼月圆,缺憾原是圆满的注脚,遗憾亦是重逢的伏笔。
伊春最动人的,是让人找回 “呼吸的自由”:这不只是肺腑间空气的张合,更是灵魂与天地的共吞吐、同频共振。
在海拔与纬度的变换中,我们挣脱了钟表的桎梏 —— 风过松枝的轻响、云漫湖面的温柔、松鼠嗑果的细碎声,都成了我深爱这个世界的理由,成了生命里最珍贵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