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静的头像

王静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6/09
分享

桃花潭水深千尺

      居住的房间,落地窗户正对皖南泾县山水,一扇窗遮掩不了皖南山水的灵气秀丽,抬头低头的瞬间,桃花潭的水,李白的影子,不断在脑海里跌宕起伏,灵秀俊朗之地,暂时安放一颗焦灼浮躁的心。期待早日去桃花潭,洗去心上的污垢,洁净的心,轻松行走尘世。

第二日,起的特别早,车行驶了很长一段距离,才看见慢慢升起的朝阳,沐浴朝阳,精神气饱满的人,心情愉快,大街上的人和车不多,山区小城,宁静是主旋律。到达桃花潭景区,天色清朗,隔着车窗玻璃,看见群山环抱之间的桃花潭,涣散的眼神,瞬间定在水面。一层又一层白雾,或漂浮水面之上,或融入水中;或相互纠缠,或分道扬镳,姿势形态无雷同,飘逸如翩翩公子;一副我的地盘我做主,谁也管不着,想怎样飞舞就怎样飞舞的肆意洒脱随性之态,着实令人羡慕。青山间的水,通常泛绿色,而桃花潭的水,乳白色,仙气十足,张力十足。

顺着鹅卵石铺就的路往前走,沿路没有太多的游人,穿古装,插花簪的女孩,清瘦,嘴角的笑容,柔柔弱弱,裙角的蝴蝶,睡着了。走走停停,欣赏老街美景,老街上的建筑物大都属于徽派建筑,木头房子建造的店面,与记忆里自家居住过的房子差不多,小阁楼,天井窗,木制货架,说着本地口音的泾县人,朴实之态,自然融入老街的安静中。看到卖宣纸的店家,询问价格。宣纸,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白色的宣纸,植物精华物的高度提炼,手工制作的宣纸,匠心独具,凝结了造纸人的智慧。宣纸传统制作技艺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纸润墨性好,耐久耐老化强,不易变色。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作画“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少虫蛀,寿命长。宣纸自古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

每一个夜深人静,与宣纸相伴的夜晚,都是人生的光明时刻,一边轻抚铺在书桌上的宣纸,一边调墨,心底的柔情和温暖慢慢苏醒。山间植物的各种香气,藏在宣纸里,遇见风和空气中的湿润隐隐约约散开来,一定神,香气飘走了,不可轻易捕捉的香气,不断和自己的呼吸力道较量,呼吸偶尔碰撞纸间香气,心扉打开,心满意足,写字的手似乎更流畅了,字中有你,你中有字的感觉,是书写人快乐的源泉,百写不厌倦。心的力量在纸上随着墨韵力度缓缓舒展开来,纸上的江湖,自己一笔一划书写。字体线条,粗细长短,粗狂细腻皆由写者掌控,外形似那时写字者的心境。所写之字浸染一张宣纸,时光中的写字人画作人的精神曾经留在宣纸上,一张张沉默的宣纸,留下了千古万代的精神流量。经历者,在欣赏远古以及现代字画时可以寻到宣纸上蛛丝马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产生共鸣,我们心意相通,因为一幅留在时间里的字画。桃花潭边,生长大量做宣纸需要的植物,材料选择的便捷,加之独一无二的山泉水辅助,使得每一张宣纸的含金量饱满而丰盈,桃花潭,福泽之地,诗意栖居地。

桃花潭边,李白已经等候我们多时,拉一下他的手,心与桃花潭的距离更近了。“千山鸟飞绝,唯有敬亭山”,空荡荡的心,桃花潭边停留。一股控制不了的无名情绪牵扯着我们,我们一遍一遍说李白和汪伦,猜测生活在那个时空中的李白各种怀才不遇的境遇;骑马驰骋皖南,对酒当歌的忘情时刻。当年李白,汪伦互相道别的桃花潭渡口,此刻站着另一群人。每一段水域边,遇到的人不一样;只有一样的水和自己;和水一样清澈有力,一生的追求。诗人李白,端起酒杯前在人间,端起酒杯后脱离人间,写出绝世诗篇只是他的天外飞仙和信手拈来,被冻结的时间里,李白站在我们身边。入世是必须,出世也是,时间里纠结,耗费心神,也许是一种清醒的督促,深刻而孤独,凝聚力极强,总有一天会迸发,依然在岸边。

赛龙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因沅陵山多水密,巫师不知他魂落何处,就让各族打造一只龙舟,逐溪逐河寻找呼喊,以至演变成后来的划船招魂的祭巫活动。眼前的桃花潭,此时热闹非凡,多条龙舟停留水面,颜色不一,栩栩如生。龙舟上划桨的汉子,皮肤黝黑,扎着喜庆的头巾,号子喊得一声比一声响。扎满花的一条主龙舟缓缓在水面滑行,水面荡漾端午节的欢乐,祥瑞之气,升至高空,无人机接收。

以“踏浪寻诗仙 竞渡桃花潭”为主题的2025“正山堂·泾上红”杯桃花潭第十二届龙舟赛在安徽泾县桃花潭旅游度假区举行。来自本地、高校、其他乡镇近30支龙舟队同台竞技,为当地居民以及游客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水上盛会。本届龙舟赛不仅聚焦赛事,还着力深度打造独具特色的“诗画龙舟”文化IP,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祭祀巡游、龙舟回娘家、经典诗词诵读以及寻找“小龙女”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生动展现了龙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地域特色,为大赛预热升温。

原来,我们在老街看见的女孩们是小龙女啊,古灵精怪的小龙女,窈窕的身姿,纤细白皙的手指,留在了我们的记忆里。桃花潭景区,一条又一条龙,与我们擦身而过,扛着龙头龙身龙尾的男子们,体形健硕,意气风发的样子,充满力量感。中华文化里的神奇物种:龙,离我们如此近,近的我们能感受到他的神圣召唤。桃花潭四周,一片欢腾,人们因龙而聚在一起,盛世,包含桃花潭的清澈与辽远。

晚间回来,美景对内心的触动依然没有停止,写关于桃花潭的诗句:

挣破某个时空

一种牵引延伸而出

许久未见的桃花潭

你好啊

走在岸边

内心平静

薄雾笼罩的桃花潭

适合一个人走走停停

止语,心水合一

暗物质

擦身而过

迎面走来

似有知觉

无半点不适

一段一段冻结的时间里

相遇李白

酒过三巡

他读诗,写诗

流泪,睡去

我斟酌自己写的诗句

时间融化之前

带回自己的世界

李白存在的时空,早已散尽,可他写的诗句,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走过平地和沟壑,走过低谷和高光时刻。文字的影响力深入骨髓,跨越时空。读李白写的诗句,每个人有不同感悟,解救,治愈等词无法准确表达我们读完诗句之后内心的深切感受;人生每个阶段,读李白写的诗句,感受都不一样,一遍一遍琢磨,人生镜像越发意犹未尽,像眼前的桃花潭水,深千尺,深不过一颗跳动的心散发的无限深情,蔓延至今。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