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铭岭的头像

郑铭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01
分享

巷陌犬影里,藏着人生的退与进(散文)

暮色像一团云雾,慢悠悠漫过小城。放学归家的少年攥着半块没吃完的桂花糕,跟着父亲的脚步穿过巷口那排香樟树,细碎的光斑落在青石板路上,随晚风轻轻晃荡。忽然,一阵急促的犬吠划破了这份宁静,尖锐得像被扯断的棉线,少年不由得停下脚步,顺着声音望去。

花坛边,一只黄毛犬正弓着身子,颈间的银铃随着动作叮当作响,蓬松的毛发根根竖起,像是竖起了一面戒备的小旗子。它对着不远处的黑犬厉声咆哮,每一声都带着不容侵犯的蛮横。少年认得这只黄犬,是巷尾独居翁的心头宝,平日里总被抱在怀里,裹着绣着碎花的小毯子,连走路都鲜少沾地,活脱脱一副“娇生惯养”的模样。而那只黑犬,毛发杂乱地贴在身上,沾着些许尘土,是隔壁菜市场卖菜阿婆收留的流浪犬,每日跟着阿婆在摊位旁打转,饿了就啃几口阿婆递来的馒头,却总是温顺地摇着尾巴,见了人也只是轻轻呜咽两声,从不会主动招惹谁。

黄犬的吠声越来越急,像是在斥责黑犬闯入了它的“领地”。黑犬却只是垂着耳朵,微微低着头,喉咙里发出两三声低低的呜咽,既像是辩解,又像是妥协。少年心里暗忖,这条巷子黑犬日日都走,按说该有几分熟悉的底气,怎么也该反斥几句,或是转身离开,可它偏偏就那么安静地站着,任由黄犬的咆哮在空气里回荡。

就在少年以为这场对峙还要持续许久时,黑犬却轻轻摇了摇尾巴,转过身,朝着与黄犬相反的方向慢慢走去。它的步伐很稳,没有半分犹豫,孤单的脊背在月光下划出一道柔和的弧线,渐渐消失在巷弄深处,只留下黄犬还在原地愣了愣,随即也没了兴致,摇着尾巴在花坛边逡巡了几圈,没了声响。

少年望着黑犬消失的方向,忽然觉得脸颊有些发烫。他想起今早学堂里的争执,不过是为了一道题的解题思路,他便与同窗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拔高了音量,非要辩出个是非对错,不肯退让半分。那时的自己,不就像极了这只张牙舞爪的黄犬吗?执着于眼前的“道理”,却忘了争执背后,是同窗间本该珍惜的情谊。而黑犬的退让,哪里是力气不及,分明是不屑于陷入无谓的纷争。它懂得,与其在原地纠缠,不如转身走向更宽阔的路,那些没必要的计较,不过是浪费时光的牵绊。

父亲轻轻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声音温和:“归矣。”少年回过神,跟着父亲继续往前走,晚风穿过香樟树叶,送来阵阵清冽的香气,驱散了方才的燥热。他忽然想起前几日在书本里看到的句子:“不争,是一种通透的智慧。”从前总觉得“不争”是懦弱,是退缩,可此刻看着巷陌里残留的犬影,才忽然明白,真正的“不争”,从不是放弃自己的立场,而是懂得在恰当的时候收起锋芒,避开那些无关紧要的纷扰,为自己的内心留一片澄澈的天地。

生活里,这样的“犬吠之争”其实随处可见。职场上,为了一个无关痛痒的评价,与同事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落得两败俱伤;邻里间,为了阳台晾晒的衣物是否越界,吵得不可开交,反倒失了邻里间的和睦;甚至家人之间,也会为了一句不经意的话语,揪着不放,让温情在争执中慢慢消散。我们总以为,赢了争执就是赢了人生,却忘了,那些在争执中消耗的时间与精力,本可以用来做更有意义的事——读一本喜欢的书,陪家人聊聊天,或是去看看窗外的风景。

就像黑犬选择转身离开,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它清楚地知道,与其在原地与黄犬对峙,不如去追寻阿婆摊位旁那碗温热的粥,去享受夕阳下漫步的悠闲。它懂得,人生的价值从不是在无谓的争执中体现,而是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收获属于自己的温暖与自在。

少年又想起上周与爷爷下棋的场景。爷爷的棋艺向来高明,可那天却频频“让棋”,好几次明明能吃掉他的“将”,却故意走了闲棋。少年当时不解,缠着爷爷问原因。爷爷笑着说:“下棋图的是乐子,不是输赢。若是为了赢,把你下得没了兴致,这棋还有什么意思?”那时少年似懂非懂,此刻望着巷子里的月光,忽然恍然大悟。爷爷的“让棋”,与黑犬的“退让”,其实是同一种智慧——不执着于眼前的输赢,懂得为他人留一份余地,也为自己留一份从容。

人这一生,就像在巷陌中行走,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黄犬”,总会陷入各种各样的争执。可若是我们能像黑犬那样,在该退让的时候轻轻转身,在该放下的时候不再纠缠,或许就能少一些烦恼,多一些自在。退让不是认输,而是一种胸怀;不争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智慧。就像山间的溪流,遇到石头阻挡,不会硬冲硬撞,而是绕着石头缓缓流淌,最终汇聚成更宽阔的江河。

晚风渐凉,少年把剩下的桂花糕放进嘴里,甜香在舌尖蔓延开来。他抬头望向夜空,月亮正挂在香樟树的枝桠间,温柔的月光洒在巷子里,也洒在少年的心上。他忽然觉得,今天这偶然撞见的犬影,比学堂里的任何一堂课都更有意义。它像一颗小小的种子,在他心里种下了“退让”与“豁达”的萌芽,让他明白,人生的路很长,与其在无关紧要的纷扰中消耗自己,不如学会退一步,给别人留一份余地,也给自己留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走在回家的路上,少年悄悄在心里许下诺言:以后再遇到争执,要先想想巷陌里的那只黑犬,想想它转身时的从容与坚定。他要学着做一个懂得退让的人,不执着于眼前的输赢,不纠缠于无谓的纷争,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用来珍惜身边的人,用来追寻自己真正热爱的事。因为他知道,真正的成长,不仅是学会如何去“争”,更是学会如何去“退”——退一步,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让一分,不是懦弱,而是为了收获更长久的温暖。

巷口的香樟树还在轻轻摇晃,月光下的青石板路泛着柔和的光。少年牵着父亲的手,脚步比来时更从容了些。他知道,从今晚起,巷陌里的那道犬影,会像一盏小小的灯,在他人生的道路上,轻轻照亮那些关于“退与进”的思考,让他在往后的日子里,能更从容、更豁达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场“争执”,每一次“选择”。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