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赤道附近,信风边界层的湿空气摩擦辐合,在辅合带上,空气对流上升形成积雨云。在一定条件下,这些积雨云组成对流云团,形成大范围的上升运动。在对流云团里,天气非常活跃,常有雷暴、降雨出现。在中尺度对流云群的边缘,常有飑线活动,风力可达8-9级。”
五月末的鹿城是炎热的,同样也是多雨的。窗外的椰树与小叶榕树交织着,被雨后的阳光照射下来,映衬在教室内,外面是白云绿岭,里面则是坐在窗边遥望着云岭的辛之水。
“辛总,假期前最后一节课了,想好假期去做什么没?”课搭子章泊泽收起手机,看向正在思索着什么的辛之水。
辛之水扭过头,并没有回答他,而是调侃道:“怎么不继续打游戏了?是游戏不好玩吗?”
“这不是快要下课了嘛。”章泊泽看了眼手机,嘿嘿一笑,“大学生是这样的。”
辛之水“啧”了一声,随后回答他:“鹿城大学前两天的推文你看没?”
“公众号上的吗?”
“嗯。”
章泊泽再次打开手机,点开鹿大公众号,看了两眼便玩味起来,“哦呦,鹿城二中端午研学,以志愿服务的形式邀请鹿大的大学生一起。看这内容,是想让我们照顾这些小孩子了。”
辛之水点头认同:“不过这倒是和公费旅游挺像,还有志愿补贴,就是这些初中生不知道调不调皮。反正我过去面试了,研学的地方是个文化名地,大部分面试的都是咱们人文院汉语言专业的。”
“看样子你是要去了,面试过了没?”
“没过我就不会问你了。”
“这倒是……”章泊泽听到下课铃声,拿起书刚想起身,却发现老师不知道何时闪身到了他的身旁。
“聊的那么开心啊,看来对放假已经迫不及待了啊。”老师笑嘻嘻的和他说,忽然发问,“那么高兴,我上课讲的东西都记住了没?”
“记住了,那肯定记住了。”章泊泽尴尬一笑。
“那你呢”老师又看向辛之水。
辛之水小鸡啄米似的点头:“记住了记住了,人文地理学,赤道……呃……赤道辐合带。”
“很好。”大学老师对学生一般都是很随和的,拍了下辛之水的肩膀后,老师提醒到,“鹿城现在正处于多雨阶段,南海辐合带最近活动较强,出去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好嘞,谢谢老师提醒。”
和老师聊了几句后,两个人讪讪地离开教室。
离开教学楼,他们来到停车场,辛之水骑上电瓶车,看见章泊泽还在他身后。
“不回宿舍了吗?”辛之水抢先开口。
“我要回家了。”章泊泽一脸深沉,似乎对他很是不舍,“这次一走,不知几时相见。”
两人站在榕树下,随着清风吹拂,蝉鸣成群响起。
辛之水见他目光深邃,要不是知道他住在哪,说不定真成依依惜别的情景了。
“你家就住在鹿城你装什么深情呢?想蹭我的车去校门口就直说!”
辛之水捂住耳朵,大吼道。
“还有这蝉咋天天乱叫,每次一起叫的时候就和音波炸弹一样!”
章泊泽刚才还是深沉的脸一下变得嬉笑,捂着耳朵坐了上去。
“下雨了?”刚坐上车,他就感觉到脸上湿淋淋的。
“没有,是蝉尿。”辛之水拧开车钥匙,调转方向奔着学校门口开去。
两人聊着聊着,便来到了大门。
“路上小心些,回家多看些健康视频。”
送章泊泽上车离开后,辛之水回到宿舍,此时四人寝的宿舍已经只剩下了他一人,一位是琼省本地的,此时已经坐上了回家的高铁,另外两位则是一个班的同学,现在还在上着课。
“宿舍现在的大王回来了!”
