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大师季羡林说过月是故乡明。“每个人都有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故乡不仅有月,亦有一轮红日,同样为人所深爱。我既爱故乡的月明风清,更钟情于的故乡太阳的火红明亮。
在心田间,始终停驻着一帧画面,地平线刚刚升起照耀着雪峰脚下,雪白的村庄炊烟袅落间的一轮朝阳红日。
故乡在祖国的最东北方,与华夏东极抚远相邻。我不曾见过抚远日出江面的震撼,却知相聚二百里的家乡日出接近于此。同样是祖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清晨二点半天开始放亮,四点钟红彤彤的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
故乡的朝阳是红的,夕阳也是红的。
童年时的我喜欢在雪地与红日赛跑,欢腾腾的呼吸,红彤彤的脸颊,忽闪着笑意盈盈白霜染白的眉眼。奔跑时,红日像调皮的皮球在林中穿梭跳跃,我跑的快它跳的欢,我跑的慢它也慢下来等待着。当一头扎到雪堆里,仰卧在莹白的白雪上,红日停下来探着头看着我。它像是我同龄的孩子,故意在追逐着和我捉迷藏,红彤彤的燃烧火球活力四射,在地平线上蹦蹦跳跳,在平原上的白桦林林中略过,当红日渐渐落尽红光淡淡在西山隐去,远山的霞光映满天际。
说起北方的红日,那一定要站在在冬季的苍凉大地观赏,白的雪地,红的太阳。画面感无需任何语言描述,和刻意渲染,一种不言而喻的美好和感动。
迎着红日方向前方,踏在雪地嘎吱嘎吱作响,这才是冬日该有的模样呀。记忆中冷冽冬天的寒气里有火热思念的味道。那种寒冷的气息混合着太多温暖熟悉的感觉,迎面而来的复杂情愫和元素,包含着童年的快乐,少年初恋的苦涩,父亲母亲的舔犊之爱,哥哥们的佑护手足情义,也有母亲做饭的饭香和木柈子柴草的烟火气。
记得1978年初春,我家从兵团最初落脚的山脚畜牧场,搬到了场部。父亲分得一套崭新的红砖房,在当时一片土坯房中显得格外醒目。初春时节,冰雪消融,黝黑的大地初露真容,空气里弥漫着春风与湿润泥土的气息。我沉醉在这扑面而来的生机里,心中满是欢喜——春天来了!这意味着万物复苏,草根萌发新绿,繁花盛景不远。此时的太阳也与冬日不同,变得格外可爱,如同初生的婴孩,焕发着新生的光彩。
一日清晨,屋檐下雏燕的呢喃早早将我唤醒。我飞快穿好衣裳,从房东头跑向西面的草地寻找昨夜的露水,细细端详草尖上露珠折射七彩光芒。北方的初春依然料峭,风里带着凉意。太阳跳跃着,从先前红彤彤苹果的脸,渐渐化作一轮黄澄澄的金盘,低低地贴着地平线,将我的影子长长地投射在一栋土坯房的山墙上。我一边奔跑,一边看着墙上变幻的光影,趣味盎然。那束光暖暖地笼罩着我,仿佛为周身镶上了一道金边。就在这乍暖还寒的晨风里,这束光骤然击中了我的心,整个身体都被它照亮。那一刻的画面,就此深深烙印这一世的记忆中。
那一刻突然觉得是那么美妙,暖暖的橘黄笼罩着整个春天的大地,阳光照射暖融融地晒着周身,驱赶走一冬天的寒意。故乡的红日,丝毫不逊于海上日出的震撼质感。蓬勃喷薄而出的红阳周体发出浓艳红光带笼罩河面上,当融金色与血红的色彩交织成一体,成就一副史诗一样惊叹的画面。不禁感慨大自然的壮美,惊天地 泣鬼神般的存在,各地域地貌迥异不同的美丽景色。
时至今日在我心中,没有任何地方的太阳能超越我故乡的太阳,日出之城澄明清澈的日光无以伦比。亦也没有任何地方红阳能代替我心中的红日。
那帧平原红日久久挂在我心上。那么浓烈,那么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