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尹玉桐的头像

尹玉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18
分享

家乡的板栗熟了

八月的迁西,群山笼翠。长城内外,滦水两岸,75万亩栗园铺展在栗乡的山山岭岭、沟沟岔岔、房前屋后。5000万株板栗树枝繁叶茂,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把枝条压得微微低垂。

立秋过后,秋风送爽。绿油油的栗叶开始泛黄,栗蓬也渐渐变黄,悄悄咧开紧闭多时的小嘴,像是在轻轻呼唤着远方的亲人:回来吧,快快准备把我带回家。

家中的父母已年迈,他们老了,辛苦一辈子的老腰,再也挺不回年轻时的直挺。

让你们回来,一是想让你们帮他采收板栗,更是想让你们亲手捡起这大自然赐予的山珍,品尝那带着山野清香的甘甜;感受丰收时指尖触碰果实的喜悦,让久违的乡音和笑声,伴着栗子成熟的气息,漫过整个田野,走进心房。

淳朴厚道的栗乡人,在盼望着儿女回来的同时,也伸出粗糙而有力的双手,热忱地邀请远方的朋友,来栗乡一起品尝板栗的甜香。

如果你没有来过栗乡,可趁着这秋日的美好时光,一个人或是一家人,来到迁西,走进栗乡,走进栗林,体验从未有过的采摘乐趣,领略栗乡独特的自然风光。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伴着初升的朝霞,在栗林里弯下腰,把散落在地上的板栗,一颗颗装进荆条编织的篮子里、布袋里。指尖触到那带着尖刺的栗蓬时,你会忽然懂了这“山珍”的珍贵。

刚从栗蓬里蹦出来的板栗,裹着层浅褐色的绒衣,剥开后才见那紫红油亮的果皮,像被秋阳吻过的玛瑙,在篮子里滚来滚去,碰撞出细碎的声响,倒像是在催着你赶紧尝一口。

蹲在树下捡着栗子,偶尔抬头,会看见阳光透过泛黄的栗叶筛下来,在地上织出晃动的光斑。远处传来乡亲们的吆喝声,孩子挎着篮子,举着竹竿,在栗林里跑来跑去的欢笑声。那笑声惊飞了枝头的麻雀,也送走了一身的疲惫。

捡累了,就坐在大栗树下的石头上,剥一颗刚刚捡起的板栗,除去坚硬的外壳,露出淡黄色的果仁,放进嘴里,咬开时带着点脆生生的劲儿,接着就是满口的清甜。嘴里的果味混着泥土和草木的气息,让人感觉到,那才是秋天最直接的味道。

朋友,倘若你来,如时间充裕,不妨在栗乡小住几日。

清晨跟着老乡去栗园,看露水挂在栗蓬上,捡掉在地上的栗光子;午后坐在院子里剥栗蒲棱,听老人讲老栗树的故事;晚上,你可以住在栗林的树屋里,感受栗林的静怡和原始的野趣;也可以住在老乡的农家小院里,围着柴火烧栗子,看火星子随着笑声跳起来。闻着家家户户飘出的栗子香,品尝满嘴的甘甜和清香。

板栗虽小,全身是宝。明代著名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到:板栗“味甘,性温,无毒”,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泄泻等症状有调理作用;能补肾强筋,可用于缓解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问题;还具有活血止血之效,对外伤出血等情况有一定辅助作用。

说了这么多板栗的知识,你可能还不知道它的吃法。栗乡人都知道,它可以生吃,也可以煮着吃、炒着吃,还可以做成糕点,酿成甘甜的美酒。

迁西这里最通俗的做法就是糖炒和干煲。老乡会把捡来的板栗放到笼屉上蒸,放在铁锅里炒,噼里啪啦声里裹着焦糖的甜,连空气都变得黏糊糊、暖融融的。

这时候你就懂了,为什么栗乡人总说,板栗熟了,家就热闹了。不光是枝头的果实在等,灶台上的烟火、门槛边也在等,父母在等,每个人都在盼着这一口甜,盼着这一场团圆。因为它是栗乡百姓一年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来年生活的希望!

朋友,栗乡的秋天,是个美丽的秋天,不光有满山的收获,更有把日子过成诗的踏实与温暖。热情好客的栗乡人,虔诚地等着你亲手将板栗拾起,慢慢品尝。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