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尹玉桐的头像

尹玉桐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8/21
分享

暮色滦湾

在古老而神奇的冀东大地上,滦河如一条蜿蜒的银龙,自历史的深处穿梭而来,穿透了巍峨的古卢龙塞(今潘家口),轻抚着长城沧桑的砖石,悠然步入了栗乡的怀抱。

这里,不仅是山川的交汇,更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梦幻之地。

滦河在这里悄然转了三个湾,形成了不同的美景。尤其是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三道湾的夜景,如同三幅精美的画卷,缓缓展开,令人沉醉,心旷神怡。

滦河跃过长城后,形成了入关后的第一道湾。

奔腾的河水,在潘家口被百米高的混凝土大坝拦腰截住,形成了万顷碧波。古老的万里长城从此没入水中,形成了举世闻名的水下长城奇观。

20世纪70年代,国家为改善天津、唐山两大城市几千万人用水问题,相继在滦河上修建了潘家口、大黑汀两座大型水库。从此,饱受缺水困扰的市民喝上了甘甜的滦河水。

上游潘家口水库两岸奇峰林立,山势陡峭,水面窄而幽深,粗犷中带有边塞男人的野性;下游大黑汀水库周边群山逶迤,山势平缓,水面宽阔则显露出栗乡女子的温柔。两座水库相得益彰,宁静而深邃。

夜幕之下,一轮明月悄然升起,倾洒下万缕银辉,轻轻铺满了湖面。月光与波光交织,仿佛无数颗细碎的钻石在轻轻跳跃,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湖畔的村庄,在月光的洗礼下,显得格外温馨而祥和,炊烟袅袅升起,与远处的山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田园诗画。

偶尔,平静的湖面上驶来一叶渔舟,划破这宁静的梦境,伴着渔歌随风徐来,悠扬而深远。渔舟轻摇,渔歌互答,那份“渔舟唱晚”的意境,便足以让所有尘世的烦恼烟消云散,只留下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如同天籁之音,让人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涤和平静。

滦河水从大黑汀水库奔出,一路向南,与沙河交汇后,在龙王庙村西北折向东流,形成了滦河入关后的第二道湾。

当地政府打造的防洪与休闲旅游相结合的水利风景区——滦水湾公园就在这里。

夜幕降临,滦水湾公园又是另一番景象。

霓虹灯下,整个区域仿佛被点亮了无数颗星辰,流光溢彩,璀璨夺目。

游人们或漫步于河畔,或驻足于木栈道上,亲拂着温柔的河水,感受着大河的奔腾,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都市繁华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湖心岛上游人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着这份夜晚的魅力。

灯光与河水相互映照,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温柔地包裹其中,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沉浸在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之中。

河水穿过滦水湾公园缓缓前行,经过有着六千多年滦河文明的古西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来到偏崖子半拉山。

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古韵与今风并存。滦河水受偏崖子半拉山阻挡,过龟口转而向南流淌,形成了滦河在栗乡境内的最后一道湾。

夜色中,不远处龟口公铁两用大铁桥静静地横跨在滦河河面之上,成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发展纽带。

而附近矿山的灯火通明,更是为这片古老的土地增添了几分现代工业的气息。

挑灯夜战的工人们,伴着机械的轰鸣声,用他们的汗水与智慧,创造着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这灯光,不仅仅是照亮了工人们的工作环境,更是照亮了当地经济发展的希望之路。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可以领略到都市的繁华与活力,更可以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奋进。

三道湾,三种风情,被勤劳、淳朴的栗乡儿女用巧手绘就成了滦湾的壮美画卷。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