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力敏的头像

张力敏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09/26
分享

家乡丁香恋兰河

哈尔滨素有东方小巴黎盛誉,有着共和国长子之称。栽培丁香超百年历史,具有凝聚美化和文化的厚重元素,见证中西合璧大都市发展过程。

陆龟蒙的《丁香》“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跟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等作品对丁香的描绘,皆是华夏文化积淀与历史传承的符号之一。

根据丁香的特质和品格,于1988年4月12日经哈市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命名她为市花。从此,绚烂的丁香即是尔滨城徽图案。这座现代化省城形象的重要标志,代表了独特的品质和人文底蕴,以及勇于进取、热情浪漫、开放包容的精神。恰似一提樱花就联想到日本。

每年时至五月,尔滨大街小巷到处可见丁香枝头泛着云蒸霞蔚的烟波,芳馨飘逸的自然景观陶醉心扉,更增几许别样风情。

今年丁香又捧起馥郁赶急样走来,近古稀的我迎着晨曦从南岗乘地铁换公交再次去拜谒萧红故居。《呼兰河传》付梓八十五个年头了,记忆缝褶中牵出用心灵珍藏的章节,寻梦般默默追想女作家那份不了情……

丁香花语是纯洁,开花时随着春雨给人一种哀婉愁怨的感觉。正如萧红笔下塑造的人物形象,但她并不悲伤。

萧红31年短暂漂泊的人生,无论环境怎样坎坷变化,抑或狂风骤雨苦寒艰辛,生命力犹如丁香独有的顽强。她的长篇自传体小说,诗化语言和散文化叙事,愈发深刻细腻袒露内心世界,诚实传达质朴淳厚的情感。寓意充满了丁香的性格,纵然在贫瘠土壤中,照样面对困难不屈不挠地成长,追求独立自由期盼春天的到来。

矛盾评价《呼兰河传》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文学评论家夏志清认为《呼兰河传》堪与契科夫短篇小说相提并论,置于国际文学坐标系中,揭示作品的普世价值。

日征月迈。《呼兰河传》那时代的小城重新划归省会大尔滨的一个区,兰河两岸高楼林立丁香放飞芬芳。我伫立树下虔心挑一串怒绽朵靥,用力吸纳的样子好比要抽空弥漫的花香,连同书香一股脑吞下去。

眼前的兰河潺潺流水,我沟回里浮现萧红挤尽生命琼浆书写童年家乡的冬天。“大地被冻裂了,……江河也被冻得锵锵地裂开了纹。冻掉了人的耳朵,破了人的鼻子,裂了人的手和脚。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

而今,旧貌一去不复返。即使数九腊月冰天雪地,却是一道银装素裹的靓丽风景。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路两旁商场物品琳琅满目,百姓喜气洋洋生活酣甜欢畅。四季呈现《呼兰河传》诉说她家后花园的新气象。兰河边的丁香活像小喇叭一串串抱团簇拥英姿缤纷,宛若吹起进军号角鼓舞人们奋发,推进祖国北疆文学繁荣昌盛。

萧红这颗天鹅项下熠熠生辉的明珠闪耀全球,把文人墨客遥望的目光拉长。

红色文脉激励我轻轻叩开仰慕已久的萧乡文学社大门,愿尽自己微薄之力与老友新朋励精图治笔犁心耕,弘扬呼兰文坛世人瞩目的璀璨瑰宝;赓继萧乡文化高大上的优良财富。

这里还有阳光炽热的悦读会,翁媪们琴瑟和鸣同诵共咏,赞美我们伟大的民族蒸蒸日上;歌唱壮丽的山山水水;抒发爱党爱国情怀;宣传和谐社会所有正能量。

波状的云涌动众志,胭红抹上愉悦的心事。一支饮兰河水茁壮长大起来的少儿朗诵团,清脆嘹亮的莺喉,彰显故土延续文化遗传基因的接班人活力四射。

岁岁年年梦相同,年年岁岁翼有别。孩子们经常跟前辈联合演出,饱含萧乡文学社强有力之后劲,诠意着萧乡文学明天更加辉煌。一路奔向诗和远方……

 2024.9.17初稿

 2024.9.26整理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