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功绪的头像

周功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7/13
分享

夏游云南

夏游云南,是我们继10多年前秋游云南之后的再一次选择。

云南,的确值得一游,用“七彩云南美如画,诗意飘溢满天涯。醉卧仙境心无暇,此生无悔梦芳华“来表达,一点也不为过。

云南,这个神奇而多彩的地方,总是以其独特的魅力,日夜吸引着中外游客的青睐。无论是壮丽的山川河流,还是丰富的民族文化……无不让人心生向往。

勐巴娜西珍奇园,是我们夏游云南的第一站。

“勐巴娜西“为傣语,意为“神奇美丽富饶的地方”。

这个珍奇园,是勐巴娜西珍奇园有限公司掌门人寸建强的旷世杰作,总投资1个多亿,占地326亩,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4A风景区。

这个珍奇园,由榕树园、三角梅园、紫薇园等九大园区和古生物化石馆、奇石名木馆等三大展馆组成。‌‌

这个珍奇园,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得意之作,汇聚了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珍稀动物、珍稀古树和奇石瑰宝。

园内一棵棵特大的千年古树、300多株百年树木、1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和一个个大小不一,奇形怪状的翡翠原石……令人目不暇接。

这个珍奇园的设计理念、景点布局和建设风格,颇有品位,颇有特色,颇有韵味。可以说,它将“小地方、大世界”的独特魅力,彰显得淋漓尽致。

漫步在这个奇妙的世界里,随时可以遇到一只只自由漫步、尽情放歌的不同颜色的孔雀,这种美妙的相遇,胜似一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秀美画卷。

这里的人文景观,也布局巧妙。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各个区域,为游客提供了休憩与赏景的绝佳之处。漫步在一个个亭台之间,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建筑艺术,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沧桑。

最令人叹为观止的,莫过于珍奇园内的奇石展区。这里,汇聚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奇石怪石,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价值连城。有的如苍龙出海,气势磅礴;有的似仙女下凡,温婉动人。每一块奇石,都仿佛是大自然赋予的瑰宝,让人惊叹不已。

这个珍奇园,既是一个自然景观的历史宝库,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卓越发展的时代典范。

这个珍奇园,不仅是一个观赏美景、大开眼界的好地方,更是一本活生生的自然教科书。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界的神奇与伟大。

这里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鲜花、每一只动物、每一个奇石,都是大自然赋予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用心去感受、去呵护,去珍惜。

勐焕大金塔,是我们夏游云南的第二站。

这座神奇的大金塔,位于德宏自治州芒市的东南方、孔雀湖畔的雷崖让山山顶,这座被誉为“亚洲第一空心佛塔”的金色建筑,不仅是芒市的标志性景点,更是当地傣族佛教信仰者的圣地。

这座大金塔,于2004年兴建,2007主体工程竣工,总投资5500万。‌‌‌

勐焕大金塔,整体造型为八角四门空心佛塔,塔高76米,塔底基座直径50米,气势恢宏。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南亚傣王宫的特色,金光灿灿,光彩夺目,在青山绿水间显得更加神圣。塔身主体为钟型大塔,从下至上逐渐收缩,每层都设有小塔,形成众星捧月般的塔林风格。尤其是基座之上的主心柱,以大钟和13个钵垒砌而成,最高点戴有重达2.3吨的大金顶,高耸挺拔,令人叫绝。

走进勐焕大金塔,宛如走进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艺术殿堂。大殿面积广阔,可同时容纳2000多人。中央塑有四尊天然汉白玉大佛像,分别代表释伽牟尼、观音菩萨、药师佛和弥勒佛,庄严肃穆,令人敬畏。大殿内部陈列着各种皇家古董和来自尼泊尔等地的佛像,宛如一座小型博物馆,让人在参观中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

勐焕大金塔的雕塑,堪称一绝。在大金塔第一层外围,一个个造型精美、色彩丰富、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雕塑,令人赞叹不已。

登上勐焕大金塔,如诗如画的傣家村寨和繁华无比的芒市市区,尽收眼底。傍晚时分,芒市五光十色的夜景,与勐焕大金塔交相辉映的精彩画卷,不知醉倒多少中外游客。

我们离开勐焕大金塔后,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一寨两国”这个中缅友谊的“金色家园“。

“一寨两国“,是瑞丽市中缅边境线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一条蜿蜒的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称为芒秀,形成“一寨两国”“一院两国”“一井两国”的奇妙景象,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秘。

