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70年代末,人们的生活还处于生产队大集体时,物资匮乏如影随形,生活困顿得紧巴巴。一年粮食吃半年,挖野菜充饥是常态,偶尔,偷掰个生产队的玉米棒子,捋把麦子,挖块红薯回去给孩子熬碗粥,贴补孩子,便是生活的无奈之举。调皮的孩子们,则绞尽脑汁去荷塘里偷摘生产队的菱角吃。
菱荷村有二百多户人家,静卧在颍水岸边,村庄的东西两头各有一个水塘,面积皆达几十亩。它宛如两只明亮的眼眸,日夜眷恋着这片黄土地,守望着忙碌的故乡人。白天,看着熙熙攘攘的人们从这里进出,夜里,看着天上的月亮,默默地数着碧空上的星星,见证着菱荷村的历史沧桑。菱荷村人勤劳,在两个水塘里种植菱角和藕有着上千年历史,据说在唐朝时期,这里的菱角还向皇帝进过贡呢!村名由此而来。
那时雨水充沛,尤其在夏季,降雨格外频繁,可谓三天一小雨,五天一大雨。两个水塘四季未曾干涸。冬季气温低至零下十几度,水塘里结了厚厚的冰层。然而,孩子们丝毫不惧寒冷,他们穿着破旧的小棉袄,连扣子都不系,露着肚皮,在冰面上尽情玩耍。他们打陀螺、跳绳、踢毽子、捉羊羔,玩得兴高采烈。不一会儿,额头上便沁满了汗珠,直到妈妈呼唤吃饭,才肯恋恋不舍地回家。
夏季时节,两口水塘蓄满了水,澄澈透明,一眼便能看到塘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动着。大人们劳作归来,纵身跃进水里洗澡,洗去身上的汗渍和泥土,换来浑身的清爽惬意。我们这群热衷于打水仗的小伙伴,脚板时常被鱼儿轻啄啃咬,痒意阵阵。伸手便能触摸到鱼的脊背,那触感滑润,鱼的力气还很大,徒手很难将其捕获。
中午放学回来,小伙伴们就会蜂拥而至,脱掉衣服,把裤衩挂在树杈上,一丝不挂,露着光腚,扑通一声跳进水里,水花溅到水边洗衣服的女人身上,那些当嫂子的嘴里就会骂骂咧咧,指着我们这些光腚的小孩子说:“你们这些家伙不干好事,出来了把耳朵给你们拧掉。”常常引得我们哈哈大笑,笑声久久地飘满水塘。有的小伙伴光着腚站在弯腰的柳树枝上,轻轻一跳,纵身一跃,扑通一声钻进水里,激起一朵朵浪花。一扎猛子游到很远。游到藕棵里,用荷叶盖住头做个鬼脸,逗得大人们忍俊不禁。涟漪推挤菱角秧子,荷叶上溅满了晶莹莹的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如闪烁的珍珠。
每逢菱花与荷花盛开的季节,它的每一朵花,甚至每一片叶子都会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引来周边村庄无数的人前来驻足赏玩。 荷花与菱花互相衬托,互相搭配,前者是白天开花,后者是夜里开花,好像是商量着似的,谁也不干扰谁,昼夜不停地轮流似的散发着各自的浓香,在水塘边纳凉的人们,吮吸着一股股扑鼻而来的清香,惬意地享受着诱人的芬芳!
