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辛夷平的头像

辛夷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18
分享

秋色

秋天,总是以极其安静的方式来到人间。它不需要宣告,也不需要铺陈,只是一天清晨,风的气息忽然变得凉了,阳光的角度忽然低了,田野与树木的颜色忽然换了。那一刻,你才意识到:秋,已经悄然坐在身边。

秋色是从天上开始的。盛夏时分,天空总是厚重的,仿佛要压下来。到了秋天,云层忽然稀薄起来,空气透澈得近乎透明。白日里,天穹高远而辽阔,像一面无边无际的幕布,把人的目光引向无限。到了傍晚,天边的霞光慢慢漫开,从橙红到深紫,色彩浓烈而纯净,仿佛大自然一日的情绪,在此时尽数倾泻。秋天的天空从不空洞,它自有一份沉静的丰盈。

秋色是从树木和草丛中蔓延的。最先变色的,总是高处的枝叶。那些原本深绿的叶子,在几天之间,突然染上黄意。黄意转深,便燃成金色,再往后,便是红与褐。树木的变化像一场仪式,仿佛它们早已排好队列,只等秋风的指令。落叶是这场仪式的高潮。无论是在城市的街头,还是在山谷的林间,落叶飘零的时刻,总让人心生怔忡。它们并不带悲凉,倒像是一种笃定的回归。每一片叶子从枝头坠落时,都带着极轻的声音,仿佛低声的告别。

秋色也在田野里。金黄的稻穗弯下腰来,仿佛在低声诉说一年的辛苦;成片的玉米杆在风中簌簌摇晃,像是等待入仓的队伍。田埂上,零星的野花还在开放,紫色、白色,细小却倔强。收割过后的土地,裸露出深褐的土壤,厚实而安稳,仿佛在呼吸。田野的秋天,是人间最质朴的诗篇,不需要任何修饰,它本身就是生活最丰美的注脚。

秋天的村庄格外安静。晨雾缭绕的时候,远山若隐若现,房屋的轮廓在雾气里模糊。鸡鸣声偶尔传来,清脆得像打破一块玉。炊烟慢慢升起,空气里混合着柴火的味道,那是乡土特有的气息。院落里,墙边挂着一串串红辣椒,像燃烧的火焰;檐下悬着金黄的玉米穗,排列得整齐而丰盛。孩子们在院中追逐,踩起一地落叶,笑声清脆得像山间的泉水。老人坐在门口,微眯着眼晒太阳,神情里有一种秋天才有的宁静。

如果说春天是热闹的,夏天是喧嚣的,那么秋天便是清朗的。秋色不是轻佻的,它总带着沉思的意味。走在城市街道上,梧桐树的叶子一层层铺在地面,脚步轻轻踩下去,发出脆响。人们行色匆匆,却难免被这一片片金黄所吸引。黄昏时,夕阳的余晖照在高楼玻璃上,冷硬的线条也忽然柔和。秋天的城市,仿佛披上一层金纱,日常的嘈杂被缓缓稀释,连空气中都带着一点克制与安详。

秋色往往也属于山。山中最早染上的,是枫叶。它们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在青石小路的两旁摇曳。风吹过,大片红叶飘落,像一阵慢慢散开的红雨。再往深处走,林中夹杂着桦树,枝干修长,叶片金亮,阳光一照,像千万面小小的铜镜。山谷间的溪流因为落叶而多了装饰,水声叮咚,带着几分清凉与欢快。登高望远时,群山起伏间的色彩层层叠叠,红、黄、绿交织在一起,像一幅巨大的织锦。

秋天也属于夜晚。白昼的热烈褪去之后,夜色显得格外清澈。月亮在秋天常常特别明亮,仿佛离人间更近。满月升起时,山川、田野、村庄都被笼罩在一片柔光里。树影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图案,偶尔传来虫鸣声,与夜风交织成静谧的合奏。秋夜的星空格外辽阔,繁星点点,像撒下的碎银,延伸到无尽处。走在秋夜的小路上,心中常常会涌出难以言说的感慨,仿佛人与天地之间的距离被拉近。

秋雨也是秋色的一部分。它不像夏雨那样急促,更不像春雨那样缠绵。秋雨来的时候,细而稠密,带着一丝寒意。屋檐滴落的水珠,连成一串,轻轻敲打地面,发出单调而悠长的声响。田野里,雨点落在稻穗上,发出细微的颤音;树林里,叶片因雨水而变得厚重,风过时沙沙作响。秋雨的节奏,总让人心中安静。雨停之后,空气澄澈得仿佛洗过,天空高远,远山分外清晰。

秋色中最动人的,是它的张弛与留白。它不是盛夏那样毫无保留的铺陈,而是懂得收束,懂得含蓄。它把最明艳的颜色洒在山林与田野,把最宁静的时光交给村庄与夜晚。它既慷慨,又节制,既丰盈,又安静。走在秋天里,无论是面对漫山遍野的红叶,还是静静流淌的溪水,心中都会升起某种难以言说的安宁。

秋天是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它不需要结局,也不需要言语来概括。它自有节奏,自有章法,把人间点染成最清朗的模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