他很享受这种无人的安逸空间,尤其是在下雨的时候,听着外面的树叶摇曳、雨打绿枝,有一种天地悠悠仍存一人的舒适感。
“收拾收拾东西,明天早早出发。”他打开小行李箱,将需要用到的和可能会用到的东西收拾进去。
因为要带着这些小朋友相处两天一晚,辛之水也同样将需要换洗的衣物装好,同时准备了一些小零食,用来消遣娱乐时光。
看了眼外面的艳阳高照,他并不会认为这几天都会是晴空万里,鹿城这几日的天气确实给了他许多教训,暴雨总是会在一瞬间磅礴而下,令人措不及防。
想着他便将雨伞放进了行李箱内,回头看见一包便携的一次性雨,也顺手塞了进去。
“叮~”
手机传出消息提示音,他将行李箱收拾好后,拿起手机查看起来。
【感谢诸位同学能够参与鹿城二中初中生研学志愿服务活动,本次研学活动地位于鹿城机场南5公里附近的东坡文化景区,为期两天一晚,请大家带好出行用品,照顾好小朋友,明日七点会有大巴车在鹿城大学校门口迎接。祝各位同学端午假期愉快!】
二
半夜淅淅地下了些雨,不知何时又停了下来。此时的阳光还未高升,路上到处残留着水渍,潮湿的水汽在空中弥漫。
鹿城大学的几人已经来到了学校门口内的大巴车场。
“各位同学早上好。”见鹿城大学的人来的差不多,戴着红色帽子的年轻老师介绍道,“我是鹿城二中八年级的胡老师,本次活动由我负责带领,非常感谢大家抽出宝贵的时间来照顾小朋友们的研学生活。”
“本次研学活动,我们二中同学总共80位,鹿城大学的同学总共20位,除了我以外,还有七年级的董老师与鹿城大学音乐学院的张导员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东坡文化景区。我们本次以小组的带队形式行动,每个组8名初中生两名大学生,总共十个组分成两批错日参观两个不同的目的地。具体安排已发在群里,请大家再次看下群安排。”
在她讲话的同时,张导员也拿着几份数字贴纸传了过来。
“看群里的编号,按照编号把贴纸贴在胸口前,不要弄丢。”张导员向他们嘱咐道。
辛之水打开群文件,确认了下自己的序号后,接过了标有数字“6”的贴纸。
刚贴上去,就看到张导带着一名小女孩向着他的方向走来。
“还带了个初中生来学校?”他看着小女孩低低的身子,心中产生疑惑,但也并没有想太多。
就在他以为张导只是正好走他这个方向的时候,张导却停在了他的面前。
她先是确认了下辛之水胸前的数字,然后抬头问向他:“你是辛之水同学吗?”
辛之水点了点头:“有什么吩咐吗,张老师?”
这位女导员笑了一下,将她旁边的小女孩拉到自己的面前。
“这位是你的搭档白凝露同学,同样也是我的学生助理。”张导向辛之水介绍道。辛之水这才注意到面前的小个子手上撵着的贴纸。
“白凝露同学很擅长线上工作,但是并不是很擅长和人交际,当然和那些小朋友交流并没有问题。”她继续说道,“我希望这两天你们两个人合作的时候,你能多多照顾一下,一定要善待她。”
虽然并不知道为什么张导会这么说,他也只当作是导员在照顾一下她的学生助理,于是应允道:“那当然张老师,有什么事情的话我会先去做的。”
“不不,事情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的意思是……”她看了下旁边的白凝露,“嗯……不要欺负她就好。
“一定一定,老师放心。”虽然还是不明白张导为什么会这么说,但两人既然一起搭档,互相照顾也是应该。
辛之水拿起手机,看向白凝露:“既然咱们两个搭档,不知道白同学方不方便添加一下好友,联系的时候比较方便些。”
白凝露先是迟疑的抬头看了张导一眼,然后才慢慢掏出手机:“嗯……您扫我吧。”
声音倒是出奇的好听。
辛之水心中暗自赞叹,不愧是音乐学院的同学。
“申请已经发过去了哈。”
白凝露默默点头,手中摆弄着手机,一阵点击后,辛之水收到了好友通过的消息提示。
“同学们可以上车啦,请大家和自己的搭档一起,我们先去鹿城二中接小朋友们,到时候按照小组上两辆车分别前往东坡文化景区与东坡文化剧院。”
胡老师说完任务后,招呼大家一起上车。
“我到前面去坐了,你俩好好相处。”
张导松开拉着白凝怒的手,笑着摸了摸她的脑袋。
白凝露见张导向车前走去,刚想跟着她过去,就听辛之水提醒:“白同学,我们上这个车门,前面是老师们坐的地方。”
她停下想要跟着张导过去的脚步,站在那里抬头看向辛之水。
辛之水见她还不上车,于是自己就先向大巴车后门走去。这时白凝露才和他一起走过去,紧紧的跟在他的身后。
“请坐吧,白同学”辛之水坐在靠窗的位置,见白凝露在车道有些迟疑的站着,又问道,“不介意坐在这吧?”
