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夏君栋的头像

夏君栋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30
分享

爱在青山绿水间

巍巍青山绿,潺潺沂水长。地处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山脉连绵起伏,自然风光旖丽,云雾缭绕其间,风景如诗如画,境内森林覆盖率达35.2%,沂沭河并驾齐驱,蜿蜒曲折自北而南流向苏北流入黄海。这里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步入此间如入天然氧吧。

漫步巍峨崮群中,游走绿水青山间,忽有一队橘黄色车队驶过,那是这片绿色家园的忠诚守护者--我们可爱的森林防灭火队员们,他们日夜操练,精心备战,默默守候着这万顷青翠......

集合哨响起。早上6点,伴随着集合哨的响起,森林防灭火的青年队员们迅速的从宿舍楼冲出,干净利索,一套惯性组合动作,所有队员整齐划一。“报数”,“12345678......”,“立正,稍息!”值班班长潘海龙向值班领导报告:“指导员同志,全体队员集合完毕,请指示!”。“请按既定计划进行!”伴随着一声命令,队员们的一天开始。首先是徒步5公里体力训练,然后队伍入列分组检测防灭火器材、队员示范和熟练器材的使用,最后整理齐全设备入库,上午8点一切基础训练完成,每天两个小时,只有在暴风雨天气和应急出警时例外,从2011年9月1日大队成立起从未间断过。

警情电话。“嘀铃铃,嘀铃铃...”第二声铃声响过,“喂,您好,这里是沂水县森林防灭火巡查大队,您请讲?”值班人员立即记下来电话号码,记录警情,“好的,我们立即向值班领导汇报”。10分钟全体值班人员集合完毕,在简要安排工作任务后,登车立即出发......这样的警情,特别是每年的防火季,随时都在发生。在值班室里,一摞摞整齐的出警记录,记录的不单单是一串串号码,一个个位置,墙上挂着的一张沂水地图上,更是用红笔、蓝笔标注着一个个风险点、一条条上山路。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这一深深地印在每一名队员脑子里。

瞭望台上。“老婆,今天我在林区瞭望台上值班,咱爸咱妈别忘了去送饭,孩子上学别迟到了”。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值班队员武泓辰登上了海拔610米的周坪地瞭望台,在这里他们要度过一天一夜的时间,随时关注周边火灾警情;而在县森林防火指挥中心,轮流值班的2名同志也24个小时时刻关注着全县的25处瞭望台和8处监测点。大队教导员王支强告诉我们:“这里实行军事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警情第一时间发现,队员第一时间出警,火灾第一时间处置到位”。

一年四季。冬春季节少雨多风是这里显著的特点,特别是有四处国有林场,每年森林防火期时祭祖上坟的、冬春烧荒的,火情随时考验着年轻的森林防灭火队员们。从县城到最远的林区有60公里,加上交通人流的原因,有时到达林区就需要1个小时。森林火灾的“防”与“救”在不断交替,防火期重在救火灭火,其他季则突出预防,宣导森林保护政策、防灭火救护知识等,林区、乡镇、村庄、集市、校园,处处都留下队员们忙碌的足迹。

最可爱的人。2020年3月的一天,临县的三山沟发生火灾,30名队员30分钟集合完毕,直赴火灾现场支援。崎岖的小道、炙热的火烤、还有不规则的风向,考验着灭火指挥员、也考验着每一名灭火队员。“要坚决执行命令!要尽快扑灭明火!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森林火灾损失!”这是命令!“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每个人都有“金刚钻”。火扑灭了,连续10个小时的奋力扑救,没有顾上吃饭、也没有顾上喝水,得到通知暂时休息的一刻,参加扑救任务的队员们席地而眠。明火扑灭并不代表不会反复,短暂的休息、补充营养后,队员们对火灾周边区域再次排查,直至隐患完全排除。

这是我们的事业。“要问我们苦不苦,说不苦那是假的;要问我们累不累,说不累,那也是怕家人担心;但要问值不值得,大家都会说:值得!这是一份光荣的职业,这是我们的选择!”值班班长张升余在组建之初就在这个队伍里,现在已近15个年头,曾经稚嫩的脸上也写满了沧桑,腿上的3处淤青是在历次救火时留下的;曾经歪伤的腿关节在潮湿的天气,还隐隐作痛。当然,其他队员也都留有青春的“印记”。

飒爽英姿的橘黄色是和平时期守护绿水青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群有活力、有担当、有激情、有情怀的青年人,无悔于事业,无愧于青春,是沂水大地绿色森林的守护者,更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奋斗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