银井村,距瑞丽市区约11公里,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使得原本同根同源的傣族村寨,瞬间变为两个不同的国家。在这里,两国边民同宗同源、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世代通婚,有着深厚的情谊。两国村民同饮一井水,同过一座桥,同走一条路,同吃一桌饭的生活场景,不足为奇。

“中国的瓜藤缅甸结瓜,缅甸的母鸡中国下蛋”,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一寨两国水井”,是这里的标志性景观。这口水井位于中缅边境线上,是两国村民生命之源的摇篮,井台一侧立着国界碑,村民们打水时不经意间就跨越了国界。

边境线上的“秋千”,忙得不亦乐乎。秋千的座椅在我们中国境内,而当秋千荡到高处时,便进入缅甸上空,我们轻轻一荡,就能体验“一脚踏两国”和“一千荡两国“的奇妙感受。这种独特的跨国体验,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在银井村,中缅文化交融的特色,随处可见。傣式风格的民居错落有致,房屋装饰既有中国传统元素,又融入了缅甸风情。街道上,中缅双语的标识牌、商铺招牌,比比皆是,缅甸的玉器、珠宝、特色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中国的日用品、食品……也深受缅甸边民喜爱。

头顶物品,是缅甸女性的一大传统习俗,我们也争先恐后地同这个美女留下了一张张难忘的记忆。

“一寨两国”,不仅是中缅边境独特的地理现象,更是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生动写照。它打破了国界的隔阂,展现出不同国家间文化交融、和睦共处的美好图景,成为了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马帮大院,是我们夏游云南的第四站。

这座古老而神秘的院落,位于云贵高原崇山峻岭的腾冲绮罗古镇,始建于明末清初,是马帮文化的典型代表。

这座大院,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青砖黛瓦,古朴典雅,仿佛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静静地诉说着昔日的诗篇。门前,一对石狮威严地屹立着,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它们的眼神中透露的坚定与不屈,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马帮汉子的坚强与毅力。

走进这里,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宽敞的天井里,青石板铺就的地面,光滑如镜,映照着蓝天白云和一株株树影。四周,一间间厢房紧密相连,木质的门窗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既有山川河流的壮丽,也有花鸟鱼虫的灵动,每一笔、每一划,无不透露着匠人的精湛技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大院的深处,有一座古老的马棚,这里曾是马帮们歇脚养马的地方。虽然已人去楼空,但那些粗壮的木马桩、残破的马鞍和缰绳,依然能让我们感受到当年马帮的繁忙与艰辛。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在马棚上,那些古老的物件仿佛被赋予了生命,静静地讲述着那段辉煌的岁月。

马帮大院,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见证了马帮汉子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也见证了他们诚信经营、互惠互利的从商之道。如今,虽然马帮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马帮大院却像一座历史丰碑,永远屹立在云贵高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新的丝绸之路上驶向远方。

漫步在马帮大院中,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每一块青石、每一根木柱、每一扇门窗,都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勇气、智慧与梦想的传奇故事。

马帮大院,这座用智慧用勇气用诚信铸造的丰碑,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里。

梦幻腾冲,是我们夏游云南的第五站,也是云南之旅最震撼人心的一个风水宝地。

在飞向腾冲的滇西路上,一辆辆贴有“梦幻腾冲”的旅游大巴,数不胜数,气势如虹。

腾冲,这个英雄辈出的地方,这里不仅自然风光旖旎,山川秀美,更因抗日的壮丽史篇,而闻名海外。

走进这里,仿佛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战争年代。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场,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在这里洒下了热血,捍卫了民族尊严。

腾冲之战,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它见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誓死抵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走进国殇墓园,那镌刻着10万多个远征军将士姓名的名录墙,震撼人心。每一个名字背后,无一不是这群热血青年为了国家和民族,义无反顾投身抗战的英勇身影。

漫步在腾冲的街头巷尾,每一处遗迹都仿佛在诉说着英雄的故事。那残破的城墙,见证了炮火的洗礼;那静谧的烈士陵园,安息着为国捐躯的英灵。这里的军民,用他们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用他们的英勇无畏,谱写了一曲曲震撼世界的英雄之歌。

走在这片无数英雄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宝地上,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十二师师长寸胜奇,自告奋勇、临危而上的抗日县长张问德和一个个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为前线抢送粮食的腾冲人民,不得不令我肃然起敬。