她摇了摇头,小心的挪动着身形坐在了辛之水的旁边,随后打开了手机,不知道看起了什么,只是安静的坐在这里。
辛之水并没有在意太多,他拿出耳机塞到耳窝,播放起音乐。
随着大巴车的发动,车身缓缓地运行,此时的阳光已经升起,散发着金色光芒,铺在到溪水面上,宛若金色鱼鳞在沟壑中起伏。
辛之水听着音乐,欣赏着窗外地景色。
此时已然七点半,窗外出现陆陆续续的行人,公交在街头穿梭,汽车也在飞驰,在大巴车上看着头戴各种头盔的电瓶车主,停在十字路口的交通亭,倒像是在看开在金色树下的满地的金针菇。圆圆的头盔上被照射进来的阳光镀了一层金,不时地传来滴滴声。
欣赏着音乐,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时间也在缓缓流逝。
随着又一首音乐的播放,辛之水回过神来,余光看向坐在他旁边的白凝露。
大学生即便面对早八也不一定能够起得来,今天更是七点就来到了学校门口集合,每个人多少都带有困意。
眼前的白凝露也是如此,虽然现在是埋头刷手机的样子,但确是不是的合上眼睛,头往下一点,又猛地抬起来撑起精神,但没一会又是小鸡啄米。
好在鹿城二中距离鹿城大学并不是很远,大巴很快就进入学校。
辛之水看着下面统一戴着红色小帽、身穿墨蓝色校服的初中生,已经列好了方阵,在一名男老师的带领下,等待着大巴车的到来。
随着大巴车的驶入,这群初中生兴奋起来,方阵群传来了阵阵喧哗。
停下来后,胡老师带着众人下车,在和这位男老师交谈完后,就向着这些初中生介绍起来。
辛之水也和还有些睡意朦胧的白凝露站在张导的身后,听着胡老师与董老师对他们的安排。
“下面大家可以带领各自的小组了。”胡老师对他们这些大学生说,“总共十个小组,清点完后分成两批。前五组上在学校的这辆大巴车,先去东坡文化景区;后五组上刚才开进来的这辆大巴,去东坡文化剧院。”
辛之水在胡老师交代完后,带着白凝露来到手举“第三组”牌子的竖队前。
他打开手机,看着花名册念起名字。
“王小五……”
“到——”
“赵腾海……”
“到——”
“王纤纤……”
……
在几人全部回应完毕后,辛之水满脸笑意的询问他们。
“大家端午节出去玩开不开心啊~”
“开心~”
这群小同学眼中充满着期待的目光,似乎充满迫不及待。
“这些小孩儿比大学生都有精神。”辛之水心中暗自吐槽自己,接着又温和地对他们说,“那我们在研学途中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不好?”
初中生们又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好~”
辛之水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看向身旁的白凝露。
此时的她挨着辛之水非常近,几乎是贴着的距离。
“那我们出发吧,大家一定要跟好,千万不要掉队哦~”
“好~”
和几位老师站在一起的张导,看着辛之水信手拈来的样子,又看向贴在他旁边的白凝露,欣慰的点点头。
三
大巴此时已经行驶了二十多分钟,距离目的地估计还有半个小时。
白凝露不知何时已经靠在座背上入睡,颠簸的车身偶尔摇晃的她的脑袋东倒西歪。
就算辛之水昨天是早早入的睡,但奈何大学生并没有早起的习惯,此时也有阵阵困意传来。
他先是看了眼身后他们小组的八位初中生,他们倒是兴高采烈的讨论着各种事情,什么游戏啊,什么服装啊,还有什么视频动漫啊。总之比他有精神的多。
“纤纤,听说你妈妈明天飞回来陪你。”
小女孩们的讨论声传入辛之水的耳中。
那名叫王纤纤的小女孩“嗯”了一声,随后似乎略有期待:“我妈妈和老师说,她明天晚上落地,要过来陪我过端午。”
“哇!好羡慕你的妈妈!”其他小女孩眼睛放出光亮,“她能够去那么远的地方,一定见到过很多东西。”
“那当然啦。”小女孩骄傲的抬起了小下巴,“我妈妈可厉害了。”
随后她又像是在祈祷:“要是她每周都来看我那就更好了。”
听着小女孩的对话,辛之水与她们的反应倒是有些不同。
“留守孩童?看来小女孩还是很想见到自己妈妈的。”他心中暗想。
看着这些小女孩很羡慕纤纤妈妈能够去那么远的地方见世面,但是也许只有纤纤会想,让她妈妈多多陪在她身边。
此时大巴已经上了高速,有一段路上,车窗外的情景是一片大海,许多椰树在窗外摇曳着,有的枝干交叉在一起,枝叶的缝隙中点缀着浅浅的蓝色,小同学们挤在一起,趴在车窗前,看着窗外的风景。
