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绵绵的细雨下个不停,气温骤降,人们的心情猛然收紧,担心起地里未收的庄稼。
这雨、这凉,让我不禁想起四十年前,1985年遇到的那场秋雨。
那时我正在新集高中读高三。一日,家中老父托人捎来消息,首都钢铁公司在我村招工,让我回家准备考试。
我的老家紧邻首钢矿业公司,首钢的尾矿库占了我村一部分土地。首钢公司为了对占地村进行补偿,给占地村一些招工指标。指标按占地多少分配,占地多的给的指标多,我村占地不多,仅仅给了两个指标。
首钢公司是全国大型钢铁公司,工资高,福利好,还有可能转为北京户口,能当上首钢工人、吃上商品粮是农家孩子梦寐以求的目标,所以有了招工机会,无论如何谁也不会放过。
考试地点定在首钢矿业公司所在地迁安县滨河村首钢子弟学校,时间我记不清了,我只记得是个礼拜天。
此次考试统考不统招,只是本村适龄青年竞争本村的指标。我村的两个指标,就引来四五十人跃跃欲试。
对于文化考试,我倒是自信满满,因为我是高三在校生,文化基础比较好,能跟我竞争的也就是我的几个同学,虽是如此,但心里仍有些忐忑。
因为考试那天是礼拜天,我们也不用和学校请假,放学后就直接回到了老家。
说实在的,我长这么大还没去过滨河村,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离我家二十多里的学校。滨河村离我家四十多里,还不在本县,而是在临县迁安,所以我就早早和伙伴约好一起去滨河村考场。
考试那天,早早地起来,天灰蒙蒙的,看起来要下雨,就随便找了块塑料布带上。然后,骑上我的那辆老旧的永久牌自行车,与几十位考生汇合,一路向南、沿着野兴公路前呼后拥地向滨河村进发。
刚出村,零星雨点就落了下来。我赶紧披上塑料布,猛蹬着链轮跟上队伍。
到了迁西和迁安交界的黄土梁子岭,雨越下越大,冰凉的雨点砸在身上,寒意直往骨头里钻。塑料布被风吹得乱飞,还不时挡住视线,我索性扯下来把塑料布扔到一边,迎着风雨往前赶。
就这样我们一行人,为了不耽误考试,为了能当上心心念念的首钢工人,冒着冰凉的秋雨一路前行。
屋漏偏逢连夜雨!本来考试天遇上雨天就很烦恼了,可是又有更不幸的事发生了。
骑着骑着,我那十几年的老自行车关键时候掉了链子,车子骤然停下,我和车子霎时一起倒在地上。
一股钻心的疼痛,瞬间传遍我的全身。我瘫坐在自行车旁,强忍着疼痛,小心撸起裤子,一片殷红的鲜血从腿上流下。我从口袋里拿出用来擦汗的小手帕,捂住伤口,咬着牙强撑着站起来,扶起车子停在路边。一瘸一拐地来到路边行道树上,折了根木棍,挑起链条,转动飞轮。越着急,心越乱,按上前轮,后轮链条又掉了,急得我直冒冷汗。此时汗水和雨水交织,疼痛和焦急纠缠,心情烦透了。
好在走在前面的伙伴看我没跟上去,折回来接我,我们两个一起将链条按上。然后忍着疼痛骑上车追赶上队伍,终于在开考前半小时赶到了滨河村子弟学校考场。
我们在附近的公厕将湿衣服脱了下来,拧去雨水又穿上。走进学校,找好考场,按考号坐下等待老师发卷。
考试铃声响起,监考老师发下考卷,我用眼扫了一下考题,乐了。考题对于我这个高中生来说太简单,可对于没上过高中的小伙伴来说还是挺难的。没用一个小时,我就答完提前交卷。信心满满地等待结果。
几天后,成绩出来,我们几个都考了满分,但我和另一个同学是在校生,还没拿到高中毕业证,指标最终给了有毕业证的同学。
看着两个同学当上了令人羡慕的首钢工人,转成商品粮,我的心情很是失落,只好默默地返回学校,继续备战高考。
秋雨打湿了衣服,秋凉刺透了皮肤;而那场秋考,戳痛了少年的倔强心。
可也正是那一场秋考,让我明白了:人生的路,不止一条。那次失利,反而成了我后来备战高考的动力。
此后,再遇秋雨,再遇困,我都会对自己说:别怕,大胆地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