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与《九路马堡的诱惑》:创作缘起与背景
马原,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派小说的代表性人物,以其独特的 “叙述圈套” 在文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上世纪 80 年代,他凭借《拉萨河女神》《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作品,开创了中国小说界 “以形式为内容” 的风气 ,将小说的叙事本身置于至关重要的位置,完成了从 “写什么” 到 “怎么写” 的重大转换,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与余华、苏童、格非、洪峰并称先锋文学五虎将。他的作品中,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心理小说的意识流程不再是重点,取而代之的是叙述故事的独特方式,这种先锋性使他在当时的文坛独树一帜。
然而,马原的创作生涯并非一成不变。离开西藏后,他的创作经历了起伏,甚至一度搁笔。在经历了商海沉浮、高校任教以及与病魔抗争等人生波折后,马原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显著转变。他逐渐从先锋文学的实验性探索中走出,开始关注更为具体的现实生活与地域文化。《九路马堡的诱惑》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马原定居于云南西双版纳南糯山的姑娘寨,这里的生活给他带来了全新的创作灵感。他将目光投向了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试图通过文学创作来展现这些鲜为人知的文化瑰宝。西南地区,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聚居着众多少数民族,他们拥有各自独特的神话、童话、寓言故事,这些故事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信仰、价值观和生活智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马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故事的价值,决心以文学的形式将它们呈现给更多读者 。在九路马堡这个他构建的文学世界里,马原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文化探索之旅,试图绘制出一幅中国西南边疆各民族的精神图谱 。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拼图呈现
(一)故事中的文化碎片
在《九路马堡的诱惑》中,马原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拾贝人,从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浩瀚海洋里采撷出众多璀璨的故事珍宝。例如,书中讲述了一个傣族关于水的神话故事:传说水神是世界的创造者之一,它赋予了万物生命和活力。在远古时代,大地干涸,万物生灵面临灭绝的危机。水神怜悯众生,便从自己的身体里挤出源源不断的水流,汇聚成江河湖泊,滋润了大地,让万物重新焕发生机 。这个神话故事蕴含着傣族对水的极度尊崇,在傣族的日常生活中,水是极为重要的元素,他们的泼水节便是对水神的一种盛大祭祀和感恩,人们相互泼水,寓意着洗去过去一年的污秽,迎接新一年的吉祥如意,这一独特的风俗习惯与神话中的水崇拜紧密相连。
再如傈僳族的一个狩猎童话,讲述了一位年轻的猎手在森林中与一只神奇的白鹿相遇。白鹿具有灵性,它引导猎手避开了森林中的各种危险,还教会猎手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森林中的每一个生命。这个童话反映出傈僳族传统的狩猎文化,他们在狩猎过程中,并非毫无节制地捕杀动物,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自然法则和传统信仰,认为自然界的万物皆有灵,人类应该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这种传统信仰贯穿于傈僳族的生活,他们在狩猎前会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祈求神灵的庇佑和猎物的谅解,狩猎后也会对猎物表示感恩 。这些故事如同散落的文化碎片,每一片都承载着西南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元素,它们是民族文化的生动体现,为我们了解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窗口。
(二)精神图谱的构建
这些看似零散的神话、童话、寓言故事,实则从多个层面构建起了西南边疆各民族的精神图谱。在生存智慧方面,许多少数民族的故事都强调了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如哈尼族的梯田文化,在他们的传说中,是祖先得到了神灵的启示,才学会了开垦梯田,利用山水的自然走势进行农业生产 。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体现了哈尼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生存智慧,他们深知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获得大自然的馈赠,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美学创造层面来看,西南少数民族的故事充满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苗族的刺绣、蜡染等传统工艺,在故事中常常被赋予神秘的色彩。传说苗族的刺绣图案是祖先们在梦中得到神灵的指引而创造出来的,每一个图案都蕴含着特定的寓意和情感 。这些故事不仅为传统工艺增添了神秘的美感,也激发了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苗族美学。
在伦理反思层面,彝族的一些故事强调了家族、亲情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例如,在家族遇到困难时,家族成员要齐心协力、共同面对,不能自私自利。这种伦理观念通过故事代代相传,塑造了彝族人民重视家族、关爱他人的价值观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西南少数民族对自然、生命、社会的深刻认知和思考,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内涵深厚的西南边疆各民族精神图谱 。
从文化记忆到人类永恒处境的映照
(一)族群历史的鲜活记忆
《九路马堡的诱惑》中的故事犹如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西南少数民族族群历史的发展变迁。以佤族的一个创世神话为例,故事中讲述了天地初开时,万物混沌,是一只巨大的神鸟从宇宙深处飞来,用它的巨翅扇开了混沌,分出了天地 。神鸟又用自己的身体化作山川河流、花草树木,最后它的灵魂注入到佤族祖先的身体里,赋予了他们智慧和力量,让他们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这个神话反映出佤族对自身起源的独特认知,在历史的长河中,佤族人民一直将这个神话代代相传,它不仅是对祖先的敬仰和缅怀,更是族群凝聚力的重要来源。在佤族的传统节日和祭祀活动中,这个神话常常被讲述和演绎,成为维系民族情感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纽带 。