在这个地方生活的同学们,也许早已对大海见怪不怪,因为大海就在生活的里面。但是在大巴上的他们却似乎对这种景色很感兴趣,也许是大巴的高耸令他们对会移动的海洋海岸产生了好奇。
不过对于辛之水这名北方且内地的人来说,大海就像是美人鱼歌声中的魔咒,每次坐车路过海岸时,他总会将头扭向车窗,欣赏着海岸线的风景。
就这样,一群小朋友和一个大朋友凝望着车窗,看着浪花翻涌、椰叶摇晃。
也许是路有些崎岖,大巴有时会颠簸几下,而车内已经睡着的人脑袋也随着东摇西晃。
白凝露小小的身体躺不到车座背上的头枕处,脑袋只能放在平平的车椅中间,随着车的颠簸也在一摇一摇。
倒是让辛之水有些不知所措,好几次她的小脑袋靠的他特别近,几乎靠在了他的臂膀上,也许靠在过上面,但辛之水却不知道要不要提醒一下,想了想还是算了,不说的话无人在意,两人都不尴尬,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睡得还挺沉。”辛之水看着眼前几乎贴近他臂膀的小脑袋,左手拄在车窗的窗沿上,头往上一搭,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书。
《梦的解析》中,弗洛伊德提到:“任何梦都是欲望的满足……把无意识的欲望进行整理,并将其安全释放。”
又扭头看了已经沉睡的白凝露一眼。
不知道她有没有梦到想做的事情……
他也逐渐的闭合了双眼……
随着大巴的停顿,将熟睡的几人唤醒。
“我们到了。”看着身旁睡意朦胧的白凝露,辛之水小声地出言提醒。
白凝露先是揉着眼睛点了点头,随后又是一脸疑惑的看向提醒她的辛之水,盯了一会儿又是忽然想起什么,连忙从车座上站起来和他一起下了车。
辛之水看着她的反应,一时之间觉得有些好笑,差点笑出声来。
“这孩子是睡懵了吧。”走在前面的他又看向白凝露,白凝露见他看过了来,头向旁边一甩,小脸有些微红。
“绝对是睡懵了。”
下车之后,凉爽的海风席卷而来,被炎炎夏日照射的身体,投入到清爽的海风里面,有一种极致的反差感,使人感到格外的舒适。
“各位老师带好自己的小组,我们要进入东坡旅游景区啦。”在前面带队的胡老师手举小旗子,领着一群小红帽徐徐前行。
北宋绍圣四年,即1097年,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岛。在海南岛期间,他兴办教育,引导黎民,将中原文化传播到这座还是荒芜的岛屿上,教导出数名才子,并使海南岛黎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
为了纪念这名远渡大海而来的先生,鹿城在数十年前修建了这座东坡文化景区,数年前东坡文化剧院也在此竣工。
“这座东坡文化景区,仿照苏东坡在岛屿上生活起居所建,里面除了他曾经的住所外,还有东坡井、载酒堂、桄榔庵等诸多场所。”胡老师在景区门前,向着小朋友们介绍道,“我们先去参观东坡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大家不光能够见识到东坡先生的诗词,还能够更清晰的了解到北宋时期的生活情景以及海南岛的文化。”
“大家跟紧我的步伐哦。”胡老师看向身后的学生们,举着小旗向前出发。
辛之水看了眼身旁四人一行的学生,点了点头。
嗯,都在。
随后招呼着这些学生,跟着大部队向前行动。
“大家不要掉队哦。”他时不时的出言提醒。
初中的学生也有许多都是外向的,有些学生总是围着他问问题。
“老师老师,我们能背完整篇课本上苏轼的诗词。”
“你们真厉害。”辛之水夸了下他们。
几个小女生打趣:“老师老师,抽查他们一下,看看是不是真的会背诵。”
刚才挺得意的几个小男生此时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嘟着嘴将头扭到一旁。
“哈哈哈哈。”这情景引得其他人笑了起来。
就连紧贴近辛之水的白凝露也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些小朋友。
四
“这块刻碑是《桄榔庵铭刻石》。”胡老师指着一块用刻满红色字体的黑色岩石,铭刻石有着成熟冬瓜一般的大小,整体看似椭圆形,上面刻有被涂上红色颜料的楷书。
铭刻石最右边,刻着几个大字。
“九山一区,帝为方舆。神尻以游,孰非吾居?”
