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平凡的直播中,一位60多岁的河南农村妇女与知名主播大冰连线,分享了自己的梦想:“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
一个寻常的夜晚,大冰如往常一样坐在直播间,与网友们畅谈生活中的故事和感悟。直播间里氛围轻松而温馨,观众们的留言如同潮水般不断滚动着。
这时,连线申请提示音骤然响起,大冰随手接通,屏幕上便出现了一位面容朴实的阿姨。阿姨身后是略显陈旧的农家小院,院子里还堆着几捆刚收割完的玉米秸秆。阿姨有些局促不安,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眼神中透着紧张与期待。
“您好,大冰老师,我……我有点紧张。”阿姨的声音带着浓浓的乡音,微微颤抖着。
大冰立刻露出亲切的笑容,放慢语速,温和地说道:“阿姨,您别紧张,就把这儿当成咱唠家常的地儿,有啥想说的,都可以跟我讲。”
阿姨深吸一口气,仿佛鼓起了极大的勇气,缓缓说道:“大冰老师,我今年六十多了,一辈子都在这村子里,守着几亩地过活。可我心里一直有个念头,小时候我就想出去走走,想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我手里只有5000块钱……还有国家给的100多块钱。我是个农民,有个三轮车,出去转转得花多少钱呀……现在我年龄大了,怕再不去,以后就没机会了。”
大冰认真地点点头,鼓励道:“阿姨,您这想法太棒啦,有梦想啥时候追都不晚。您想去哪儿呀?”
阿姨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说道:“我想去南方,听说南方冬天暖和,还有好多好看的风景。我想着‘种完麦子,往南走’,我有个三轮车,再买个帐篷,还攒了五千块钱,您说,我能行吗?”
听到阿姨的话,大冰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耐心地询问阿姨三轮车的情况,比如是不是电动的、有没有车棚,又细致地帮阿姨分析旅程中的各种可能。他告诉阿姨骑三轮车走国道要注意安全,南方早晚温差大,得带足衣物,还建议阿姨到了西双版纳,可以在客栈找份打扫卫生的工作,这样就能解决食宿问题。
阿姨一边听,一边不住地点头,眼中的迷茫渐渐被坚定所替代。她感慨地说:“我一直觉得我的想法不切实际,都不敢跟别人说,没想到您这么支持我。”
大冰微笑着说:“阿姨,您这想法太酷了,这可是好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您就大胆去,要是路上遇到啥问题,还有这么多网友帮您呢。”
这段连线在直播间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网友们纷纷留言为阿姨加油打气,有人说愿意提供住宿,有人表示可以帮忙规划路线。大冰也承诺会持续关注阿姨的旅程,为她提供必要的帮助。
而大冰,也没有食言,发出“江湖令”,委托朋友找到麦子阿姨,送上了往返机票,还联系了三组热心网友,让他们义务接力,全程护送麦子阿姨。
连线结束后,“种完麦子我就往南走”这句话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大家亲切地称呼这位农村妇女为“麦子阿姨”。河南文旅率先发声,称正在寻找麦子阿姨,希望能助力她完成梦想。各地文旅部门也纷纷向麦子阿姨发出邀请,西双版纳的景区工作人员表示,可为麦子阿姨提供免费摊位卖河南烩面,还能对接酒店或民宿资源,帮她找保洁工作,欢迎她去版纳过冬。
就这样,“年轻时就想出去转转”的麦子阿姨,在几十年的岁月磨砺后,仍铭记着年少时的浪漫梦想,这让人相信:梦想的种子拥有无数个春天,终有发芽的一天,哪怕要历经几十年。
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那年迈的小脚姥姥曾经说过:“这把年纪了,还从没看见过火车。”
姥姥对脚下的土地是那么熟悉,每一块自留菜地,每一寸泥土,还有那整日兜兜转转于柴米油盐的灶台、给鸡鸭鹅猪喂食的场景,煤油灯下笸箩里做不完的针线活……
记忆里,她穿着那件蓝布夹袄,上面还带着嘎巴渣,一手领着我,挎着篮子,去赶附近最大的长沟集。她也曾看着麦子从种子长成金黄的麦穗,在循环往复的春播秋收中,岁月一季又一季地更迭流逝。
而现在,麦子阿姨已经种完冬麦,她鼓起莫大的勇气放下手中的农具,去追寻心中的那片远方。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麦子”,心一直被困在庄稼地里,也许这就是困住自由灵魂的“枷锁”吧。
我想,人人虽不是她,但又人人都是她。谁都怀揣着理想生活,明天、改天、以后有机会,这些都是内耗的托辞!要旅行就立刻行动,不要等走不动了才想起来,否则只会留下遗憾!其实想出去并不受限于当下的身份和状态,经济不足也可以边打工边旅行,放下牵挂和束缚,人就自由了。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麦子阿姨告别了熟悉的村庄,踏上了她梦寐以求的旅程。她坐上飞机,俯瞰着大地,心中满是新奇与激动。从河南安阳到昆明,再到西双版纳,一路上,麦子阿姨看到了连绵起伏的山脉、广袤无垠的森林、五彩斑斓的花海,这些从未见过的景色让她沉醉其中。
到达西双版纳后,麦子阿姨在热心网友的帮助下,顺利在一家民宿找到了保洁工作,开启了“以工换宿”的旅居生活。她时常会在闲暇时,和民宿里的客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告诉他们:“只要有梦想,不管什么时候出发,都不算晚。”
也许未来的某一天,你放下手中的活计,在去南方的路上会与我相遇。