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郑铭岭的头像

郑铭岭

网站用户

散文
202510/11
分享

十月十日:圆满的另一种注脚(散文)

日历翻到十月十日,两个“十”字并肩而立,像一对沉默的许愿符,将“十全十美”的期盼轻轻铺在日子里。一早,社交群、朋友圈里早已被祝福填满,每一笔都写满对圆满的向往。

可低头想想这烟火人世间,那些被我们珍藏的温暖,似乎从来不是教科书式的完美。

小时候总以为“十全十美”是触手可及的终点:考试要拿满分,玩具要集齐全套,生日愿望要一一实现。那时的我们,会为作业本上的红叉哭闹,会为错过的零食耿耿于怀,把“不完美”当成天大的缺憾。直到年岁渐长才懂,苏东坡笔下“人有悲欢离合”的喟叹,原是写尽了人世间的真相——没有谁的人生能把“十”的笔画填得满满当当。

街角落修鞋的大爷,守着半旧的摊子三十载。他的双手布满老茧,指尖缠着胶布,却总能把磨破的鞋底补得严丝合缝。有人问他,每天重复同样的活计会不会觉得遗憾?他笑着晃了晃手里的榔头:“你看这针线,每一针都要留些余头才结实。我老伴儿走得早,但她织的毛衣还在;儿子在外地,但每周的电话从没断过。这不就是好日子吗?”大爷的话里藏着人世间最通透的智慧:圆满从不是“全有”,而是“拥有的都恰好”。就像那些被祝福的“四季平安”,或许藏着偶尔的感冒咳嗽,但父母安康、家人和睦的底色从未改变;所谓“九转功成”,难免有迂回的等待,却在每一次坚持里靠近了初心。

想起《人世间》里的周家,没有一路坦途的幸运:周秉昆入狱的岁月,郑娟扛起家庭的艰辛,周蓉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挣扎,桩桩件件都是生活的“不完美”。可就是这些带着裂痕的日子,却让团聚的时刻格外珍贵,让相扶的情谊愈发厚重。就像生活这张画卷,若真填得密不透风,反倒失了想象的空间;那些留白与缺角,恰恰成了最动人的注脚。抖音上有人说,想过日子的女人嫁了不挣钱的男人,会做饭的女人等不到回家的人,这世间的匹配从来不是天衣无缝。可正是这份不匹配里,藏着包容的温柔、等待的深情,让寻常日子有了烟火气的温度。

我们终究会明白,“十全十美”从来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是把“一帆风顺”的期盼,化作穿越坎坷后的从容;是将“二人同心”的愿景,熬成柴米油盐里的默契;是在“八方来财”的向往中,珍惜每一分踏实的收获。那些没实现的愿望,成了下次努力的动力;那些不经意的错过,让重逢更显珍贵;那些小小的缺憾,教会我们在包容中成长。

今天,对着这两个并肩的“十”字,不必苛求所有美好都如期而至。愿你把“十分坦途”的祝福,过成“遇山开路”的勇敢;把“十全十美”的期许,活成“半满即安”的通透。毕竟在这人世间,最动人的圆满从不是毫无瑕疵的“十”,而是带着温度、藏着珍惜、留着期待的——“十”分真心。

愿你在今天读懂,那些“差一点”的遗憾,和“刚刚好”的拥有,加起来才是最真实的十全十美。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