荷塘里波光粼粼,菱花浮水,白瓣如雪,在碧叶间悄然绽放,像被风揉碎的月光,清清地落在涟漪上。
荷花与菱花媲美着,分不出上下,清晨的露珠在荷花上滚动,晶莹剔透,映照着初升的朝阳,熠熠生辉。特别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荷塘披上一层金色的薄纱,荷花在余晖中更显得妩媚动人。
那菱角的花儿又像大家闺秀,含羞地低垂着头一言不发,仿佛在偷偷地亲吻着水面,又似在悄悄地窥探着游鱼,静谧中又带着几分调皮。她们在夏风里各自张扬着自己,特别是荷花举着那硕大的花朵。一簇簇,一丛丛,红红艳艳的引人注目,在向赏玩的人们炫耀着自己的容颜。蜻蜓踮起脚尖,立在花蕊上,独享着荷塘里的静谧与安详。青蛙藏在叶下尽情地歌唱,知了在树上弹奏着独特的奏鸣曲。
秋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菱角结出丰腴的果子,菱角果子呈弯月形,外壳坚硬如铁,表面布满凹凸的纹路,边缘生着两枚尖锐的角,像一对倔强的小犄角,青褐色的表皮上还沾着河泥的痕迹,仿佛刚从水中捞起的宝藏。
一个周日的下午,我约几个小伙伴来到水塘,看着成熟的菱角披着一层深褐色的铠甲,剥开外壳,露出雪白如玉的果肉,质地细腻如凝脂,咬一口清甜中带着水乡的湿润气息。我们看着满塘的菱角,个个垂涎欲滴,恨不得立即跳进水塘里去捞一把,满足贪婪的欲望。
于是,我们几个商量着怎样下水里去捞,由谁负责去捞,用什么工具?谁负责站岗放哨,别让看管菱角的周老头发现了等等事宜。说曹操曹操到,正在商量之时,看管菱角的周老头过来了,看到我们这群孩子,他就恼羞成怒,手里掂着
一根棍子,高高地举着,看样子有打我们这些小伙伴们的架势,声音高过大喇叭,脸色黑红,大声厉吓道:“你们几个熊孩子,又想偷菱角的。”
“周大爷!我们几个不是偷菱角的,是闹着玩的。”我和几个伙伴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去去去!快点滚开,别在这瞎胡转悠。”周老头眼瞪得似鸡蛋,声如洪钟。
周老头约莫60岁,是一个鳏寡孤独的老人,因为家里穷没有娶上媳妇,脾气比较倔,村里人习惯称他周老头。他热情勤快,左邻右舍谁家有事,他都会主动去帮忙,就是脾气不太好,说话比较古板,让我们这些小伙伴多有敬畏。
他为人耿直,思想觉悟高,从不偷生产队的东西,又老实本分,生产队长常派他看护庄稼。因为看护庄稼他也没有少得罪人,他是个直肠子人,说话不留情面,不会婉转,硬邦邦的死难听。那些想占生产队便宜,偷偷摸摸的人看见他就小心翼翼,不敢妄动。
虽然我们心存怯意,但渴望大于胆怯。我告诉小伙伴:看管菱角塘的周老头,整天在水塘边转悠,像只老鹰似的盯着我们这些孩子。怎么办?我们几个小伙伴面面相觑,心里都明白,硬冲上去肯定不行,得想个办法智取菱角。
于是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来个调虎离山计,只有把虎调走,一路才会平安,才可以稳稳当当偷走菱角。否则,硬来还会遭到周老头的打骂,甚至告发给队长,队长会扣爸爸、妈妈的工分。我指着一个伙伴说道:“你领着他们几个人先去转悠一圈,我去跟周老头下几盘地棋,等我两个下得兴趣正浓时,你们再拐弯抹角地回来,找条长长的绳子,在绳子的一头绑个小棍子,棍子上再绑块小砖头,便于下沉,然后把菱角秧子轻轻地拽上来,拽上来后你们几个快点摘,来个速战速决,再派一个人望风放哨,别让生产队长发现了。”
然后,我们几个人呵呵大笑起来了,几个伙伴向我竖起了大拇指,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我。
片刻之后,他们几个按照我的部署,假意地离开了……
我走到周老头跟前,笑呵呵地说道:“周大爷下几盘土棋吧?”
因为我知道他爱好下土棋,也是这方圆十里八乡下土棋的高手,一般的棋手下不过他,周老头一听下土棋便来了兴趣,开口说道:“你个小孩子呀!有什么本领能给我较量?你不是我的对手。”
“周大爷!话可不能那么说,有智不再年少,年长未必棋高。你没有听说过吗?甘罗十二任宰相,周瑜七岁统万兵。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我自豪地说道。
“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就多,你才十来岁,还没有脱胎毛的,敢在我面
前口出狂言,真是胆大妄为,不知道天高地厚。”
“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信就来个试试,一决雌雄。”我挑唆地说道。
“好吧!谁怕谁呢!就不信我这个60多岁的人斗不过你这臭小子。”周老头不服气地说道。
“那好吧!我向你学习几局,长长见识,领教一下你的棋艺。”我谦和地说道。
周老头鄙夷不屑地说道:“来来来,我看你这个小屁孩能有多大能耐。”说着就往外走。
我故意地把周老头引到一个偏僻的地方,离荷塘远一点,在树林下地上划了棋盘子,他用土坷垃当棋子,我用树枝当棋子,血雨腥风地拼杀起来,他兵来将挡,我水来土掩。那场拼杀的面宛如刀光剑影,鼓角铮鸣。
其实我的心并没有完全放在下棋身上,心早已飞到那帮偷菱角的伙伴们身上了,担心他们在偷菱角时被队长发现了,别弄个“偷鸡不成蚀把米”,我故意地站起来装着撒尿,远远地就看见伙伴们正干得热火朝天,有人向菱角棵里扔绳子,有人捡菱角果子,有人站岗放哨,一个个忙得不可开交,累得满头大汗。
周老头也比较机灵,听见水响就赶紧问我:“是不是谁偷菱角的?”
