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过后,杜鹃鸟“布谷、布谷”的叫声,一声递着一声,掠过层层叠叠、深浅不一的青绿林冠,不断叩响花萼山腹地的幽静。循着那清越的啼鸣,我再次来到这方秘境。
福硒康养山庄,静卧于群山的臂弯深处。峰峦合抱,地形宛如一把硕大的太师椅。左右两山苍郁灵秀,是松涛起伏的“扶手”。山庄正前方,十里之外,印把山三峰如笔架横陈,将原本被山脊框束的天际,裁出一道狭长通透的碧玉长隙,那纯粹的蓝,是青绿世界里最醒目的留白。
山庄是座两层楼的三合院。黛瓦白墙,宛如从山石与林木间悄然萌发,与周遭的青绿融为一体。一楼正中的厅堂,有一方吧台,台案上玻璃药酒罐整齐排列,酒香四溢,沁人心脾。左右厢房垒着两排柴火灶,灶膛里噼啪作响,通红的火苗舔舐着黝黑的大铁锅,热气蒸腾,混合着柴火的暖香与食物诱人的风味。楼上居中为通透的茶室,推窗即可将满目青翠山景揽入怀中;两侧客房,素白的床铺整洁如新,静待远客。然而,山庄主人张思才的身影却常常隐没在门外那密不透风的青绿屏障深处——巡山、护林是他刻在骨子里的职责。就在不久前,一场山火如狰狞的赤蛇舔舐着青翠,他带领村民们逆火而上,用血肉之躯筑起人墙,终将肆虐的火魔扑灭,守住了这片祖辈传下的、浸润着生命汁液的青绿。
山庄四周有限的小片空地,被张家人用心经营成一片微缩的“青绿乐园”。两树洁白的栀子花散发幽香,香樟舒展着墨绿的大叶,核桃树投下浓荫,葡萄藤正攀上竹架,月季在墙角绽放着深红浅粉……这些草木,皆是他们亲手栽种、朝夕相对的芳邻,用各自的生命色彩,点染着山庄的四季。
山庄后山重重叠叠,山外有山,最高处便是陡峻的鹞子岩和野猪槽,常有鹞鹰自墨绿的岩隙间振翅而起,在青碧如洗的苍穹下盘旋。左山脚,清澈见底的小溪日夜不息地奔涌,溪水撞击卵石,叮咚作响,恍若仙女腰间的环佩在山谷中清越相击。右山峭壁几乎触到屋檐,机灵的松鼠披着灰褐带青的毛皮,在苍翠的松枝与黛色的瓦檐间轻盈腾跃,尾巴如灵动的拂尘,为寂静的山林缀上活泼的音符。而当银白的客机,每隔十分钟便划破长空,拖着长长的尾迹云,如一支巨笔在深蓝的天幕上划过,却又恰似为这幅亘古的青绿山水画卷,添上一笔充满现代感的诗行。
一条灰白的水泥路,绕过海拔1300米的山庄,宛如一条灵动的银蛇,沿着左山脚那条乱石嶙峋的小河,执着地向大山深处蜿蜒、攀升。它盘旋回转,穿林过涧,直至2380米的云端之上。鹞子岩的苍翠半山腰处,几座古朴的穿斗木屋零星点缀在绿海之中,青灰的瓦顶,原木的梁柱,干净整洁。路边、地角,房前屋后,随处可见葱绿的核桃树挂着青绿的圆果,而杏树枝头则挂满黄红相间的甜杏,像小太阳一样耀眼,惹人垂涎。农家燃起的淡青色炊烟在瓦檐上袅袅升腾,于青绿的山色背景上,绘出几道悠闲写意的曲线。
诗人陈永东惊奇地发现鹞子岩裸露的灰白岩石宛如天地间悬挂一幅水墨画,其间有一个巨大的美女头像,端庄秀雅,俯瞰大地。众人随他指点,越看越像,不禁慨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恭称“萼山女神”。
一位精神矍铄的七旬老汉,驾着辆漆色斑驳的三轮车,车厢里满载着油绿的蔬菜、米面粮油等生活的丰盈,正不疾不徐地盘旋在青翠的山道上,朝着被绿意环抱的家园归去。
山间的天气,说变就变。倏忽间,天色骤暗,大团饱含雨水的铅灰色乌云如千军万马自山脊奔袭而来,顷刻间,急骤的偏东雨便从墨绿的山巅倾泻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树叶、屋顶、水泥地上,溅起一片迷蒙的水雾,发出哗哗的喧响。然而这山雨来得快,去得更急,瞬间又收住了锋芒,只留下满谷被彻底洗刷过的、愈发鲜亮欲滴的青翠,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混合着泥土、草木和山泉的清新凉意,沁人心脾。
山庄的美食,是对这片富硒水土最深情的礼赞与呈现。熊熊柴火灶上咕嘟作响,土鸡肉质紧实,带着山野的醇香;锅巴饭焦黄酥脆,米香与柴火香交织,勾人魂魄;富硒土豆,透着土地最本真的甘甜。最妙的当属那道独具风味的“搬家子凉粉”,采自山间叫搬家子树的嫩叶,老板娘巧手制成,色泽如初春新叶般青翠欲滴,剔透晶莹宛若碧玉凝脂。轻轻夹起一块,颤巍巍,滑溜溜,入口清凉爽滑,一股独特的、带着山林晨露气息的植物清香瞬间在舌尖绽放、弥漫,直润心脾,让远道而来的疲惫旅人,忍不住放下矜持,大快朵颐,仿佛将这山野的精魄也一并吞纳。
当暮色四合,如浓稠的墨汁渐渐浸透整个山谷,城市的喧嚣、尘埃与无形的疲惫,仿佛也被这无边的青绿与静谧悄然涤荡、褪去。我斜倚在院坝的躺椅上,细嗅空气中弥漫的松脂与栀子花香的混合气息,目光追随着棉絮般轻柔的云絮在澄澈如洗的碧玉天幕上缓缓游弋,顿然心生放飞自我,天人合一之感。耳畔,只余下归巢鸟儿的啭鸣、山泉在石缝间跳跃奔流的泠泠清响、松林随风起伏发出的深沉涛声、以及偶尔从叶尖滴落的雨珠敲打石阶的清脆,合奏成安抚心灵的天籁神曲。眼中,但见月光下朦胧绰约的花影、山风掠过时松柏摇曳的苍劲姿态、被夜色晕染得愈发深沉巍峨的山体轮廓、如轻纱般在谷底缓缓流动的乳白雾气、天边瞬息变幻的云朵踪迹、璀璨银河与漫天钻石般闪烁的星辰、以及那轮清辉遍洒的明月……它们共同绘就了一幅宏大深邃、流动不息的天地长卷。置身于这方青绿环绕的净土,心神澄澈空明,我们终于得以窥见“自在”的真谛——它并非逃离尘嚣的消极遁隐,而是心灵在纯粹山水间的短暂归航,是与天地万物共呼吸的安然。就如同那浩瀚星河中穿梭的客机尾灯,在无垠宇宙深蓝背景的映衬下,那一点微弱却执着的红光,反而清晰地映照出我们自身在浩渺时空长河中的微小坐标。正是这一点点微芒,终将汇入宇宙那无始无终、深邃澄澈的青蓝与清明之中,成为永恒宁静的一部分。这莽莽苍苍的花萼青绿,便是灵魂得以片刻栖息的归航之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