这对于汉语言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还能够理解,对于初中生有些字就并不是很了解了。
辛之水听到身后传来的声音。
“老师老师,这上面是什么意思啊?”
有几个小朋友在白凝露身边围着问起来,白凝露看起来则有些不知所措,她向辛之水投来求助的目光,衣角也不知什么时候被她无力的拉着。
要不是他看到白凝露,估计她会一直这样拉下去。
辛之水笑了一下,也难怪,白凝露同学是音乐学院的学生,自然不是很理解铭刻石上面的字。
他出面解围道:“九山一区,意思就是九座大山成为一片区域,当然也有可能是很多做大山的意思;帝为方舆的意思就是天帝给它划定了疆域。”
“然后苏轼说自己的精神与身体在遨游,哪里不是他的居所。”辛之水向他们传达着《桄榔庵铭刻石》的精神所在,“我们再看铭刻石下面的介绍,就可以知道,苏轼他以旷达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困难,铭刻石记述了他的生活居所以及自己的心态。”
辛之水说完后,看向他们崇拜的目光,又鼓励其他们:“你们也要学习苏轼,不管面对什么困难,都要积极面对哦。”
“哇~老师你好厉害~”这些同学传来称赞声。
白凝露也松了口气,看向辛之水的目光也投出了一丝感谢。
辛之水笑着对他们说:“你们以后也都会一样厉害的,听完讲解后,以后是不是就知道它的意思啦。”
几人边深入边讲解,沿途看过了“宋代居室”“北宋陶瓷”和各种宋代包括但不限于苏东坡的字画,这些令小同学们赞叹连连。
“快看!是小狗!”王纤纤指向一只黄色的小土狗图像,它的嘴边呈现乌黑色,看起来憨态可掬。
见此,辛之水又看了看画像旁边的长诗,随之又向他们科普起来:“这只小狗名字叫乌嘴,是东坡先生来到海南之后收养的一只小狗。”
“这只小狗不光很有能力,而且很通人性,在听到苏东坡要北还的时候还会在他的身边‘跳舞’呢。”他指向两行诗,“昼驯识宾客,夜悍为门户。知我当北还,掉尾喜欲舞。”
王纤纤露出宠溺的眼神:“自己也想养一条这样的小狗。”
小朋友总会向着美好的方面想事情,辛之水知道她的妈妈长期在外,也许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于是宽慰道:“等你以后长大了,也可以养一条这样的小狗哦。”
纤纤点了点小脑袋,眼中似乎也充满希冀。
他们在诺大的博物馆中欣赏着一件件艺术品,不由感叹悠远的历史以及苏轼的伟岸。
时间在此流逝,在辛之水与白凝露的陪同下,这些小朋友们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在馆内学习着曾经的历史。
“这个我知道。”电子屏幕前,显示着诗词选择填空题。他们组的小男生看着屏幕,将自己的小手高高地举起。
除了他以外还有许多小朋友也举起了手。
辛之水鼓励般地问他们:“哇塞塞,大家都太棒了吧。”
“那我们一起来回答好不好。”
“好~”众人异口同声,随后就传来齐齐地背诵声音。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大家真棒!”辛之水竖起大拇指。
胡老师的声音此时传来:“好啦同学们,我们要集合啦。”
大家走出博物馆,似乎都还带有余兴,辛之水打开手机一看,发现已经到了晚上六点半。
“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他微笑着对身旁的白凝露说道,“就像刚刚吃过一样,却即将落日。”
白凝露微微点头,传出一声柔柔的“嗯”字。
“好啦,小朋友们跟着胡老师一起去宿舍吃饭吧。”胡老师见各小组都已经集合完,便接过带队的任务。