“不是,那是鱼儿在水里蹦跳的声音,咱们安心下棋吧!别胡思乱想。”我一边说道。其实我心里明白,那是伙伴们在向水里扔砖头的声音。
我感觉时间不短了,故意地吹了吹口哨,没听见伙伴们回吹口哨的声音,估计小伙伴们把菱角弄得差不多了,已经走人了,便开口说道:“周大爷!我3:2领先,服不服?如果不服再来一局。”说完我呵呵地大笑起来。
“真不敢相信你这小子还有这个能耐,”周老头有点不服气地说道。
在那个年代,文化娱乐比较匮乏,群众的娱乐就是打扑克,下土棋,虽然我还是一个小学生,每逢周末看大人们下土棋,看得多了心里也悟出了门道,首先必须能看出三步棋,知道对方每走一步棋的用意,做到知己知彼才能获胜。
下土棋必须掌握技术要领,争取先乘方,因为谁先乘方,谁就掌握了先吃对方棋子的主动权,更为重要的是多乘三斜、四斜、五斜、六斜以及乘州,因为如果有了这些,就能够多吃掉对方的棋子,特别是有了五斜、六斜,对方就会不战而败,自动投降。我对这些奥秘掌握得非常清楚。
“周大爷改日我们再玩吧?”我心里想着该回家分赃了,快点回去找伙伴们去分偷来的那些果实,然后各自藏起来。
回到家,看到几个伙伴们正在挑拣菱角果里面的杂质和菱角叶子以及树叶,干得正兴高采烈,看到我后异口同声地问道:“下棋赢没有?”
“赢了,以3:2获胜。”我洋洋得意地说道。
几个家伙向我夸赞道:“老伙计呀!还是你点子多,头脑灵活,佩服你!要不然今天弄不到菱角。”
“那里!那里!还是大家取得的成绩。”我谦虚地说道。
“今后,你就是我们这一帮的头了,我们都跟着你混。”其中一个伙伴指着我说道。
“那可使不得,还是人多智谋广,有事大家议。”我摆着一副高傲的姿态,嘴里说是不想当这些人的头儿,其实心里美滋滋的。
“对!今后就以你为头目了,凡事都听你的,你叫我们干啥就干啥。”其中一个家伙鬼鬼祟祟地说道,大家也都跟着哄堂大笑,围着我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说得我脸火辣辣的,不好意思。
这时,归巢的小鸟迎着太阳的余晖,在头顶上飞过,寻找着回家的方向 ,时不时地还会停下来,看着我们这些毛孩子,投来了赞许的目光,嘴里“叽叽喳喳”地为我们唱着赞歌。
伙伴们推举我把得到的胜利果实进行分一下,我毫不推辞地把这些菱角,先用盆子一盆一盆地量一下,然后根据量的数进行分,做到公平公正,一个不偏不倚,伙伴们看到我分得很公平,都喜笑颜开地端着分到的胜利果实,美滋滋地回家了……
晚上炊烟四起,一股股菱角的清香味随着袅袅炊烟,弥漫在菱荷村的上空。
到了菱角果子真正成熟的时候,开始收获了。往往生产队长会选派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壮劳力,去执行捞菱角的任务,他们用大铁锅或木板做成筏子,划过
水面在水里荡漾,弯腰捞起一串串菱角,果子在竹篮里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像极了夏末秋初的私语,菱角是我村的暗号,沉甸甸地挂在藕茎下,像一枚枚未拆封的绿色信封,里面藏着池塘写给秋天的信。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瞬间,数十年已然过去。我早已离开那座小村庄,在城市中安了家。然而,每当忆起那段童年岁月,忆起那些采撷童年美好瞬间的日子,我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暖流。那些有关菱角与荷花的故事,那些和小伙伴们一同度过的欢声笑语的时光,还有那位脾气倔强却心地善良的周老头,都成了我心中最为珍贵的回忆。
岁月悠悠,故事绵长,而我的心永远向往着那有趣的童年,向往着那些美好的岁月,向往着儿时的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