又如景颇族的迁徙传说,讲述了景颇族的祖先为了寻找更适宜生存的土地,历经千辛万苦,从遥远的北方一路南迁。在迁徙过程中,他们遭遇了各种艰难险阻,如恶劣的自然环境、凶猛的野兽以及其他部落的侵扰 。但是,景颇族祖先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在西南地区定居下来。这个传说记录了景颇族的迁徙历程,是他们历史发展的生动写照。通过这个传说,我们可以了解到景颇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活状况、社会结构以及与其他民族的交流融合,它为研究景颇族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这些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西南少数民族的起源、发展和迁徙等历史进程,它们是民族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让后人能够穿越时空,触摸到先辈们的生活轨迹和精神世界 。
(二)对人类永恒处境的深度描摹
书中的故事虽然源自西南少数民族文化,但却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共有的生存困境、情感挣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能够跨越文化的界限,引发不同文化背景读者的强烈共鸣。例如,一个布朗族的故事讲述了一位年轻的猎手在面对森林资源日益枯竭的困境时,内心的挣扎与抉择。他深知如果继续无节制地狩猎,森林将彻底毁灭,自己和族人也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家园;但如果停止狩猎,他又面临着家人的温饱问题和族人的质疑 。这种在生存与道德之间的艰难抉择,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的困境,无论是在现代社会还是在远古时代,人们都需要在满足自身需求和保护生态环境之间寻找平衡。
在情感挣扎方面,傈僳族的一个爱情故事讲述了一对恋人因家族世仇而被迫分离。他们深爱着彼此,却无法摆脱家族的束缚,内心充满了痛苦和无奈 。这种爱情与现实冲突的情节,是人类情感世界中永恒的主题,无论在哪个民族、哪种文化中,人们都可能会遭遇爱情的挫折和无奈,因此这个故事能够触动读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引发他们对爱情、命运的思考 。而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书中许多故事都描绘了西南少数民族人民对和谐、安宁、富足生活的追求。他们通过辛勤劳动、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相互关爱,努力创造美好的生活 。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和鼓舞 。
“诱惑” 的内涵:文学与文化的双重魅力
(一)文学层面的 “诱惑”
马原在《九路马堡的诱惑》中充分展现了他独特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作品在文学层面上的强大 “诱惑”。在叙事技巧方面,马原打破了传统线性叙事的模式,采用了碎片化、多视角的叙事方式。例如,在讲述一个苗族的神话故事时,他并不是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依次叙述,而是先抛出故事的结局,引发读者的好奇心,然后再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逐步回溯故事的起因和经过 。这种叙事方式使得故事充满了悬念和神秘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不断地在碎片化的情节中寻找线索,拼凑出完整的故事画面。
在语言风格上,马原的文字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他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和复杂的文化内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比如,在描写西南地区的自然风光时,他写道:“山峦像是大地隆起的绿色巨兽,它们静静地卧在那里,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云雾如同轻纱般缠绕在它们的腰间,如梦如幻 。” 这样的描写不仅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西南地区自然风光的壮美和神秘,也使文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马原在作品中还巧妙地融入了西南少数民族的方言和口语词汇,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场景之中,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
(二)文化层面的 “诱惑”
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本身就具有独特而迷人的魅力,这种魅力在马原的《九路马堡的诱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拥有丰富多样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艺术形式等。例如,彝族的火把节,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彝族人民身着盛装,手持火把,围绕着火堆载歌载舞 。火把节不仅是彝族人民庆祝丰收、祈求幸福的节日,更蕴含着他们对火的崇拜,火在彝族文化中象征着光明、力量和希望,这种独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内涵深深地吸引着读者。
再如白族的建筑艺术,白族的民居建筑以其精美的木雕、石雕和彩绘而闻名于世。每一座白族民居都像是一件艺术品,从房屋的布局到装饰细节,都体现了白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白族文化的物质载体,它们承载着白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马原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解读,将这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呈现给读者,让读者领略到了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引发了读者对多元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深入思考,促使读者去探索和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
与卡尔维诺 “意大利童话” 的比较与启示
(一)二者的相似之处
卡尔维诺的 “意大利童话” 与马原的《九路马堡的诱惑》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在整理民族故事方面,卡尔维诺广泛搜集意大利各地的民间故事,将其整理成册,使意大利的民间文化得以系统地呈现 。马原同样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撷那些流传于民间的神话、童话、寓言故事,将它们精心整理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二者都致力于将散落的民间故事进行收集和整理,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被岁月的尘埃所掩埋。
在展现民族精神层面,“意大利童话” 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展现了意大利民族的智慧、勇气、善良等精神品质,以及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九路马堡的诱惑》中的故事也充分体现了西南少数民族的民族精神,如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家族的重视、对爱情的执着等 。这些故事成为了民族精神的生动载体,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民族的精神内核 。