欣赏《梦幻腾冲》大型歌舞剧,是我们腾冲之旅的一大艳遇。

这部走出云南,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大型歌舞剧,这台集艺术性、文化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演艺项目,由“火山的激情”“古道马帮”“碧血千秋”“和顺家园”“丝路的复兴”“翡翠的疯狂”“民俗的画卷”和“人与自然的和解”八大篇章组成。

这部大型歌舞剧,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它以腾冲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为背景,将历史的长卷缓缓展开,让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辉煌与沧桑交织的岁月。

舞台灯光闪亮的那一刻,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跃然眼前。身着传统服饰的演员们,以曼妙的舞姿,演绎着腾冲从远古走来的传说。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随着剧情的逐步深入,腾冲的秀美风光与人文景观逐一呈现。高山流水、古桥人家、繁华市景……每一幕都美到极致。尤其是那誓死捍卫民族尊严的战争场景,瞬间将我们带入了那个炮火连天,弹痕遍地的年代。

剧中的音乐与舞蹈,堪称完美。时而激情澎湃,时而温婉细腻。悠扬的葫芦丝声,仿佛能吹散岁月的尘埃,让人心灵得到净化。而欢快的民族舞蹈,则展现了腾冲多元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人为之动容。

最令我难忘的,莫过于那些讲述腾冲故事的独唱与合唱。歌手们用深情的歌声,诉说着腾冲的过往与未来,让人在感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这些歌声,如同腾冲的山川河流一般,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间,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这台大型歌舞剧,自横空出世以来,已演出5000多场,300多万中外游客尽情分享了这台戏的独特魅力与震撼。

腾冲的胜利,的确来之不易。战争前后持续42天暂不说,响应祖国召唤、赴汤蹈火的童子军就多达7000人,年龄最小的仅仅9岁,最大的不足15岁,这实属罕见。这对于60年代的同龄孩子来说,也许慢步在放牛放羊的乡间小道上;这对于当今的同龄宝贝来讲,也没有哪一个没有陶醉在幸福的读书路上。

在离开腾冲的阳光大道上,“今天的幸福,要倍加珍惜,明天的蓝图,要倍加努力”的肺腑之言,一次又一次地在我耳边响起。

普者黑,是我们与旅行社离别后的自选景点,也是我们与七彩云南难舍难分的最后一站。

这个充满诗意与神秘的地方,位于云南东南部。这里,山川如画,碧波荡漾,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幅水墨长卷,缓缓铺展在我们眼前。

普者黑的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片漫无边际的荷花海洋。夏日时分,荷花竞相绽放,粉白相间,点缀在碧绿的荷叶之间,宛如点点繁星落入凡尘。微风拂过,荷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漫步于栈道上,脚下是潺潺流水,耳畔是轻柔的微风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船夫歌声,仿佛步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荷花海中,偶尔几只水鸟掠过水面,惊起一圈圈涟漪,更添几分生动与野趣。

普者黑的山,别有一番风味,与桂林山水的风格较为相似。一座座乳型山峰,连绵起伏,翩翩起舞,宛如一幅幅绝美的山水画。

登上青龙山顶,眺望普者黑全景,是普者黑之旅的黄金线路之一。

站在青龙山顶,我仿佛融入了这片浩瀚的天地之间,脚下是蜿蜒的崎岖小路,宛如一条巨龙盘山而上,引领着我们登上巅峰。极目远眺,一幅硕大的山水浪漫,五彩缤纷的绝美画卷,直飞眼帘。这里是拍照的绝佳之地,在这个山顶附近,从不同角度、不同点位抢拍照片的游客,一浪高过一浪。

青龙山顶的眺望,让我领略到了普者黑独特的魅力与韵味。这份美,将永远镌刻在我的记忆中,成为我心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普者黑的水,是其灵魂的精髓。这里的河流蜿蜒曲折,清澈见底,倒映着两岸的青山绿树,如同一面面镜子,将天地之美一网打尽。乘一叶扁舟,顺流而下,沿途撒网捕鱼的,戏水玩耍的,观光旅游的,抢拍抖音的……一览无余。河水轻轻拍打着船舷,发出悦耳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最悠扬的乐章。我们坐在木舟上,一边欣赏美不胜收的风景,一边欣赏船夫的美妙歌声,那种感觉真是无语言表。

普者黑,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一种生活的向往。在这里,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一切恩赐。无论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还是闲暇时的泛舟观光、赏荷品茶的悠然自得,无一不透露出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哲学……

夏游云南的惊喜和艳遇,当然不止这些,还有越泡越想泡的热海温泉,越赏越想赏的瑞丽翡翠和越品越想品的民族风情……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