因为小朋友们比较多,且许多员工都已放假,所以景区为他们安排了个大房间的集体宿舍,能够是这些小朋友集中休息。
至于这些鹿城大学的大学生,为了感谢他们假期带娃,他们则是被二中安排到了附近海岸的一家酒店入住。
“各位老师就先回酒店休息吧,那边已经为各位准备了晚餐。”胡老师将消息发送至群内,然后带着这些小朋友离开。
“张老师,您也和胡老师一起去吗?”辛之水见张导也跟着他们的队伍走去,便开口询问。
“嗯,因为是集中宿舍,担心老师的数量不够,所以我也与胡老师董老师他们一起去照看这些小朋友。”她点头应答,然后看向几乎贴在辛之水旁边的白凝露,“看来你们今天相处的不错。”只有她知道,平时白凝露和陌生人待在一起,见到她后会立刻走回她身边。
“那当然啦,白同学很受小朋友们欢迎的哈哈。”
辛之水这么一笑,白凝露却有些害羞的垂下头,不过也是认同般的微微点了下。
“早些回去休息吧。”张导与他们道了句晚安后,便和胡老师们一起离开。
此时带完队的各个大学生们也集中在了一起。
“我们也回去吧,听老师说今晚还有大餐。”有同学率先登上大巴。
其他同学也陆陆续续的登上去。
“没想到二中这么大方,我们还特意为我们准备了大餐与酒店。”
“今天和这群小孩儿相处的挺开心。”
“回去后就和那些去剧院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明天是个怎样的行程。”
大学生们也是欢快的讨论着这次的活动,似乎很是愉悦。
五
令白凝露没想到的是,大餐的形式是转桌式的。
她每次吃转桌式的餐时总是有些心慌,而且她也很少会去这样的团聚,每次都是停在她面前的食物是哪个,她就夹哪个。
更令她不想面对的是,每次这种餐食形式,吃饭的人必会畅聊,她不知道如果有人问起她的情况,自己该怎么回答。
说自己有语言交流障碍?
那是绝对不行的。
她这样想着,甚至想默默地离开出去转一转,却又感觉不合时宜。
这时,她感觉到有人的肩膀碰到了他。
她回过神来,却看见自己面前出现一盘美味菜肴。
再看辛之水,她这才注意到原来辛之水转动了转桌,夹起了这盘菜肴旁边的青菜,这盘菜肴则转到了她的面前。
是他喜欢吃青菜吗?
不知道,不过既然难得的美食在前面,她也是夹起菜来。
一口下去,胃暖暖的。
于是她也被美食征服,时不时的夹着菜,这次的转桌餐食倒是没有令她感到慌乱。
只是她不明白为什么辛之水同学那么喜欢吃些素菜。
以及那么喜欢帮她搭话。
至少自己现在很安心。
数十人的聚餐很快就结束,辛之水等人也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
因为是海岸酒店,在看到外面太阳还未落下时,白凝露悄悄地走了出来,来到了沙滩上。
她坐在一处迎着大海的秋千上,感受着海风的惬意,缓缓地荡着。
残阳映红了海面,一片片红色在海面上波荡,轮渡向着海岸线靠拢,偶尔传来隆隆的声响。
在广阔的大海前,她却不知为何自己有些落寞。
是寂寞吗?她不清楚,回想着餐桌前大家相谈甚欢的情景,她的内心中越发的悲凉。
海浪不时的传来声音,海风也徐徐吹过,吹着摇晃的秋千,吹着微飘的长发。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熟悉的声音从她的耳畔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
“介意我坐在这里吗?”辛之水来到她旁边的秋千前。
白凝露想要摇头来表达自己不介意,却没发现自己发出了微弱的声音。
“不介意。”
“谢谢。”辛之水坐了上去,学着白凝露一晃一晃的荡了起来。
“虽然引用的也许不恰当,但看到残阳下的大海与你,首先想到的就是这首。”辛之水微笑着撇头问道,“是有什么心事吗?”
白凝露先是迟疑了一会,随后仍是摇了摇头:“并没有。”
辛之水荡着秋千:“今天玩的开心吗?”