从文化传承角度来看,卡尔维诺的 “意大利童话” 为意大利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它让意大利的民间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马原的《九路马堡的诱惑》同样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意义,它将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以文学的形式记录下来,为这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认识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
(二)差异带来的独特价值
两部作品由于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意大利童话” 诞生于意大利的文化土壤,受到欧洲文化传统、基督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故事中常常出现骑士、公主、城堡等元素,体现了欧洲中世纪的文化特色 。而《九路马堡的诱惑》扎根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多民族融合的文化氛围,使得故事中充满了神秘的原始信仰、独特的民俗风情以及对大自然的亲近感 。
在叙事方式上,“意大利童话” 大多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情节发展较为清晰明了,符合大众的阅读习惯 。马原则发挥了他作为先锋作家的独特叙事风格,在《九路马堡的诱惑》中采用了碎片化、多视角的叙事方式,使故事更具层次感和神秘感 。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也为少数民族文化故事的讲述提供了创新的范例 。
在主题表达方面,“意大利童话” 更多地关注人性的善恶、爱情的美好以及对正义的追求等普遍主题 。《九路马堡的诱惑》除了展现这些普遍主题外,还深入探讨了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认同、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主题 。这些差异使得《九路马堡的诱惑》具有独特的价值,它为世界文学宝库增添了来自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篇章,让读者能够领略到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东方智慧和民族风情 。
(三)对文化传承与文学创作的启示
从卡尔维诺的 “意大利童话” 和马原的《九路马堡的诱惑》的对比中,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对文化传承和文学创作的启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传承和文学创作的基础。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这些文化的多样性,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
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作家们应该深入生活,关注自己身边的本土文化,从中汲取灵感,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作品 。无论是意大利的民间故事,还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化故事,都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只有深入挖掘这些本土文化资源,才能创作出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学作品 。
创新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能够为文学作品注入新的活力。马原在《九路马堡的诱惑》中对叙事方式的创新,让古老的少数民族文化故事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这启示我们,在文学创作中,作家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让文学作品在传承文化的同时,也能够与时俱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
总结与展望
《九路马堡的诱惑》无疑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学和文化价值的作品。马原以其独特的创作视角和叙事技巧,成功地将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呈现在读者面前,为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对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故事的采撷与整理,不仅为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传承方式,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
在文学创作方面,马原的探索为作家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他将先锋文学的叙事技巧与少数民族文化故事相结合,打破了传统文学创作的边界,为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未来,希望更多的作家能够关注地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运用创新的叙事方式和表现手法,创作出更多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文学作品 。
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看,《九路马堡的诱惑》为西南少数民族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新的研究视角。它促使学者们更加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深入探讨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未来,相关的文化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对西南少数民族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其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
这部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各民族的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希望通过文学作品的传播,能够让更多的人尊重和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同推动人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马原《九路马堡的诱惑》发表于《十月·长篇小说》2025·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