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菜场买菜,突然瞥到水果摊位上摆放着很多黄皮麻梨子,一种莫名的亲切感顿时涌上心来,赶紧到摊位询问价钱,便选了几个买下了。在触摸这些黄皮麻梨子时,脑海里浮现出无数的蒙太奇镜头。
这种黄皮麻梨子是我家乡常见的一种水果,田埂边,菜园角,果园里,都栽种着这种梨树。一到春天梨花盛开的时节,那一树树如云絮般的簇簇白花压弯了枝条,五瓣梨花薄如蝉翼,花蕊泛着极淡的紫红,像宣纸上晕开的胭脂。春天的梨花恣意怒放,给山野增添了无限的美的意境。梨花虽美,但对我们的诱惑并不大,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成熟的梨子则更能抓牢我们这些乡村孩子的心。
仲夏七月,是黄皮麻梨子成熟的季节,又大又圆的果子挂满枝头,果子黄里带青,皮上密布着淡褐色的小点,累累果实将梨树的枝条压得低垂,果农在枝丫下面撑起一棵棵树,以防梨树枝条被压断。
我们村有一大片梨园,在大集体时代,这片梨园由村里干部研究委派一位品行信得过的村民负责,在梨树成熟后,这位梨园负责人选派村里一些年轻力壮的男子将成熟的梨采摘下来,然后按村里人口进行分梨,不用花钱,我们家家户户都能吃到这种甘甜可口、水分充足的黄皮麻梨子;后来农田承包到户后,这片梨树林也被承包了,如果想吃梨,就得花钱购买,如果没有钱,可以拿家里的粮食去交换,一斤粮食换一斤梨子,这个时节水稻还未收割,基本上是用小麦交换。
村里的梨子成熟时,不分配到各家各户,单单靠零售的方式无法满足梨子的销量,梨园的承包人便发动村民倒卖,以低于市场价的方式购买梨子,外出售卖,从中赚取差价,在经济拮据的年代,能靠这种买卖的方式赚取一定的差价,获取一点零花钱,这是极好的赚钱方式,村里很多人加入到这种倒买倒卖的队伍之中,这其中就包含读小学的我!
一个大清早,我与村里的小伙伴杏儿去到梨园找承包人赊欠到三十斤梨,约定卖完后再来付款。我们将梨分装到两个蛇皮袋,先挑回家,各自回家吃碗炒花饭,拿好一杆称,带着两条空蛇皮袋便出发了。我们从隔壁的张家村开始售卖梨子,挑着两袋梨一家一家门口询问,那个时候普遍经济条件都不好,愿意买梨的人家不外乎两个原因:要么作为走亲访友的礼物,要么插二季稻秧时解暑。给自家人买梨吃的少之又少,用钱买梨?绝大多数家庭压根没有多余的钱!用一斤小麦买一斤梨?不是万不得已,一般的家庭也不会那么做!梨,是可吃可不吃的;粮食,是用来填饱肚子的,是非吃不可的!况且隔壁村到我们村的梨园也不远,真想买也会走过来买,亲自买,还可以找梨园承包人砍砍价或者缠着要求多送几个梨。
正因为如此,我和杏儿转遍隔壁一个村,也只有一家买了两斤梨,还是用小麦换的。我和杏儿挑着梨和小麦继续往南方的偏远一点村庄去。梨,卖了两斤,但是我们挑的担子,重量并没有减轻。我和杏儿轮流换着挑,口渴了也舍不得吃梨。到了五里地远的黎家村,我们挑着梨,从村头开始一家家售卖,在询问的过程中,遇到了我们村里出嫁到黎家村的一个姑姑,她热心地招待我们喝水,并邀请我们在她家吃饭,我和杏儿不好意思麻烦这位姑姑,就婉拒了,姑姑看到我们走这么远的路,买了两斤梨,我们给姑姑多送了两个,然后继续去村里卖梨。
我们转了四个村子,挨家挨户地问,也只是卖出去了十斤梨,然而我们挑的担子重量并没有减少。转到杨家村时,我和杏儿早已饥肠辘辘,梨,我们依然不舍得吃一个!前前后后转了五个村庄,走了八里多地,又饿又渴,我们实在走不动了。我俩在杨家村的稻场上坐下,大气直喘,想休息一会再慢慢回家,可是走几步路腿就发软,我们到处张望,希望能碰到一个熟人帮忙带个信回家,让家里人来接我们,可是骄阳似火,路上几乎没有行人,我俩经过商量,最后下了狠心:一个人吃一个梨!这次吃的梨,尤其甜,我们一边咀嚼一边品尝,这梨汁水足,果肉软糯香甜,因为饥饿,我们仅仅将梨核吐出来,那包裹梨核、略有苦涩的外壳也被我俩全部吃进肚里。
吃了一个梨,我和杏儿似乎有了一丝力气,我俩起身换挑着梨与小麦的担子慢慢往回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来时的那股干劲,交换着挑担子的频率高了,回家的路特别漫长,我们多么期盼能遇到熟人,哪怕帮我们挑一小段路或者帮我们带个口信回家也是极好的。在路上,我和杏儿互相鼓励,相互打气,一步一捱,踉踉跄跄地行走着,终于,在一个转弯的地方,看到很远的地方有一个人朝我们走来,看到了希望,我们瘫软下来,放下担子躺下喘息。过了一会,听到远处的熟悉的喊声:是我的父亲来了!在我看清我父亲的身影时,我的眼泪鼻涕一起流了下来!
父亲听说我们两个孩子出来卖梨,放心不下,就到处打听,他找了几个村子,才打听到我们的大致方向,他远远看到两个孩子挑着担子,估计就是我和杏儿!父亲得知我们卖梨的情况后很是心疼,从口袋里拿出两个小麦馒头分给我和杏儿,又从装梨子的口袋里给我们一人一个梨,让我们先垫垫肚子。我和杏儿吃完后,父亲挑起担子走在前面,我和杏儿走在后面,吃饱了又不挑担子,我们步伐轻快了许多!
这次的卖梨,我和杏儿没有赚到钱,父亲将剩下的梨便宜卖掉,去帮我们付清买梨的本钱,面对有些失落的我,父亲笑着说:“没赚到钱有什么要紧呢?你不是拥有这次特殊的经历吗?”当时的我,并不能理解父亲说这话的含义,只觉得费了半天劲,一分钱没有赚着很不值当。随着年龄的增长,回想起父亲说的话,觉得父亲是一位智者,我们在人生途中,有时付出很多努力,但未能收获自己期望的结果,可是我们经历事件的过程不也是对人的一种历练吗?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收获呢?在若干年后,当我们回忆起自己经历的这点点滴滴,那些逝去的岁月不是变得更加丰盈与难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