“嗯。”她弱弱的点了点头。
“开心就好,不开心的话,我可就要愧疚死了。”
“开心……”海风吹过,浪花翻滚,也不知道自己的心情对方有没有听见。
“南海热带,文化悠远,连自然也令人流连忘返。”辛之水仰看着天空与大海,“在这里,有人能够陪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尤其是和想要陪伴的人在一起。”
白凝露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说,但听到后看了眼身旁的人,也是不自觉地再次点了点头。
她的心中不知为何升起一股暖意。
“不早了,我先回去了。”他们默默地荡了会儿秋千后,辛之水见太阳已经落下,便打算起身离开。
他感到自己衣服被扯住。
扭头看了过去,却见白凝露用水灵的眼睛看着他。
“一……一起。”她弱弱地开口,眼神中传来渴望。
“好。”
次日的清晨,他们来到了东坡文化剧场。
不过这个剧场并不是传统的演出剧场,而是现代与传统形式的结合,里面有着各种场景,对应着苏东坡一幕幕的故事,让大家沉浸式的体验其中。
先是东坡初来海南,演绎完后,场景转移,众人跟着表演者的步伐,来到一处处的场地。
开设学堂,传播文化,培育人才,三年北归……
一幕幕的情景演绎着东坡先生的海南生活。
众人连声喝彩。
不过不管是需要大家站立欣赏还是坐下观赏的场景,白凝露在辛之水的身旁,几乎形影不离,有时还会聊上几句,这令在一旁观察的张导惊奇不已。
“这孩子终于开窍了?”张导惊讶且欣慰,她思索着,“终于认识了一位朋友,这孩子克服自己困难的时候指日可待!”
她此时有些激动,那么善良优秀的助理,她很难找到第二个,更何况两年的相处也让两人产生了感情。
年轻的她刚进入校园时,面对繁忙的工作,她招了个学生助理。这个助理为她工作的特别好,什么表格什么活动的都安排的明明白白,唯一可惜的是不善于与人交际。这让她下定决心帮助她克服困难。事情也在这次活动迎来了转机。
天色已然昏暗,大家已经回到集合地,等待着大巴的到来。
董老师火急火燎的来到张导面前。
“张老师,能不能麻烦您抽出两个学生来?”
张导有些疑惑,连忙问道:“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三组有个同学叫王纤纤,她妈妈今天落地鹿城来陪她过假期。”董老师解释道,“这孩子几乎是个留守儿童,她的妈妈在冀省工作,很少能与孩子见面。她的爸爸每天的工作则特别忙,也很少有时间无微不至的照顾孩子,就连今天也在假期加班。”
“她爸爸和胡老师联系,胡老师说送孩子去接她妈妈,但是没想到飞机延误了,胡老师也要回去照顾老人,挺急的,这边这么多孩子又不能抽出老师,所以能不能安排两个同学去帮一下胡老师和孩子?”
张导打开手机,正要发送消息询问他们,辛之水自告奋勇走向前:“我去吧,王纤纤这孩子是我们组的,这两天我也对她有所了解。”
“好孩子。”张导夸了下辛之水,却见白凝露也跟在辛之水的身后。
“凝露,你也要去吗?”
白凝露偷偷看了眼身前辛之水,也坚定地点头。
“两位都是好孩子。”
董老师见他们已经商量好,连忙送他们来到出口,给他们打完车后说:“太感谢你们了,现在胡老师估计等着急了。你们放心,回来时的车费我们给你们报销,时间长的话算加时补贴。”
“没事,应该做的。”
六
两人来到了机场,和胡老师碰面之后,胡老师连说感谢,将王纤纤交给他们后匆匆的离开。
“纤纤同学,我们陪着你一起等好不好?”辛之水摸了摸王纤纤的脑袋。
王纤纤有些落寞的神情,在辛之水的轻语下逐渐放松。
辛之水能感受到孩子此时的心情:不知期待了多久的妈妈,终于要回来,满怀期待却因为飞机延误,老师离开,自己不知道还要等多久才能见到……
他担心的并不是等多久,担心的是孩子会想起妈妈不在的日子与那种感觉。
不巧的是,外面的天气骤变,本来还是少云的天气,此时忽然乌云密布,伴着雷声隆隆作响。
【各位乘客请注意,各位乘客请注意。受热带辐合带的影响,半小时内可能会有暴雨袭来,请大家做好防护措施……】
又是一阵隆隆声,乌云逐渐密集。
正如广播所言,很快就下起了暴雨。
与暴雨一起落下的,还有纤纤的眼泪。
辛之水发现后,连忙掏出纸巾为她擦拭。
“不哭不哭哦,妈妈一会儿就会出来了。”他边擦拭边安抚,心想这雨来的却不是时候,至少应该等孩子妈妈接了孩子之后再下,小孩子是经不起外面暴雨影响的,尤其是心理层面,在室内也不例外。
辛之水没想到提到妈妈她却哭的更伤心了,虽然并没有出声,但是豆大的泪珠不断地低落。
没出声的哭是真正情感上的泪。
对此辛之水也没了办法。
令他感到震惊的是,白凝露竟然抱起了她,还将她搂在了怀里。
“不哭了好不好……姐姐给你讲个故事……”她拿着纸巾,擦拭着王纤纤的泪珠。
声音极度悦耳,仿佛柔和的音乐穿梭在耳中。
“姐姐呢,向你这么大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没在家,甚至都没有人管。”她缓缓地说道,眼睛有些失神,似乎在回忆着什么,“在学校的时候,也没有小伙伴一起玩,慢慢地,姐姐的世界仿佛就只剩下了姐姐一个人。”
王纤纤闻言,抬起头来,停止了哭泣:“那姐姐比我还可怜……姐姐哭了没?”
白凝露粉嫩的脸庞似乎抽搐了一下,随后笑着说道:“但是姐姐很坚强的,姐姐从小到大都没有哭过哦。”
虽然白凝露是笑着对着小女孩说,但是辛之水却看着白凝露的神情似乎并不自然。
“我才不信呢。”王纤纤用小手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真的哦。”白凝露说道,“因为啊,姐姐遇到了一个人。”
“姐姐遇到了谁啊?”
白凝露并没有正面回答她,而是继续说道:“他陪我听海风,陪我看日落,带我看着世界的美好。”
“他和姐姐说:‘有人能够陪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尤其是和想要陪伴的人在一起。’你说他说的对不对啊?”
王纤纤认真思索了一下,随后小脑袋点了点头。
“那纤纤小朋友是不是有许多人陪伴在身边啊?”
小女孩想了想今天和她一起玩耍的伙伴们,想了想无微不至照顾她的胡老师们,又想起了虽然很忙却很关心自己的爸爸,再次点了点头。
“那纤纤小朋友已经是世界上很幸福啦。”白凝露开心的称赞道。
小女孩的脑袋歪了一下,随后破涕为笑:“是的姐姐,纤纤好像已经很幸福了。”
随后她对着辛之水说道:“老师今天讲的纤纤没有忘记哦,纤纤会做一个积极面对困难的女孩子的,纤纤要学习苏东坡。”
辛之水欣慰的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纤纤同学真棒。”
暴雨来的快去的也快,随着雨势渐渐减弱,直至消失,一阵狗叫声传来。
“这是……乌嘴?”王纤纤两眼发光,眼前出现一只嘴巴乌黑的小土狗,在她的面前活泼的动来动去。
顺着绳索望去,小女孩更为惊喜。
“妈妈!”小女孩从白凝露怀中下来,抱住眼前女人的大腿。
女人温柔的抚摸着纤纤。
“纤纤小朋友是不是见不到妈妈又哭啦?”她满脸笑意。
纤纤抬头看向她,又将头埋在她的腿上:“才没有呢。”
“辛苦你们照顾纤纤啦。”女人对着辛之水感谢道。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辛之水谦虚道,“不过,孩子还是要多加照顾,不能因为忙忽视了孩子的感受。”
“嗯,这我知道。”她的脸上似乎有些愧疚,“不过这次我已经申请了调来琼省工作,公司那边也同意了,以后我大概率就会在鹿城工作了,这样也会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孩子。”
接着她俯下身子,看着纤纤:“纤纤喜欢这只小狗吗?这是妈妈特意托运过来陪纤纤的。”
“喜欢!”纤纤摸了摸小狗,“我叫他‘乌嘴’可以吗?”
“当然可以啦,以后妈妈就和乌嘴陪纤纤在家,好不好。”
“好!”
回去的路上,纤纤得意的对妈妈说道:“老师今天教了我一首诗词呢。”
“纤纤真棒,能背给妈妈听吗?”
王纤纤嘟起小嘴,口中朗诵起来。
“料峭微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辛之水与白凝露相视一笑。
阵风吹过,也只是打在了飞驰的车窗。
如逆旅,似行人。
完
姓名:辛鹏雨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三亚学院北7
学校:三亚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